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608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包括观测逃生窗、操作室过渡仓、外部循环切换阀门、双向鼓风机、第一进气管道、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下进气管道口、进气管道控制器、上进气管道口、上进气管道过滤网、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当发动机涉水时,进气管道控制器控制下进气管道口和上进气管道口相互吻合密封连接,有效阻断了水源,并在第一时间内保护发动机因进气管道中吸入不可压缩液态水及异物造成大修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换气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产品多在越野车上有所体现,加长加高单向裸露进气口,为防止发动机行驶或是做功过程中有效避开水的装置主要体现在越野车上加装的进气管,也称进气喉(即:延伸进气管),加高外部进气口以避开水带来的危害,但其弊端也较多,其弊端即安装时须损害车身外部结构,及车体前部翼子板内部挖较大尺寸的孔,供加装进气管道通过,极不稳定,也影响车的美观性和操控性,同时也影响驾车人员的前方视野,也给车体本身带来较大风噪(进气管道延时只接近或是高过车顶,以保证涉水或被迫涉水,避开水从进气口灌入损坏发动机),以进气口始端为起点,延伸进气口,进气管道末端链接内燃机或是发动机;延伸的进气管道一般通过软管及塑型硬管链接,延伸段的进气管道需要通过内燃机机舱旁边的部件,包括改动现有机舱原有部件布置,以引擎前置为参考的越野车,被延伸的单向进气管道要穿过机舱,前部翼子板等部件;穿过翼子板后的单向外裸露进气管道再延伸至前挡风玻璃A柱外表,一般根据车身高度决定进气口的高度,且进气口处于单向外裸露状态,裸露的管道由螺丝或是胶水固定在车身外部。此方案虽然可有效避开涉水或意外涉水深度所带来的冲击,但是其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即:容易松动,作为重要部件,容易磕碰导致损坏,通过打孔穿过进气管道也破坏了原来车身的整体性,且破坏或影响了车身原有的美观性),极端情况下无法保护发动机有效避开进水的威胁(如,水淹地下车库)。现有产品为功能单一,属于单向换气、开放式、无补给空气的进气系统(除废气管道外,即:不提供可助燃所需空气或氧气),无法过滤或有效隔离阻挡液体及水对内燃机或是汽车发动机的损坏,极端或意外情况下无法给内燃机或是汽车发动机及相关车载人员提供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自救机会,无法延长自救时间,没有可变运作模式,即:运作过程中无法保证内燃机或是汽车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应付和对抗种种挑战。现有产品外部加装的加长涉水喉管主要缺点就是:1、限制其涉水深度:进气口的高度决定了涉水深度。2、缺乏美观性:现有的加装进气喉管属于外裸露式。3、可靠性不足:静止情况下不能有效保护内燃机或是发动机,由进气系统进水至发动机内燃机内部,而影响其使用寿命。4、经济性不佳:由于进水导致发动机损坏的,其经济性大大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车辆进换气系统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改进了现有内燃发动机启动运行过程中及强制紧急运行、停放静止的过程中,防止进水损坏机器本身,并危及行车人及乘客生命安全,有效保护财产本身安全及操作人员及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包括观测逃生窗、操作室过渡仓、外部循环切换阀门、双向鼓风机、第一进气管道、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下进气管道口、进气管道控制器、上进气管道口、上进气管道过滤网、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其中:所述观测逃生窗设置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上;所述外部循环切换阀门设置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连接处;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连接;所述双向鼓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内部,用于控制气流正向和反向的风速、风量大小;所述下进气管道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靠近所述上进气管道口的一端,其上部开口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和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匹配;所述下进气管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靠近上部开口处,用于过滤外来异物;所述上进气管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靠近下部开口处,用于过滤外来异物;所述上进气管道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管道靠近所述下进气管道口的一端,其下部开口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和所述下进气管道口匹配;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上下对应设置,其大小和形状相一致,且在一端呈贝壳式点连接;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内部,用于控制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相互吻合进而形成密封;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节气门连通;所述节气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控制进气量大小;所述尾气排气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排放尾气;所述上进气管道过滤网、上进气管道口、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气路;所述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下进气管道口、第一进气管道、双向鼓风机、外部循环切换阀门、操作室过渡仓和观测逃生窗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气路;当所述发动机涉水时,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控制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相互吻合密封连接,则所述观测逃生窗、操作室过渡仓、外部循环切换阀门、双向鼓风机、第一进气管道、下进气管道口、上进气管道口、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第三气路。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道过滤网和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之间,用于支撑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使得两者之间具有一间距进而实现360度过滤外来异物。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包括安装支架、真空管道、闭合拉线和微型真空泵,其中:所述安装支架架设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内部;所述真空管道一端与所述微型真空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下进气管道口侧壁后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闭合拉线一端与所述微型真空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的内侧壁或上进气管道过滤网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微型真空泵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中心处或者中心偏左的位置,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驱动带动所述微型真空泵运转产生相应的真空吸力使得所述上进气管道口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通过所述闭合拉线闭合进行密封。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包括上开关通孔、下开关通孔和手动应急拉线开关,其中:所述上开关通孔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的下部开口处,且设置在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贝壳式点连接处的相对一侧;所述下开关通孔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的上部开口处,且设置在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贝壳式点连接处的相对一侧;所述上开关通孔和下开关通孔的位置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手动应急拉线开关一端穿过所述上开关通孔,另一端穿过所述下开关通孔,用于当车辆强制涉水时作为机动开关进而通过手动操作拉动所述手动应急拉线开关将所述上开关通孔和下开关通孔靠拢使得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闭合进行密封。