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83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包括底座平台,底座平台上固定安装有淤泥均质箱、脱水机、脱水淤泥混合机和电控柜,淤泥均质箱一侧连接有泥浆输入管道,泥浆输入管道上设有第一泥浆泵,淤泥均质箱内部设有搅拌机和第二泥浆泵,第二泥浆泵连接泥浆输出管道,泥浆输出管道连接脱水机,脱水机通过导泥槽连接脱水淤泥混合机,脱水淤泥混合机内设有挤料螺杆,脱水淤泥混合机一端设有混合机出料口,并连接出土料管;脱水机通过第一加药管连接第一加药箱,脱水淤泥混合机一侧分别连接第二、第三加药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城区河道清淤场地不足及淤泥的后续处理处置与资源化问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属于河道淤泥的原位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

技术介绍
城市内河是城市人居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生活污水及垃圾产生量剧增,由于污水管网及城市垃圾收集的不完善,大量污水及垃圾直接进入城市内河,导致水体水质不断恶化,甚至出现黑臭,这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形象及河道两岸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城市河道污染甚至黑臭已经成为目前众多城市所面临的严峻水环境污染问题,为此,治理河道污染已成为当前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热点问题。清淤是河道污染治理最常用的工程措施之一,也是清除河道内源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清淤后,大量淤泥的处理处置则成为要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淤泥一般含水率高、强度低,部分淤泥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被雨水冲刷后容易浸出,从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对清淤后产生的淤泥进行合理的处理处置。目前河道清淤后污泥主要采用的是堆场处理法,它指将淤泥清淤出来后,输送到指定的淤泥堆场进行自然晾晒,由于河道清淤本身未经脱水含水率很高,且淤泥本身黏粒含量很高,透水性差,固结过程缓慢,因此,如何实现泥水快速分离,缩短淤泥沉降固结时间,从而加快堆场的周转使用或快速复耕,是堆场处理法中关键性问题。同时,由于各城市用地紧张,很难找到合适的堆场处理处置淤泥,因此堆场处理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河道清淤要求。淤泥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工程废弃物,按照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应尽可能对淤泥资源化利用。广义上讲,只要是能将废弃淤泥重新进行利用的方法都属于资源化利用,例如利用淤泥制砖瓦、陶粒以及固化、干化、土壤化等方法都属于淤泥资源化技术,鉴于淤泥的特性,将其土壤化则是最具应用价值的一个方向。淤泥土壤化首先要进行脱水,然后依据其成分,再考虑将其进行土壤化处理。在工业发达地区,城市河道淤泥中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污染物,还必须采用重金属稳定化技术,根据淤泥中的重金属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活性状态,添加相应的化学材料使淤泥中不稳定态的重金属转化为稳定态的重金属而减小重金属的活性,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同时添加的化学材料和淤泥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一些具有对重金属物理包裹的物质,可以降低重金属的浸出性,从而进一步降低重金属的释放和危害。同时考虑到土壤化后的用途,还可添加一定的土壤改良剂,使之达到土壤的相关理化指标与安全指标要求,方可利用。目前有许多淤泥或污泥土壤化的技术,但对于城市河道,如果进行易位处理,不仅增加处理成本,而淤泥在运输途中的抛撒地漏,也会影响城市环境,因此原位土壤化技术更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尚无一体化的淤泥脱水及脱水淤泥土壤化成套装置或集成系统,因此开发一套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和运输的适用于城区河道淤泥的一体化脱水及脱水淤泥土壤化原位处理集成系统,显得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主要解决城市城区河道清淤后无淤泥堆放与处置场地等问题,同时通过淤泥的现场脱水和土壤化处理,实现了淤泥的资源化,也有效解决了淤泥的出路问题。本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整体设备成套化集成化,操作灵活简便,无需现场土建施工,移动与运输方便,可有效解决城区河道清淤场地不足及淤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问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实用价值。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包括底座平台,所述底座平台上固定安装有淤泥均质箱、脱水机、脱水淤泥混合机和电控柜,所述淤泥均质箱一侧连接有泥浆输入管道,泥浆输入管道上设有第一泥浆泵,淤泥均质箱内部设有搅拌机和第二泥浆泵,第二泥浆泵连接泥浆输出管道,泥浆输出管道连接脱水机,脱水机通过导泥槽连接脱水淤泥混合机,脱水淤泥混合机内设有挤料螺杆,脱水淤泥混合机一端设有混合机出料口,并连接出土料管;所述脱水机通过第一加药管连接第一加药箱,所述脱水淤泥混合机一侧通过第二加药管、第三加药管分别连接第二加药箱和第三加药箱;所述第一泥浆泵、搅拌机、第二泥浆泵、脱水机、脱水淤泥混合机、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第三计量泵均与电控柜连接。