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廷云专利>正文

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67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动力输入部分与动力输出部分,其动力输入部分通过其行星轮支架组与动力输出部分的不等式差速器外壳套接成一体。它置于动力机械上能使动力机械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置于燃油车辆上其动力可以倍增,置于电动车辆上可以补救新能源存在的弱点和缺陷,使新能源车辆获得更佳效果,增加续行能力,降低成本,其效率比传统的机械能量转换效率可提升30%以上,使总的机械能量转换效率达到近100%,从而实现机械动力传递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有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动力
,特别涉及一种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使用的机械,其传递动力转换能量时,由于受机械摩擦阻力因素影响,机械运转时易发热,且负载消耗大,一般传递和转换的机械效率仅为65%左右,其余机械的能量均被损耗,故能源浪费大,尤其在电动车辆上传递和转换能量时,其电池易损率更高,高原地带行驶的电动车动力极差,且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综上所述的机械动力转换能量时存在着能量被损耗和电动车辆驱动力极差的问题和弊端,提供一种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依据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位差自然产生的水能,空气由自然温度高的地带向温度低的地带移动的温差自然产生的风能,常规使用的发电机在外力驱动运行时产生电能的范例,将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置于常规使用的机械当中,作用于动力传递及机械能量的转换,其效率比传统的机械能量转换效率可提升30%以上,使总的机械能量转换效率达到近100%,从而实现机械动力传递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包动动力输入部分与动力输出部分。动力输入部分包括有太阳轮固定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支架组构成。行星轮支架组包括有行星轮固定轴、行星轮上支架、行星轮下支架。动力输出部分包括有不等式差速器、大行星输出轮轴构成。不等式差速器由不等式差速器外壳、小行星输入轮与两组相对应的大行星推动轮、大行星输出轮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的动力输入部分通过其行星轮支架组与动力输出部分的不等式差速器外壳套接成一体。行星轮支架组由至少三组行星轮固定轴依次穿入行星轮上支架、行星轮、行星轮下支架的孔内紧固成一体。行星轮支架组上设置有内外齿圈,内外齿圈的内齿与外齿分别与行星轮、动力输入轮啮接,动力输入轮置于动力输入轮轴上。行星轮支架组内设置的太阳轮固定轴依次穿入太阳轮、小行星输入轮的孔内紧固成一体,太阳轮与行星轮啮接。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其动力输出部分的小行星输入轮与大行星推动轮啮接,大行星推动轮通过大行星推动轮轴紧固于不等式差速器外壳上,大行星推动轮与大行星输出轮啮接,大行星输出轮置于大行星输出轮轴上。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置于动力机械上能使动力机械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置于燃油车辆上其动力可以倍增,置于电动车辆上可以补救新能源存在的弱点和缺陷,使新能源车辆获得更佳效果,增加续行能力,降低成本,其效率比传统的机械能量转换效率可提升30%以上,使总的机械能量转换效率达到近100%,从而实现机械动力传递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有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系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系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的内外齿圈与行星轮、太阳轮组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系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的部件装配流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包动动力输入部分与动力输出部分。动力输入部分包括有太阳轮固定轴4、太阳轮5、行星轮3、行星轮支架组构成。行星轮支架组包括有行星轮固定轴6、行星轮上支架7、行星轮下支架8。动力输出部分包括有不等式差速器、大行星输出轮轴12构成。不等式差速器由不等式差速器外壳9、小行星输入轮14、两组相对应的大行星推动轮11、大行星输出轮1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的动力输入部分通过其行星轮支架组与动力输出部分的不等式差速器外壳9套接成一体。行星轮支架组由至少三组行星轮固定轴6依次穿入行星轮上支架7、行星轮3、行星轮下支架8的孔内紧固成一体。行星轮支架组上设置有内外齿圈15,内外齿圈15的内齿与外齿分别与行星轮3、动力输入轮1啮接,动力输入轮1置于动力输入轮轴2上。行星轮支架组内设置的太阳轮固定轴4依次穿入太阳轮5、小行星输入轮14的孔内紧固成一体,太阳轮5与行星轮3啮接。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其动力输出部分的小行星输入轮14与大行星推动轮11啮接,大行星推动轮11通过大行星推动轮轴10紧固于不等式差速器外壳9上,大行星推动轮11与大行星输出轮13啮接,大行星输出轮13置于大行星输出轮轴12上。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使用于动力机械时,其动力输入轮轴2接于动力机械的动力机上,大行星输出轮轴12接于机械的变速箱上;使用于燃油车辆或电动车辆上时,其动力输入轮轴2接于车辆的动力机上,大行星输出轮轴12接于车辆的后桥上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在动力输入轮轴2输入动力时,动力输入轮1带动内外齿圈15旋转,内外齿圈15带动行星轮6、行星轮支架组及太阳轮5旋转,同时太阳轮固定轴4带动小行星输入轮14旋转,太阳轮14带动不等式差速器内相对应的大行星推动轮11旋转,大行星推动轮11则推动大行星输出轮13旋转,从而带动大行星输出轮轴12旋转,大行星输出轮轴12则带动机械变速箱或后桥,致使总的机械能量转换效率达到近100%,从而实现机械动力的传递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包括动力输入部分与动力输出部分,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部分通过其行星轮支架组与动力输出部分的不等式差速器外壳(9)套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机械能量高效提升动力的装置,包括动力输入部分与动力输出部分,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部分通过其行星轮支架组与动力输出部分的不等式差速器外壳(9)套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行星轮支架组由至少三组行星轮固定轴(6)依次穿入行星轮上支架(7)、行星轮(3)、行星轮下支架(8)的孔内紧固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行星轮支架组上设置有内外齿圈(15),内外齿圈(15)的内齿与外齿分别与行星轮(3)、动力输入轮(1)啮接,动力输入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廷云
申请(专利权)人:曹廷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