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低浓度含砷水除砷的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4795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浓度含砷水除砷的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树脂是将树脂浸渍于三氯化铝溶液中充分负载后,再继续浸渍于三氯化铁溶液中充分负载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负载了对砷吸附能力高的铁、铝材料,且二者产生了协同效应,大大提高了改性树脂的除砷能力,除砷率高达99%以上,经本发明专利技术改性树脂吸附处理后的水含砷浓度可达0.001mg/L,低于国家最新饮用水标准的0.01mg/L。本材料亦适用于处理其它含低浓度砷的污水的处理,且出水砷低于50ppb。该改性树脂材料呈固体颗粒状,易分离,可填置于过滤器中,使用形式灵活,既可用于静态吸附也可作填充柱动态吸附,且吸附能力稳定,使用周期长,易再生重复使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低浓度含砷水除砷的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砷水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低浓度含砷水除砷的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砷广泛存在于自然岩石、土壤中,随着工业发展促使大量有毒砷不断释放迁移至水体、土壤环境中,以至我国湖南、云南、内蒙古等部分地区水体砷含量远远超标,发生了地方性砷中毒事件。由于砷在人体内的积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砷会对人体肝脏、神经、血液、皮肤造成癌变等严重危害。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饮用水砷含量安全限值降为10μg/L。目前我国最新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供水水质含砷含量由旧标准的0.05mg/L降为0.01mg/L。现有的除砷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电凝聚法等,其缺点有运行成本高、工艺复杂、效率低货耗时长等。混凝沉淀法一般需要投入大量混凝剂等且很难将砷浓度将至安全浓度范围内,同时还产生大量污泥,其处置不当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相对而言,利用特殊的膜过滤设备虽然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但其因复杂的多级处理工艺和高昂的运行成本极大的限制了推广应用。鉴于多种方法技术的对比权衡,吸附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低浓度含砷水除砷的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是将树脂浸渍于三氯化铝溶液中充分负载后,再继续浸渍于三氯化铁溶液中充分负载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浓度含砷水除砷的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树脂于40~95℃干燥1~24h;S2.按照铝盐占树脂5~20%的质量比,将S1干燥后的树脂加入0.5~1.5M的AlCl3·6H2O溶液中,真空搅拌0.5~2h;S3.步骤S2真空搅拌后,在空气中搅拌1h,过滤,水洗2~5次,于40~95℃干燥,得载铝树脂;S4.按照铁盐占树脂5~30%的质量比,在氮气保护下,将S3的载铝树脂加入0.5~1.5M的FeCl3·6H2O溶液中,搅拌0.5~2h;S5.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恒毅李淑萍白涛王万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