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喷管装置及具有其的柴油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59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补气喷管装置及具有其的柴油机,所述柴油机包括前进气箱,所述补气喷管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前进气箱上,所述补气喷管装置具有喷头,所述喷头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前进气箱中,所述喷头具有多个喷孔,以向所述前进气箱补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补气喷管装置,通过将补气喷管装置设置在前进气箱上,喷头具有多个喷孔,使得补气气体能够沿着多个方向向前进气箱补气,能够改善补气的均匀性,从而改善柴油机快速加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气喷管装置及具有其的柴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涉及一种补气喷管装置及具有其的柴油机。
技术介绍
在增压柴油机快速加载过程,由于增压器通过增压器转动惯量、整机转动惯量、PID控制参数等多种优化手段均无法满足柴油机的加载过程对气量的要求,补气措施是最可行的方案。补气技术是指在加载过程中向气缸内补充一定量的压缩空气,使气缸内油气量迅速匹配,达到缩短加载时间,实现柴油机快速加载的目的。对于快速加载过程需要进行补气的柴油机,补气装置设置不合理将会导致各气缸在加载过程补气量分布不均匀,导致某些气缸在加载过程不能输出足够的功率,不能满足快速加载性能需求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了一种补气喷管装置及具有其的柴油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机的补气喷管装置,所述柴油机包括前进气箱,所述补气喷管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前进气箱上,所述补气喷管装置具有喷头,所述喷头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前进气箱中,所述喷头具有多个喷孔,以向所述前进气箱补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补气喷管装置,通过将补气喷管装置设置在前进气箱上,喷头具有多个喷孔,使得补气气体能够沿着多个方向向前进气箱补气,能够改善补气的均匀性,从而改善柴油机快速加载性能。可选地,所述补气喷管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喷头相连且设置在所述喷头上部的管体,所述管体延伸进入所述前进气箱,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前进气箱中。可选地,所述管体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且成角度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线与所述喷头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可选地,所述喷头的内腔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喷头的内腔的轴向尺寸;并且/或者所述喷头的内腔的最大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管体的内腔的直径的3倍。可选地,所述喷头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主体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所述喷孔设置在所述主体件上。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绕所述喷头的中心线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壁、从所述第一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壁和从所述第二壁向下延伸的第三壁,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可选地,所述主体件包括底壁和设置在所述底壁内侧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从所述底壁向内延伸的凸起部和从所述凸起部的外周边缘沿径向向外且远离所述底壁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喷头的中心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其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补气喷管装置;以及前进气箱,所述补气喷管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进气箱的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柴油机,通过将补气喷管装置设置在前进气箱上,喷头具有多个喷孔,使得补气气体能够沿着多个方向向前进气箱补气,能够改善补气的均匀性,从而改善柴油机快速加载性能。可选地,所述柴油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进气箱下部的空冷器,所述喷头的中心线经过前进气箱的中心线和所述空冷器的顶表面的交点。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柴油机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柴油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了补气喷管装置、前进气箱、空冷器和后进气箱,且补气喷管装置以剖视图示出;以及图3为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补气喷管装置111:喷孔112:管体113:喷头114:第一部分115:第二部分116:连接件116a:第一壁116b:第二壁116c:第三壁117:主体件118:导流部118a:凸起部118b:导流板119:底壁120:前进气箱121:顶壁122:侧壁123:补气装置安装口124:进气装置安装口125:安装板130:空冷器140:后进气箱141: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机的补气喷管装置及具有其的柴油机。如图1和图2所示,柴油机主要包括补气喷管装置110、前进气箱120、设置在前进气箱120下部的空冷器130和设置在空冷器130下部的后进气箱140,以及与后进气箱140相连的气缸。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改善柴油机的补气均匀性,补气喷管装置110设置在前进气箱120上,具体地设置在前进气箱120的顶部。如图3中可见,补气喷管装置110具有喷头113,喷头113至少部分地位于前进气箱120中。喷头113具有多个喷孔111,以向前进气箱120补气。喷孔111可以位于喷头113的底部,且可以构造为圆形通孔。补气设备连接至补气喷管装置110,以向补气喷管装置110内输送补气气体,补气气体可以从多个喷孔111沿多个方向喷射到前进气箱120中。如图1所示,补气设备可以包括与补气喷管装置110相连的补气瓶和与补气瓶相连的补气压气机。在补气喷管装置110和补气瓶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补气阀。当补气阀打开时,补气喷管装置110的喷头113向前进气箱中补入的补气气体,这些补气气体与前进气箱120中的气体充分混合后进入到空冷器130中,在空冷器130中经换热降温后进入到后进气箱140中,然后经由后进气箱140的多个出气口141输送到柴油机的各个气缸中。如图3所示,补气喷管装置110还包括与喷头113相连且设置在喷头113上部的管体112。在本实施方式中,管体112延伸进入到前进气箱120,使得喷头113位于前进气箱120中。具体地,管体112可以构造等直径的弯管状结构。喷头113可以构造为回转体结构。喷头113的中心线为C3。喷头113的顶部的横截面与管体112的横截面相适应,使得管体112可以与喷头113的顶部配合。例如,喷头113顶部可以套设在管体112的下端。喷头113的内腔的横截面大于管体112的内腔的横截面,以此增大喷头113的补气量。管体112和喷头113之间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件连接。管体112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4和与第一部分114相连且成角度设置的第二部分115,喷头113与第二部分115相连。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14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15从第一部分114的底端向下倾斜延伸。更具体地,第一部分114的中心线C1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15的中心线C2可以与喷头113的中心线C3重合,且第一部分114的中心线C1和第二部分115的中心线C2之间的夹角B为钝角。如图2所示,优选地,喷头113的中心线C3经过前进气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柴油机的补气喷管装置,所述柴油机包括前进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喷管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前进气箱上,所述补气喷管装置具有喷头,所述喷头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前进气箱中,所述喷头具有多个喷孔,以向所述前进气箱补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柴油机的补气喷管装置,所述柴油机包括前进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喷管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前进气箱上,所述补气喷管装置具有喷头,所述喷头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前进气箱中,所述喷头具有多个喷孔,以向所述前进气箱补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喷管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喷头相连且设置在所述喷头上部的管体,所述管体延伸进入所述前进气箱,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前进气箱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且成角度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气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线与所述喷头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内腔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喷头的内腔的轴向尺寸;并且/或者所述喷头的内腔的最大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管体的内腔的直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梅郑亮韩丹汤弘扬张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