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32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51
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及方法,涉及半导体晶体制备与单晶生长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使用VGF法,反式注入合成晶体,在原位连续进行晶体生长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炉体、安装在炉体内的坩埚、保温系统、加热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及气压调节系统,所述坩埚上部为合成部、下部为晶体生长部和籽晶部,合成部与晶体生长部之间通过毛细孔连通。将红磷和氧化硼投入生长部,铟和氧化硼投入合成部,固体籽晶投入籽晶部,控制温度和压力,完成材料合成和晶体的原位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毛细孔,通过温度和压力控制,在材料合成阶段,磷气泡上升到铟熔体,可以使两种物质充分融合,磷气化完成后,铟磷熔体滴入生长部,完成晶体的原位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晶体制备与单晶生长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法进行晶体生长方法及装置,尤其适用于磷化铟、磷化镓等需要与挥发性元素进行合成的半导体晶体材料的VGF晶体生长。
技术介绍
化合物半导体,如磷化铟,磷化镓,砷化镓,氮化镓及碳化硅等,广泛应用于在军事及民用领域所涉及的光电子及微电子领域,其中磷化铟,磷化镓,砷化镓等化合物需要熔体法进行生长,这些半导体材料或者先要进行合成然后再进行晶体生长,或者是直接合成连续晶体生长。由于直接合成连续晶体生长方法的材料具有纯度高的特性,节约成本的特点,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垂直温度梯度技术(VGF)是制备低缺陷晶体的优选方法之一。因此直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技术的开发非常重要。这为制备高纯低缺陷单晶衬底奠定了基础。目前的技术,如中国专利《一种化合物原位合成连续晶体生长的VGF高压炉》(申请号201610135278.9)、《利用承载气体进行磷化物原位注入合成的方法》(申请号201711298581.1)都是采用在原料(如铟)的上面位置进行磷的气化,然后将气化后的磷注入到熔体中;晶体生长时,需要事先加入磷化铟多晶料来保护籽晶,防止其被铟熔体侵蚀或者熔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合成磷化铟、磷化镓等需要与挥发性元素进行合成的半导体材料,并在原位进行晶体生长的装置和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包括炉体、安装在炉体内的坩埚、保温系统、加热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及气压调节系统,所述坩埚上部为合成部、下部为晶体生长部和籽晶部,合成部与晶体生长部之间通过毛细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的毛细孔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毛细孔的半径为0.1mm-0.15mm,其对应的熔体的高度为50-150mm。2、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炉体内坩埚的籽晶部、晶体生长部、合成部分别投入固体籽晶、挥发性元素和氧化硼、合成需要的金属和氧化硼;B、炉体抽真空至10-5Pa并充入高纯惰性气体至2.0MPa;C、对晶体生长部加热至挥发性元素升华温度以上;D、对合成部进行加热至合成后物质的熔点以上30-100℃,同时保证炉体的压力下限值大于上述温度下挥发性元素的饱和蒸气压,保持晶体生长部温度稳定,挥发性元素蒸汽通过毛细孔进入合成部,与合成需要的金属熔体进行合成反应,直至毛细孔冒泡消失;E、调整晶体生长部氧化硼层上表面以上温度高于合成后物质的熔点10-150℃、氧化硼层以下温度低于合成后物质的熔点,直至毛细孔冒泡消失;F、调整晶体生长部上部靠近毛细孔的部分温度高于合成后物质的熔点,其余部分温度低于挥发性元素的升华温度,直至熔体完全进入晶体生长部;G、调整晶体生长部的温度高于合成后物质的熔点,控制温度分布进行晶体生长。本专利技术中,生长部有两个功能,1、材料合成阶段放置挥发性元素并加热使之气化,2、材料合成后进行单晶生长。毛细孔有两个功能,1、气化的挥发性元素从生长部进入合成部,2、熔体从生长部进入合成部。以磷化铟为例,挥发性元素为红磷,合成需要的金属为铟,合成后物质为磷化铟。红磷气化后,通过毛细孔从底部进入合成部,在合成部与液态铟充分反应,被铟吸收。反应完成后,铟磷熔体液滴通过毛细孔从合成部滴入晶体生长部,在此过程中,通过温度控制和氧化硼液封保护籽晶,然后通过控制生长部内温度的梯度分布进行晶体生长。在材料合成过程中,有几个相互作用的力:σ,熔体的界面张力,P1,晶体生长部的压力(磷的饱和蒸汽压),P2,合成部的压力,P3,铟熔体高度产生的压力,ΔP,界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力。晶体生长部产生的向上的压力P1,即红磷的饱和蒸汽压(atm):在590℃时红磷的饱和蒸汽压为4.3MPa,在650℃时红磷的饱和蒸汽压为12.4MPa。通过毛细孔进入合成部的气泡产生的向下的压力,即铟熔体的界面张力σ:σ=559.7-0.089(T-429)。T=1335K时,σ=479.066mN/m2,铟熔体的密度ρ=6409.7Kg/m3。当进行合成时,界面张力产生的向下附加压力ΔP为:其中,r为毛细孔半径,r=0.1mm。