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725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含钨固体进行烘干,以便得到干燥含钨固体;(2)将所述干燥含钨固体进行细磨处理,以便得到含钨固体颗粒;(3)将所述含钨固体颗粒送至回转炉,在流速为1‑10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钨冶炼环保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钨冶炼是钨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碱分解-离子交换工艺是我国黑、白钨冶炼主流工艺。碱分解过程会产生渣率为40%左右的钨渣,当中含有0.1-0.6wt%的砷(砷含量高于0.1wt%为危险固体废弃物);而离子交换工序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为使该废水达标排放,企业通常采用化学沉淀法净化当中的砷等有害元素,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处理污泥,当中的砷含量同样超过0.1%(即为危废)。据统计,每生产1吨APT将产生800-900kg的钨渣、400公斤的废水处理污泥,按全国每年APT产量12万吨计,将产生近10万吨钨渣、5万吨废水处理污泥。但钨冶炼企业迫于主体产品APT的生产压力,基本无暇顾及冶炼固废的处理和回收,将其廉价甚至倒贴交与当地专门从事钨冶炼固废的加工企业,如赣州地区的钨冶炼固废集中在大余县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处理。但现有对钨冶炼固废的处理也仅提取了固废中的钨。随着2016年国家环保部将钨冶炼废渣列为危险废物(固废中砷含量高于0.1wt%),同时,2018年国家环保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钨冶炼废渣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建议稿)中又明确规定了钨冶炼废渣为“仲钨酸铵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钨渣、除钼渣、废水处理污泥”,使得钨冶炼行业固废处理的局面发生了巨变。一方面,国家即将对危废征收环保税,对于钨冶炼行业的征收标准为1000元/吨,这无疑将大大削薄钨冶炼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以往的钨冶炼固废处理企业均无危废处理资质,无法继续接收钨冶炼企业产生的固废,致使钨冶炼企业的固废出现“无人敢要,堆积如山”的艰难局面。同时,国家环保部门要求钨冶炼企业停产整顿,需妥善处理钨冶炼废渣方能恢复生产。全行业对此现状束手无策。因此,钨冶炼废渣处置已成为制约我国钨冶炼甚至整个钨工业生存和发展的新瓶颈和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该方法一方面能将砷从钨精矿中去除,避免钨精矿在冶炼过程中再产生危险固体废弃物;一方面能将已产生的危废-钨渣、含砷钨泥中的砷除去,以符合排放标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1)将含钨固体进行烘干,以便得到干燥含钨固体;(2)将所述干燥含钨固体进行细磨处理,以便得到含钨固体颗粒;(3)将所述含钨固体颗粒送至回转炉,在流速为1-100m3/h的氮气或氩气气氛下进行煅烧,以便得到除砷含钨固体和含砷气体;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含钨固体为选自钨精矿、钨渣和钨精矿冶炼所得的含砷污泥中的至少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通过将含钨固体(钨精矿、钨渣和钨精矿冶炼所得的含砷污泥中的至少之一)进行烘干处理,可将含钨固体中的水分去除,减少水分对后续含钨固体颗粒在煅烧过程中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含钨固体的除砷率;通过将干燥含钨固体进行细磨处理,有利于降低含钨固体颗粒的粒径,进而有利于提高含钨固体颗粒在回转炉内的煅烧效率,进一步提高含钨固体的除砷率;在回转炉内,含钨固体颗粒在流速为1-100m3/h的氮气或氩气气氛下进行煅烧,而含钨固体颗粒中的砷主要以硫砷化铁(FeAsS)的形式存在,硫砷化铁在氮气或氩气的气氛下可分解,得到FeS、As2和As4,同时,含钨固体颗粒中的硫化合物也会分解,产生含硫气体,部分含硫气体与砷形成硫化砷,即含钨固体颗粒通过回转炉煅烧,可得到砷含量在0.1wt%以下的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除砷含钨固体和含有As2、As4和硫化砷的含砷气体。由此,通过本方法一方面能将砷从钨精矿中去除,避免钨精矿在冶炼过程中再产生危险固体废弃物;一方面能将已产生的危废-钨渣、含砷钨泥中的砷除去,以符合排放标准。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进一步包括:(4)将所述含砷气体依次进行冷却和收尘处理,以便得到含砷固体。由此,有利于回收含砷固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干燥含钨固体的含水率不大于5wt%。由此,有利于提高含钨固体的除砷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钨精矿中砷含量为0.1-2.2wt%。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钨渣中砷含量为0.1-0.45wt%。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含砷污泥中砷含量为2-4.5wt%。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含钨固体颗粒的粒径不大于0.15mm。由此,有利于提高含钨固体颗粒的煅烧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氮气或氩气的流速为5-50m3/h。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含钨固体的除砷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650-95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0.1-4h。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含钨固体的除砷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700-80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0.5-1.5h。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含钨固体的除砷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除砷含钨固体的除砷率不小于87.1%。由此,可得到砷含量在0.1wt%以下的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除砷含钨固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在进行所述收尘处理时,所述含砷固体的温度低于400摄氏度。由此,可进一步方便含砷固体的回收。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方法包括:S100:将含钨固体进行烘干该步骤中,将含钨固体进行烘干,以便得到干燥含钨固体。其中,含钨固体为选自钨精矿、钨渣和钨精矿冶炼所得的含砷污泥中的至少之一。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将含钨固体(钨精矿、钨渣和钨精矿冶炼所得的含砷污泥中的至少之一)进行烘干处理,可将含钨固体中的水分去除,减少水分对后续含钨固体颗粒在煅烧过程中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含钨固体的除砷率。具体的,水可使后续的含钨固体颗粒在煅烧过程中易结块,使物料的孔洞减小,氮气或氩气进入不充分,从而影响含钨固体颗粒砷的脱除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干燥含钨固体的含水率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干燥含钨固体的含水率可以不大于5wt%。专利技术人发现,干燥含钨固体的含水率越低越好,若干燥含钨固体的含水率过高,不仅在煅烧过程中会带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含钨固体进行烘干,以便得到干燥含钨固体;(2)将所述干燥含钨固体进行细磨处理,以便得到含钨固体颗粒;(3)将所述含钨固体颗粒送至回转炉,在流速为1‑100m3/h的氮气或氩气气氛下进行煅烧,以便得到除砷含钨固体和含砷气体;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含钨固体为选自钨精矿、钨渣和钨精矿冶炼所得的含砷污泥中的至少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钨固体除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含钨固体进行烘干,以便得到干燥含钨固体;(2)将所述干燥含钨固体进行细磨处理,以便得到含钨固体颗粒;(3)将所述含钨固体颗粒送至回转炉,在流速为1-100m3/h的氮气或氩气气氛下进行煅烧,以便得到除砷含钨固体和含砷气体;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含钨固体为选自钨精矿、钨渣和钨精矿冶炼所得的含砷污泥中的至少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4)将所述含砷气体依次进行冷却和收尘处理,以便得到含砷固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干燥含钨固体的含水率不大于5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钨精矿中砷含量为0.1-2.2wt%;任选的,所述钨渣中砷含量为0.1-0.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夫赖星任黄泽辉邓登飞章秋霖徐国钻吕江涛许立强傅雨
申请(专利权)人: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