一种均质炉用电动上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90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上料车,包括:载料架、上料车底座和导轨,所述载料架置于所述上料车底座上;所述上料车底座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行走轮;所述上料车底座上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所述行走轮沿所述导轨滚动。该电动上料车通过在上料车上安装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使上料车上料无需人工推动。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上料效率,也避免出现人工推动上料车时铝棒滚落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质炉用电动上料车
本技术属于铝材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上料车。
技术介绍
在铝材铸造领域,需要将铝棒放入均质炉中进行热处理,以控制铝锭的合金成分的途径控制铝型材的质量。均质炉热处理采用先进的比例式加热温控系统,温差小,以彻底消除铝棒的铸造适应力及成份偏析,使合金塑性,强度大大提高。在将铝棒放入均质炉过程中,需要用到上料车。传统的上料车装载上铝棒后,需要人工将装载有铝棒的上料车推至均质炉的上料处。整个上料过程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电动上料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上料车,包括:载料架、上料车底座和导轨,所述载料架置于所述上料车底座上;所述上料车底座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行走轮;所述上料车底座上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所述行走轮沿所述导轨滚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料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上料车底座与导轨垂直的两条边为上料车底座的短边,分别设有固定挡板;所述上料车底座与导轨平行的两条边为上料车底座的长边,分别设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通过销轴与所述上料车底座的长边活动铰接。在上料过程中,电动上料车沿导轨将铝棒运送至均质炉附近,操作人员将上料车底座上的活动挡板旋转至与地面形成一个斜面,将载料架从上料车底座上移动至地面上,并进一步推到上料台。操作简单,无需人工搬卸铝棒,提高了上料效率。其中,载料架包括:方形底座和档杆;所述方形底座为由方钢管焊接成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底座与导轨垂直的边为短边,与导轨平行的边为长边;所述方形底座还设有中间梁连接所述方形底座短边的中点;所述档杆的一端固定焊接在所述方形底座的长边上,且所述档杆分别相对焊接在所述方形底座的两条长边上。档杆的设置能够有效固定铝棒,避免在运送过程中铝棒滚动磕碰。上料车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两道与所述上料车底座短边平行的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载料架底部的万向轮相对应,且所述导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万向轮的直径。导槽的设置起到了一定的固定载料架的作用,避免在铝棒运送过程中,载料架由于惯性撞击上料车底座的挡板而翻下上料车底座。上料车底座设有矩形空心,所述矩形空心在所述上料车底座中央,所述矩形空心的长边在两道导槽之间,短边小于所述上料车底座的短边。上料车底座矩形空心的设置能够节省钢材,减小动力装置的负担。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为电动机。传动装置为齿轮和链条;动力装置的齿轮与行走轮中驱动轮的轮轴上的齿轮相接;行走轮中驱动轮的轮轴上的齿轮通过链条与从动轮的轮轴上的齿轮相接。导轨为倒U形结构,所述行走轮绕周向表面一周开设有与所述导轨对应配合的倒U形槽。在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动上料车还包括控制远端和接收器,所述控制远端将控制命令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频率调制后发送至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将所述数字信号解码还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转速。电动上料车还包括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为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接收器供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料车上安装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使上料车上料无需人工推动。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上料效率,也避免出现人工推动上料车时铝棒滚落等安全事故。此外,本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上料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上料车的上料车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上料车的上料车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上料车的载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上料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上料车的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轨道;2、上料车底座;21、行走轮;22、活动挡板;23、导槽;3、载料架;31、方形底座;32、档杆;33、万向轮;4、电动机;5、接收器;6、控制远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上料车,主要包括:载料架3、上料车底座2和导轨1。载料架3置于所述上料车底座2上。其中,载料架3由方形底座和档杆构成。将方形底座与导轨1垂直的边作为短边,与导轨1平行的边作为长边,方形底座31是由方钢管焊接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中设有中间梁,连接方形底座31短边的中点。所有档杆32的一端均固定焊接在方形底座31的长边上,且档杆32相对排列,焊接在方形底座31的两条长边上。档杆32的设置能够有效固定铝棒,避免在运送过程中铝棒滚动磕碰。载料架底部设有万向轮33。上料车底座2底部四角处设有与导轨1相对应的行走轮21,导轨1为倒U形结构,行走轮21绕周向表面一周开设有与导轨1对应配合的倒U形槽。上料车底座2上安装有电动机4。电动机4的齿轮与行走轮21中驱动轮的轮轴上的齿轮相接,行走轮21中驱动轮的轮轴上的齿轮通过链条与从动轮的轮轴上的齿轮相接。电动机4通过齿轮和链条带动行走轮21沿导轨1滚动。上料车底座2与导轨1垂直的两条边为上料车底座2的短边,分别固定焊接有固定挡板。上料车底座2与导轨1平行的两条边为上料车底座2的长边,分别通过销轴与活动挡板22活动铰接。在上料过程中,电动上料车沿导轨1将铝棒运送至均质炉附近,操作人员将上料车底座2上的活动挡板22旋转至与地面形成一个斜面,将载料架3从上料车底座2上移动至地面上,并进一步推到上料台。操作简单,无需人工搬卸铝棒,提高了上料效率。上料车底座2的上表面还有两道与载料架3底部的万向轮33相对应的导槽23,且导槽23的宽度大于载料架3万向轮33的直径。导槽23的设置起到了一定的固定载料架3的作用,避免在铝棒运送过程中,载料架3由于惯性撞击上料车底座2的挡板而翻下上料车底座2。上料车底座2中部留有一个矩形空心,矩形空心的长边夹在两道导槽23之间,短边小于上料车底座2的短边。上料车底座矩形空心的设置能够节省钢材,减小动力装置的负担。电动上料车还包括控制远端6和接收器5,接收器5安装在上料车底座2上靠近电动机4的位置,且与电动机4电连接。控制远端6将控制命令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频率调制后发送至接收器5,接收器5将接收的数字信号解码还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控制电动机4的转速。电动上料车的上料车底座2上还安装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与接收器5和电动机4组成串联电路,为电动机4和接收器5供电。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上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料架、上料车底座和导轨,所述载料架置于所述上料车底座上;所述上料车底座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行走轮;所述上料车底座上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所述行走轮沿所述导轨滚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上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料架、上料车底座和导轨,所述载料架置于所述上料车底座上;所述上料车底座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行走轮;所述上料车底座上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所述行走轮沿所述导轨滚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上料车底座与导轨垂直的两条边为上料车底座的短边,分别设有固定挡板;所述上料车底座与导轨平行的两条边为上料车底座的长边,分别设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通过销轴与所述上料车底座的长边活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架包括:方形底座和档杆;所述方形底座为由方钢管焊接成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底座与导轨垂直的边为短边,与导轨平行的边为长边;所述方形底座还设有中间梁连接所述方形底座短边的中点;所述档杆的一端固定焊接在所述方形底座的长边上,且所述档杆分别相对焊接在所述方形底座的两条长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车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两道与所述上料车底座短边平行的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载料架底部的万向轮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立新赵晓光吴胜利郑文超褚文科李士河成凯马维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