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074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逐日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逐日光伏支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中轴部,中轴部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光伏组件,第二支架内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第一棘轮机构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第二棘轮机构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机构,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控制器,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分别连接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逐日光伏支架结构精简而耗能成本低,能够实现无人化调节操作,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逐日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逐日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发生的光生伏特效应而直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来说,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及资源的充足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其中,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通用装置叫光伏组件,而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与阳光的入射角度有关,在特定入射角度范围内发电效率最高,越偏离入射角度则发电效率越低。然而,目前安装光伏组件的光伏支架一般是固定角度的,通常朝向南方,以获得最强光照强度时的发电角度,但在太阳东升西落时的光照则无法有效利用。现有技术也有能够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支架,一般是直接使用电机逐步驱动光伏支架转动,结构复杂且用电成本高昂,得不偿失;另外也有使用人力间歇性驱动光伏支架偏转的例子,但操作频率依赖于人工到场调试时间,操作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逐日光伏支架,其结构精简而耗能成本低,能够实现无人化调节操作,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逐日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中轴部,所述中轴部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光伏组件,所述第二支架能够绕所述中轴部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支架内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所述第一棘轮机构和所述第二棘轮机构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转动,所述第一棘轮机构能够绕所述中轴部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棘轮机构能够绕所述中轴部的中心轴线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棘轮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所述第二棘轮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机构,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逐日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中轴部,所述中轴部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光伏组件,所述第二支架能够绕所述中轴部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支架内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所述第一棘轮机构和所述第二棘轮机构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转动,所述第一棘轮机构能够绕所述中轴部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棘轮机构能够绕所述中轴部的中心轴线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棘轮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所述第二棘轮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机构,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和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离合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棘轮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转动,所述第二离合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棘轮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日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轮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中轴部上的第一棘轮,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中轴部上的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能够使所述第一棘轮单向转动,所述第二棘轮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中轴部上的第二棘轮,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中轴部上的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能够使所述第二棘轮单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逐日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中轴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中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棘爪向所述第一棘轮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棘爪向所述第二棘轮靠近或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日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安杜炜陈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九州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