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865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加热盘管,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过热蒸汽进口,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一脱臭机构,所述脱臭机构包括过热蒸汽管及保护罩,所述过热蒸汽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过热蒸汽进口相连,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中部,所述保护罩套设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外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径大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径;所述保护罩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插设于所述保护罩内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壁经复数根支撑杆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缘面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脱臭成本,提高了脱臭质量,增加了脱臭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藻油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对藻油进行脱臭过程中,一般情况都是直接在筒体的中部设置一根蒸汽管,利用该蒸汽管进行真空蒸汽脱臭,主要是采用大功率的泵喷入高压、高速的水蒸气撞击藻油,对藻油进行脱臭。但是,这种方式中,主要针对的是大型藻油脱臭设备,这种设备都是采用大功率的泵,不停的循环喷水蒸气。如果只是对少量的藻油进行脱臭,例如十几公斤或者一两百公斤的藻油进行脱臭,这种方式能耗特别大,而且大型的脱臭设备的脱臭会导致藻油的流失,造成藻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藻油的脱臭效率及脱臭质量,以及减少了藻油的损耗,降低了脱臭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有进出油口,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加热盘管,所述筒体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及过热蒸汽进口,所述蒸汽加热盘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排出口相连;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一脱臭机构,所述脱臭机构包括过热蒸汽管及保护罩,所述过热蒸汽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过热蒸汽进口相连,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中部,所述保护罩套设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外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径大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径;所述保护罩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插设于所述保护罩内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壁经复数根支撑杆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缘面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汽加热盘管盘旋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所述蒸汽加热盘管靠近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所述蒸汽加热盘管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罩为喇叭型结构,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所述保护罩的底部开口直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罩的顶部还设有一弧形罩,所述弧形罩罩设于所述保护罩的顶部,所述弧形罩的宽度大于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开口宽度,所述弧形罩的底部外缘面经复数根支撑板与所述保护罩的外缘面相连,所述弧形罩的底面与所述保护罩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罩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保护罩的顶部插设于所述弧形罩的开口内,所述弧形罩的外缘面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中部的外侧。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蒸汽加热盘管对藻油进行加热,再通过过热蒸汽管送入高温的蒸汽与藻油进行接触,这样能够实现藻油的脱臭,通过在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管外部套设保护罩,这样能够形成一个蒸汽的流道,能够增加藻油的流动,提高藻油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脱臭效率及脱臭质量,同时,这种方式中高热蒸汽喷出的压力也不需要特别大,适用于小批量藻油的脱臭,成本更加低廉,防止藻油的浪费;2.本技术中在保护罩的顶部设置弧形罩,这样在高热蒸汽上升及带动藻油上升的过程中,蒸汽及藻油会撞击到弧形罩上面,能够起到打散藻油油泡的作用,增加蒸汽与藻油油泡的接触面积,提高脱臭效率及脱臭效果,同时,通过弧形罩的设置,蒸汽及藻油会从弧形罩与保护罩之间的间隙内送出,这样蒸汽及藻油会形成一个回流的通道,有效增加藻油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提高脱臭效率及脱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过热蒸汽管与保护罩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筒体;2、出气口;3、出油口;4、蒸汽加热盘管;5、第一进气口;6、冷凝水排出口;7、过热蒸汽进口;8、过热蒸汽管;9、保护罩;10、支撑杆;11、弧形罩;12、支撑板;13、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顶部设有出气口2,底部设有进出油口3,所述筒体1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加热盘管4,所述筒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气口5,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6及过热蒸汽进口7,所述蒸汽加热盘管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排出口6相连;所述筒体1内还设有一脱臭机构,所述脱臭机构包括过热蒸汽管8及保护罩9,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进气端与所述过热蒸汽进口7相连,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中部,所述保护罩9套设于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出气端外部,所述保护罩9的内径大于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外径;所述保护罩9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出气端插设于所述保护罩9内部,所述保护罩9的内壁经复数根支撑杆10与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外缘面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加热盘管内进入高温的蒸汽,利用加热之后的蒸汽加热盘管对筒体内的藻油进行加热,使用之后的冷凝水则直接从冷凝水出口送出,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过热蒸汽管内直接喷出过热的蒸汽与藻油接触,与藻油的油泡接触进行除臭。其中,由于保护罩的设置,这样过热蒸汽会将保护罩内的藻油向上推出保护罩,推出保护罩的藻油会与过热蒸汽接触,进行脱臭工作。其中,由于保护罩内的藻油被向上推出,则其他位置的藻油会被相应的挤入到保护罩内,形成循环回路,与新的蒸汽接触脱臭,这样脱臭效率高,质量好。参见图1所示,所述蒸汽加热盘管盘旋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所述蒸汽加热盘管靠近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所述蒸汽加热盘管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所述保护罩为喇叭型结构,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所述保护罩的底部开口直径。参见图1、2所示,所述保护罩9的顶部还设有一弧形罩11,所述弧形罩11罩设于所述保护罩9的顶部,所述弧形罩的宽度大于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开口宽度,所述弧形罩11的底部外缘面经复数根支撑板12与所述保护罩的外缘面相连,所述弧形罩11的底面与所述保护罩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隙13。所述弧形罩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保护罩的顶部插设于所述弧形罩的开口内,所述弧形罩的外缘面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中部的外侧。通过弧形罩的设置,这样在使用时,蒸汽带动藻油向上移动,碰触到弧形罩,这样一定的撞击力度能够使蒸汽表面的气泡炸裂飞溅,增加与藻油的接触面积,提高脱臭效率及脱臭效果。同时,藻油及蒸汽被弧形罩阻挡,只能够从弧形罩与保护罩之间的间隙向外送出,由于弧形罩开口朝向这只,这样蒸汽及藻油会向着弧形罩外缘的下方流动,同时挤压其他的藻油进入到保护罩内与蒸汽接触,构成一个循环的通道,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藻油的脱臭效率及脱臭质量。而且,这种方式中,能够有效防止藻油的浪费,使藻油完全在筒体内,不会飞溅沾在筒体的其他地方,能够防止藻油的浪费。对于小型藻油脱臭中,少量藻油的脱臭能够防止浪费,有效降低脱臭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有进出油口,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加热盘管,所述筒体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及过热蒸汽进口,所述蒸汽加热盘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排出口相连;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一脱臭机构,所述脱臭机构包括过热蒸汽管及保护罩,所述过热蒸汽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过热蒸汽进口相连,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中部,所述保护罩套设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外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径大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径;所述保护罩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插设于所述保护罩内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壁经复数根支撑杆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缘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藻油脱臭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有进出油口,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加热盘管,所述筒体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及过热蒸汽进口,所述蒸汽加热盘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排出口相连;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一脱臭机构,所述脱臭机构包括过热蒸汽管及保护罩,所述过热蒸汽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过热蒸汽进口相连,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中部,所述保护罩套设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外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径大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径;所述保护罩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端插设于所述保护罩内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壁经复数根支撑杆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缘面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藻油脱臭筒,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民刘永志陆潇尘
申请(专利权)人:挪亚圣诺太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