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还包括上进气管道口密封圈和下进气管道口密封圈,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密封圈和下进气管道口密封圈分别对应套设在所述上进气管道口的下部开口处和下进气管道口的上部开口处,用于在所述手动应急拉线开关穿过所述上开关通孔和下开关通孔后对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进行密封。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进气管道、第四进气管道、第一高压阀门和高压补给储气瓶,其中:所述第三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气管道连通;所述第四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三进气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高压补给储气瓶连通;所述第一高压阀门设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测逃生窗、操作室过渡仓、外部循环切换阀门、双向鼓风机、第一进气管道、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下进气管道口、进气管道控制器、上进气管道口、上进气管道过滤网、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其中:所述观测逃生窗设置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上;所述外部循环切换阀门设置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连接处;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连接;所述双向鼓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内部,用于控制气流正向和反向的风速、风量大小;所述下进气管道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靠近所述上进气管道口的一端,其上部开口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和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匹配;所述下进气管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靠近上部开口处,用于过滤外来异物;所述上进气管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靠近下部开口处,用于过滤外来异物;所述上进气管道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管道靠近所述下进气管道口的一端,其下部开口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和所述下进气管道口匹配;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上下对应设置,其大小和形状相一致,且在一端呈贝壳式点连接;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内部,用于控制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相互吻合进而形成密封;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节气门连通;所述节气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控制进气量大小;所述尾气排气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排放尾气;所述上进气管道过滤网、上进气管道口、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气路;所述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下进气管道口、第一进气管道、双向鼓风机、外部循环切换阀门、操作室过渡仓和观测逃生窗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气路;当所述发动机涉水时,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控制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相互吻合密封连接,则所述观测逃生窗、操作室过渡仓、外部循环切换阀门、双向鼓风机、第一进气管道、下进气管道口、上进气管道口、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第三气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测逃生窗、操作室过渡仓、外部循环切换阀门、双向鼓风机、第一进气管道、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下进气管道口、进气管道控制器、上进气管道口、上进气管道过滤网、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其中:所述观测逃生窗设置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上;所述外部循环切换阀门设置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连接处;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操作室过渡仓连接;所述双向鼓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内部,用于控制气流正向和反向的风速、风量大小;所述下进气管道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靠近所述上进气管道口的一端,其上部开口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和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匹配;所述下进气管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靠近上部开口处,用于过滤外来异物;所述上进气管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靠近下部开口处,用于过滤外来异物;所述上进气管道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管道靠近所述下进气管道口的一端,其下部开口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和所述下进气管道口匹配;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上下对应设置,其大小和形状相一致,且在一端呈贝壳式点连接;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内部,用于控制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相互吻合进而形成密封;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节气门连通;所述节气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控制进气量大小;所述尾气排气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排放尾气;所述上进气管道过滤网、上进气管道口、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气路;所述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下进气管道口、第一进气管道、双向鼓风机、外部循环切换阀门、操作室过渡仓和观测逃生窗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气路;当所述发动机涉水时,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控制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相互吻合密封连接,则所述观测逃生窗、操作室过渡仓、外部循环切换阀门、双向鼓风机、第一进气管道、下进气管道口、上进气管道口、第二进气管道、节气门、发动机和尾气排气管道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第三气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设置于所述上进气管道过滤网和下进气管道过滤网之间,用于支撑所述上进气管道口和下进气管道口使得两者之间具有一间距进而实现360度过滤外来异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控制器包括安装支架、真空管道、闭合拉线和微型真空泵,其中:所述安装支架架设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内部;所述真空管道一端与所述微型真空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下进气管道口侧壁后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闭合拉线一端与所述微型真空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进气管道口的内侧壁或上进气管道过滤网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微型真空泵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设置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中心处或者中心偏左的位置,用于通过所述发动机驱动带动所述微型真空泵运转产生相应的真空吸力使得所述上进气管道口与所述下进气管道口通过所述闭合拉线闭合进行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60度过滤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豚之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