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48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包括若干相互密封拼接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固定于安装支架上的光伏板,光伏组件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上的第一面和朝下的第二面,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收集和引导雨水的导水结构,导水结构位于第一面上。通过采用多个光伏组件拼装成完整的光伏系统,可便于实现光伏系统的安装,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数量和规格的光伏组件进行拼装;在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设置导水结构,可将光伏组件上的雨水收集和引导至光伏组件之外,防止在光伏系统上形成积水影响光伏系统的正常使用,延长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BIPV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形式)的光伏安装系统多为在原有钢结构屋顶的檩条上固定金属光伏支架,然后使用固定压码将光伏板固定在金属光伏支架上。然而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先行拆除钢结构屋顶上的彩钢瓦或石棉瓦,在瓦面拆除之后仅剩下钢结构屋顶上檩条,施工人员在其上施工将变得极为不安全,存在着较大的作业风险。而且,在高空作业时搬运光伏板十分麻烦,并且需要逐个使用固定压码使光伏板固定在金属框架光伏支架上,施工步骤细碎、前期施工工时投入大;安装后的光伏板检修困难,对于处于方阵中央的光伏板,需要从边缘向故障处拆除光伏板,并铺上临时检修板形成检修通道,拆除和安装光伏板的时间占比巨大,影响运维效率;传统BIPV光伏板安装后难以拆除,对于处在光伏方阵中央的光伏板检修难度很大,因为没有检修通道只能拆除沿路的光伏板并铺设木板,同样具有危险性。因此亟需一种安全可靠的安装结构,以解决现在光伏安装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其能够实现光伏板安装的模块化安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系统的安装方法,其施工效率高,施工安全风险低。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若干相互密封拼接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光伏板,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上的第一面和朝下的第二面,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收集和引导雨水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依次首尾可拆卸连接第一主梁、第一副梁、第二主梁和第二副梁,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光伏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伏板的固定结构,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光伏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与屋顶的檩条相配合的安装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结构为所述安装支架上对应所述光伏板的安装孔开设的多个通孔和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光伏板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架背离其中心的一侧上具有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第一安装面,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上对应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的第一板,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对应所述第一板设置有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叠合形成导水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架背离其中心的一侧上具有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第一安装面,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上对应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的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光伏板的导水槽,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对应所述第一板叠合设置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端与所述导水槽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侧的槽壁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上对应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限位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水结构位为开设于所述第一面上的导水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沿所述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的所述导水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沿所述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的所述导水槽的深度。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光伏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将安装支架的第一主梁、第一副梁、第二主梁和第二副梁拼接为所述安装支架;步骤S200、将光伏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光伏组件;步骤S300、将所述光伏组件吊装至待安装位置的檩条上并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300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0、将所述光伏组件吊装至所述待安装位置,并利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定位组件进行定位和预固定;步骤S320、利用固定螺栓穿过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孔与檩条固定连接;步骤S330、对相邻两个安装好的光伏组件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多个光伏组件拼装成完整的光伏系统,可便于实现光伏系统的安装,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数量和规格的光伏组件进行拼装;在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设置导水结构,可将光伏组件上的雨水收集和引导至光伏组件之外,防止在光伏系统上形成积水影响光伏系统的正常使用,延长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伏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伏组件;11、安装支架;111、第一主梁;112、第一副梁;113、第二主梁;114、第二副梁;115、通孔;116、腰型孔;117、第一安装面;118、第二安装面;12、光伏板;13、导水结构;131第一板;132、第二板;133、第三板;134、导水槽;2、檩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至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光伏系统,包括若干相互密封拼接的光伏组件1,光伏组件1包括安装支架11和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11上的光伏板12,光伏组件1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上的第一面和朝下的第二面,相邻两个光伏组件1之间设置有用于收集和引导雨水的导水结构13,导水结构13位于第一面上。通过采用多个光伏组件1拼装成完整的光伏系统,可便于实现光伏系统的安装,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数量和规格的光伏组件1进行拼装;在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1之间设置导水结构13,可将光伏组件1上的雨水收集和引导至光伏组件1之外,防止在光伏系统上形成积水影响光伏系统的正常使用,延长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1包括依次首尾可拆卸连接第一主梁111、第一副梁112、第二主梁113和第二副梁114,安装支架11靠近光伏板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光伏板12的固定结构,安装支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互密封拼接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光伏板,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上的第一面和朝下的第二面,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收集和引导雨水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互密封拼接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光伏板,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上的第一面和朝下的第二面,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收集和引导雨水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依次首尾可拆卸连接第一主梁、第一副梁、第二主梁和第二副梁,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光伏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伏板的固定结构,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光伏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与屋顶的檩条相配合的安装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所述安装支架上对应所述光伏板的安装孔开设的多个通孔和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光伏板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背离其中心的一侧上具有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第一安装面,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上对应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的第一板,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对应所述第一板设置有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叠合形成导水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背离其中心的一侧上具有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第一安装面,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上对应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颖张传名戚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九州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