基于上述数据可得,1335K时ΔP=980Pa=0.00958MPa。100mm熔体本身产生的压力为P3=ρgh=0.00628MPa。铟熔体的高度是铟熔体在合成部的高度,为精确计算,也可以包括流入毛细孔中铟溶液的高度。合成部的压力P2主要由惰性气体的气压产生,该压力的下限值大于磷的饱和蒸气压,这里P2=4.0MPa。向下的压力=ΔP+P3+P2=0.00958+0.00628+4.0=4.01586MPa。向下的压力<<红磷的饱和蒸汽压,红磷气泡可以上升到合成部分,铟液体不会流下到生长部。在坩埚中,一般铟熔体的高度在40-50mm。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毛细孔,通过温度和压力控制,可以在设备工作初期,有效地隔离不同的物质,在材料合成阶段,挥发性元素磷气泡上升到金属铟熔体,磷气化完成后,铟磷熔体滴入生长部,完成晶体的原位生长。2、磷气体从铟熔体的底部一直上升到顶部,磷气体被充分反应并吸收。3、铟磷熔体滴入生长部,通过降低生长部的温度及氧化硼来降低温度,保护籽晶。附图说明图1为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炉体装配图;图2为合成第一阶段温度曲线示意图;图3为反式注入合成过程示意图;图4为合成第二阶段温度曲线示意图;图5为铟磷熔体充入晶体生长部示意图;图6为合成第三阶段温度曲线示意图;图7为铟磷熔体吸入温度曲线示意图;图8为铟磷熔体充入晶体生长部完毕示意图;图9为VGF晶体生长示意图;图10为合成与晶体生长坩埚示意图。图中,1:晶体生长加热区I部;2:晶体生长加热区II部;3:晶体生长加热区III部;4:晶体生长加热区IV部;5:熔体合成加热区I部;6:熔体合成加热区II部;7:熔体合成加热区III部;8-1:熔体合成热偶a;8-2:熔体合成热偶b;8-3:熔体合成热偶c;8-4:熔体合成热偶d;8-5:熔体合成热偶e;8-6:熔体合成热偶f;8-7:熔体合成热偶g;9-1:晶体生长部热偶a;9-2:晶体生长部热偶b;9-3:晶体生长部热偶c;9-4:晶体生长部热偶d;9-5:晶体生长部热偶e;9-6:晶体生长部热偶f;9-7:晶体生长部热偶g;10:合成与晶体生长坩埚;10-1:合成部;10-2:毛细孔;10-3:晶体生长部;10-4:籽晶部;11:充放气管道;12:保温层:13:固体合成覆盖用氧化硼;14:高纯铟;15:隔热层;16:固体籽晶保护用氧化硼;17:高纯红磷;18:籽晶;19:观察窗;20:液体合成覆盖用氧化硼;21:铟熔体;22:磷气泡;23:液态籽晶保护用氧化硼;24:铟磷熔体液滴;25:固体磷化铟;26:晶体生长部的铟磷熔体;27:磷化铟晶体;28加热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生长的晶体为磷化铟,即挥发性元素为红磷,合成需要的金属为铟,合成后物质为磷化铟。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炉体、安装在炉体内的坩埚10、保温系统、加热系统、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包括炉体、安装在炉体内的坩埚(10)、保温系统、加热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及气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上部为合成部(10‑1)、下部为晶体生长部(10‑3)和籽晶部(10‑4),合成部(10‑1)与晶体生长部(10‑3)之间通过毛细孔(10‑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包括炉体、安装在炉体内的坩埚(10)、保温系统、加热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及气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上部为合成部(10-1)、下部为晶体生长部(10-3)和籽晶部(10-4),合成部(10-1)与晶体生长部(10-3)之间通过毛细孔(10-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孔(10-2)的数量为一个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孔(10-2)的半径r和h的关系为:其中,ρ为熔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σ为熔体的界面张力,h为坩埚内合成部(10-1)中熔体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孔(10-2)的半径为0.1mm-0.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坩埚合成部(10-1)与晶体生长部(10-3)之间设置隔热层(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顶部设有观察窗(19);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设置在坩埚(10)外围的加热丝(28),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热偶,所述气压调节系统包括探入坩埚(10)内的充放气管道(11)。7.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炉体内坩埚(10)的籽晶部(10-4)、晶体生长部(10-3)、合成部(10-1)分别投入固体籽晶、挥发性元素和氧化硼(16)、合成需要的金属和氧化硼(13);B、炉体抽真空至10-5Pa并充入高纯惰性气体至2.0MPa;C、对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杰孙聂枫孙同年刘惠生史艳磊邵会民付莉杰姜剑张晓丹李晓岚王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