所述第一加药管上设有第一计量泵。所述第二加药管上设有第二计量泵。所述第三加药管上设有第三计量泵。所述脱水机为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通过钢架固定平台上并架空,架空高度须保证其底部排料口高于脱水淤泥混合机的进料口0.3-1.0m。所述脱水淤泥混合机为卧式螺带混合机。所述第一加药箱、第二加药箱、第三加药箱内分别装有生物可降解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重金属固定剂和土壤改良剂,其投加分别由电控柜进行控制。所述生物可降解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投加量为进泥浆量的0.5-3‰。所述脱水污泥混合时投加的污染控制药剂和土壤改良剂是依据淤泥重金属及其形态、淤泥理化性能指标测试分析后确定的。整个系统的运行是连续的,设备起停通过系统的电控柜进行控制。所述脱水机的淤泥排放口下设置斜坡式导泥槽,将脱水淤泥通过自重输送到脱水淤泥混合机的进料口。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清淤河道淤泥做有机质、重金属及理化性能指标测定;(2)用第一泥浆泵将河道淤泥抽至淤泥均质箱,开启搅拌机开关,将淤泥充分搅拌均匀;(3)均质后的泥浆由第二泥浆泵送入脱水机,开启第一加药箱,将药剂和泥浆以一定比例送入脱水机进行脱水,泥浆经脱水处理后水回流至河道,脱水淤泥从脱水机排泥口排入其下方的斜坡式导泥槽;(4)导泥槽中的脱水淤泥通过重力落入淤泥混合机的进料口,开启脱水淤泥混合机和第二加药箱和第三加药箱,根据脱水淤泥成分加入重金属固化剂和土壤改良剂,经充分搅拌混合后,由脱水淤泥混合机中的挤料螺杆将泥从脱水淤泥混合机的出料口挤压排出,即完成了淤泥脱水与土壤化处理过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整体设备成套化集成化,操作灵活简便,无需现场土建施工,移动与运输方便,可有效解决城区河道清淤场地不足及淤泥的后续处理处置与资源化问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泥浆泵1;2-淤泥均质箱;3-搅拌机;4-泥浆泵2;5-脱水机;6-导泥槽;7-脱水淤泥混合机;8-加药箱1;9-计量泵1;10-加药箱2;11-计量泵2;12-加药箱3;13-计量泵3;14-混合机出料口;15-电控柜;16-底座平台;17-泥浆输入管道;18-泥浆输出管道;19-挤料螺杆;20-出土料管;21-第一加药管;22-第二加药管;23-第三加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包括底座平台16,所述底座平台16上固定安装有淤泥均质箱2、脱水机5、脱水淤泥混合机7和电控柜15,所述淤泥均质箱2一侧连接有泥浆输入管道17,泥浆输入管道17上设有第一泥浆泵1,淤泥均质箱2内部设有搅拌机3和第二泥浆泵4,第二泥浆泵4连接泥浆输出管道18,泥浆输出管道18连接脱水机5,脱水机5通过导泥槽6连接脱水淤泥混合机7,脱水淤泥混合机7内设有挤料螺杆19,脱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平台(16),所述底座平台(16)上固定安装有淤泥均质箱(2)、脱水机(5)、脱水淤泥混合机(7)和电控柜(15),所述淤泥均质箱(2)一侧连接有泥浆输入管道(17),泥浆输入管道(17)上设有第一泥浆泵(1),淤泥均质箱(2)内部设有搅拌机(3)和第二泥浆泵(4),第二泥浆泵(4)连接泥浆输出管道(18),泥浆输出管道(18)连接脱水机(5),脱水机(5)通过导泥槽(6)连接脱水淤泥混合机(7),脱水淤泥混合机(7)内设有挤料螺杆(19),脱水淤泥混合机(7)一端设有混合机出料口(14),并连接出土料管(20);所述脱水机(5)通过第一加药管(21)连接第一加药箱(8),所述脱水淤泥混合机(7)一侧通过第二加药管(22)、第三加药管(23)分别连接第二加药箱(10)和第三加药箱(12);所述第一泥浆泵(1)、搅拌机(3)、第二泥浆泵(4)、脱水机(5)、脱水淤泥混合机(7)、第一计量泵(9)、第二计量泵(11)、第三计量泵(13)均与电控柜(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平台(16),所述底座平台(16)上固定安装有淤泥均质箱(2)、脱水机(5)、脱水淤泥混合机(7)和电控柜(15),所述淤泥均质箱(2)一侧连接有泥浆输入管道(17),泥浆输入管道(17)上设有第一泥浆泵(1),淤泥均质箱(2)内部设有搅拌机(3)和第二泥浆泵(4),第二泥浆泵(4)连接泥浆输出管道(18),泥浆输出管道(18)连接脱水机(5),脱水机(5)通过导泥槽(6)连接脱水淤泥混合机(7),脱水淤泥混合机(7)内设有挤料螺杆(19),脱水淤泥混合机(7)一端设有混合机出料口(14),并连接出土料管(20);所述脱水机(5)通过第一加药管(21)连接第一加药箱(8),所述脱水淤泥混合机(7)一侧通过第二加药管(22)、第三加药管(23)分别连接第二加药箱(10)和第三加药箱(12);所述第一泥浆泵(1)、搅拌机(3)、第二泥浆泵(4)、脱水机(5)、脱水淤泥混合机(7)、第一计量泵(9)、第二计量泵(11)、第三计量泵(13)均与电控柜(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河道淤泥原位土壤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管(21)上设有第一计量泵(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河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洲祝建中李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巨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