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24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包括支座,支座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承托后视镜主体的支撑部,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半球面凸台,半球面凸台的顶端设有锥形台状凹陷,支撑部上设有支撑端头,支撑端头的底端设有与支撑部的半球面凸台形状一致的半球面凹陷,半球面凹陷中设有与支撑部中锥形台状凹陷形状一致的锥形台状凸台,支撑端头和支座的支撑部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中穿插有一根螺杆,螺杆底部设有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传统平面接触改进为球面接触,使接触面积大幅增加,采用球面接触,能够消除支杆变型带来的支座装配应力,使支撑端头与支座始终保持面接触,从而避免支座与支撑端头配合松动而造成的后视镜抖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属于汽车配件装置

技术介绍
参照图1,目前大型车的后视镜通常包含后视镜主体4、支杆3和支座1三大部分,其中主体装配在支杆3上,支杆3可为整体,其末端直接为与支座1连接的衔接部分,支杆3也可以如图2所示通过衔接产品2与支座连接。由于所连接的支杆生产加工时易变形,如支杆为金属钢管时折弯变形,支杆为塑料结构时会有注塑变形,即使产品生产完毕后进行结构矫正处理,也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形错位。现有的支座与衔接部分(或衔接产品)的连接方式为图3所示的平面接触连接,或者图4所示的齿形面接触连接,且上支座和下支座单个个体不发生关联,该固定结构会造成上支座的车身安装孔位和下支座的车身安装孔位偏差,如果受外力作用强行将上支座和下支座安装在车身上,会造成衔接部分(或衔接产品)和支座错位,及衔接部分(或衔接产品)和支座装配面不贴合,形成点接触而不是面接触,进而造成后视镜装配松旷造成抖动现象,日积月累后视镜本体容易松脱掉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在现有后视镜连接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支撑端头与支座之间的连接面由平面接触整改为球面接触,使接触面积大幅增加,并且由于采用球面接触,即使后视镜支杆变型,后视镜整体装配后支撑端头可随球面旋转,消除支杆变型带来的支座装配应力,使支撑端头与支座始终保持面接触,从而避免支座与支撑端头配合松动而造成的后视镜抖动问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承托后视镜主体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半球面凸台,所述半球面凸台的顶端设有锥形台状凹陷,支撑部上设有支撑端头,支撑端头的底端设有与支撑部的半球面凸台形状一致的半球面凹陷,半球面凹陷中设有与支撑部中锥形台状凹陷形状一致的锥形台状凸台,支撑端头和支座的支撑部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中穿插有一根螺杆,螺杆底部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上方设有垫片。所述支座支撑部的半球面凸台的极限外径为Φ40~50mm,锥形台状凹陷的深度为4~10mm,支撑端头和支座支撑部的通孔孔径为7~11mm。所述支撑端头设有用于与后视镜连接的悬臂,或者所述支撑端头设有用于与后视镜支杆臂连接的连接部。本技术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在现有后视镜连接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支座支撑部设置半球面凸台,并在支撑端头底部设置半球面凹陷,使二者的连接面由传统平面接触改进为球面接触,使接触面积大幅增加,并且由于采用球面接触,即使后视镜支杆(支杆可以是与支撑端头制作成整体,也可以通过连接部与支撑端头连接)变型,后视镜整体装配后支撑端头可随球面旋转,消除支杆变型带来的支座装配应力,使支撑端头与支座始终保持面接触,从而避免支座与支撑端头配合松动而造成的后视镜抖动问题;(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在支座支撑部的半球面凸台上设置锥形台状凹陷,进一步增加了支撑端头与支座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利用螺杆将支座和支撑端头进行连接,能够限制支撑端头不随意转动,从而增加稳定性,还可在螺母上方增设垫片,使装配更加紧固。附图说明图1是一体式支杆的后视镜结构示意图。图2是通过衔接产品将支杆与支座连接的后视镜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平面接触式连接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齿型面接触式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爆炸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的支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座,2-衔接产品,3-支杆,4-后视镜主体,5-垫片,6-螺母,7-半球面凸台,8-后视镜支杆臂,9-螺杆,10-支撑端头,11-支撑部,12-锥形台状凹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参照图5和图6,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承托后视镜主体的支撑部11,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半球面凸台7,所述半球面凸台的顶端设有锥形台状凹陷12,支撑部上设有支撑端头10,支撑端头的底端设有与支撑部的半球面凸台形状一致的半球面凹陷,半球面凹陷中设有与支撑部中锥形台状凹陷形状一致的锥形台状凸台,支撑端头和支座的支撑部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中穿插有一根螺杆9,螺杆底部设有螺母6。螺杆可采用M8螺杆,装配后支撑端头可绕球心进行旋转,通孔的孔径可设置为9mm,使孔径大于螺杆外径,保证支撑端头有足够空间旋转,从而在后视镜扭转过程中消除应力。所述螺母上方可设有垫片5,使装配更加紧固。所述支撑端头可以为与支杆连接的整体,设有用于与后视镜连接的悬臂;支撑端头也可以与支杆分离,设有用于与后视镜支杆臂8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座支撑部的半球面凸台的极限外径为Φ40~50mm,锥形台状凹陷的深度为4~10mm,支撑端头和支座支撑部的通孔孔径为7~11mm。以半球面凸台的极限外径Φ45mm、锥形台深度7mm为例,与传统的平面接触相比,本技术可以将原有的接触面积1268mm2增加到2000mm2。支撑端头和支座材料可分别选用塑料、尼龙加玻纤或者PP加玻纤材料或者金属材料进行加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将支座支撑部设置半球面凸台,并在支撑端头底部设置半球面凹陷,使二者的连接面由传统平面接触改进为球面接触,使接触面积大幅增加,由于采用球面接触,即使后视镜支杆变型,后视镜整体装配后支撑端头可随球面旋转,消除支杆变型带来的支座装配应力,使支撑端头与支座始终保持面接触,从而避免支座与支撑端头配合松动而造成的后视镜抖动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承托后视镜主体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半球面凸台,所述半球面凸台的顶端设有锥形台状凹陷,支撑部上设有支撑端头,支撑端头的底端设有与支撑部的半球面凸台形状一致的半球面凹陷,半球面凹陷中设有与支撑部中锥形台状凹陷形状一致的锥形台状凸台,支撑端头和支座的支撑部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中穿插有一根螺杆,螺杆底部设有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面式后视镜连接装置,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承托后视镜主体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半球面凸台,所述半球面凸台的顶端设有锥形台状凹陷,支撑部上设有支撑端头,支撑端头的底端设有与支撑部的半球面凸台形状一致的半球面凹陷,半球面凹陷中设有与支撑部中锥形台状凹陷形状一致的锥形台状凸台,支撑端头和支座的支撑部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中穿插有一根螺杆,螺杆底部设有螺母。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段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