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固化粘合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11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V固化粘合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丙烯酸酯聚合物20~70份、环氧树脂3~30份、光引发剂0.1~5.0份、助引发剂0.1~3.0份、溶剂20~70份;其中,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固体份环氧值为0.01~0.14mol/100g。本发明专利技术UV固化粘合剂可以用于一些操作简捷但性能要求高的领域,比如贴合时,粘合膜粘性低,可轻松贴合且易于返工,但在粘接时,粘合膜要高剥离、高剪切、高强度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V固化粘合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合剂,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V固化粘合剂。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超薄电视、导航仪等产品迅速发展,对电声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工艺中,电声器件的生产,主要靠溶剂胶来粘结支架、膜片及音圈等部件,但溶剂胶毒性大、对人体有害,很难满足无毒等新要求,且性能不稳定。现有技术中,UV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和节支化学反应,使粘合剂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但是液体胶在生产过程中不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固化粘合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V固化粘合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丙烯酸酯聚合物20~70份、环氧树脂3~30份、光引发剂0.1~5.0份、助引发剂0.1~3.0份溶剂20~70份;其中,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固体份环氧值为0.01~0.14mol/100g。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含环氧基至少2个,固化过程中,丙烯酸酯聚合物和环氧树脂都含有环氧结构,环氧结构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开环后,形成网状结构,增加内聚强度,从而持粘力变大。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不含双键,由于双键容易在自然光条件下仍然保持活性,容易UV自由基聚合,容易阻碍粘合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万-200万,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UV固化粘合剂的载体,要求其是大分子,当分子量超过5万时才能起到固化前承载连接环氧树脂的作用,且以半固化或固化的状态下存在。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由以下组分合成:丙烯酸丁酯0.0~50.0份、丙烯酸异辛酯0.0~50.0份、丙烯酸0.0~5.0份、丙烯酸羟乙酯0.0~5.0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0~20.0份、过氧化二苯甲酰0.1~3.0份、乙酸乙酯100~200份、甲苯0~30份;通过该组分合成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内聚强度高,具备胶水主体的优势。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为UV阳离子光引发剂,UV阳离子引发剂更好地引发环氧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芳基碘鎓盐,所述助引发剂为异丙基硫杂蒽。进一步地,所述UV固化粘合剂更包括交联剂,所述交联剂是氨类交联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交联剂是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以丙烯酸聚合物为基础,有交联剂的粘合膜比无交联剂的粘合膜在内聚强度、耐候性、耐化学品、耐高温高湿等性能好。相比于现有的UV固化粘合剂,本专利技术的UV固化粘合剂UV光照射前粘性低,便于操作,UV照射后粘性大幅提升,粘接效果好。UV固化粘合剂可以用于一些操作简捷但性能要求高的领域,比如贴合时,粘合膜粘性低,可轻松贴合且易于返工,但在粘接时,粘合膜要高剥离、高剪切、高强度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粘合膜结构,包括在一柔性基材上依次设置UV固化粘合膜层、离型膜层,所述UV固化粘合膜层的材料为上述UV固化粘合剂。进一步地,所述UV固化粘合膜层的厚度为10-20μm。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粘合膜结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上”、“下”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V固化粘合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丙烯酸酯聚合物20~70份、环氧树脂3~30份、光引发剂0.1~5.0份、助引发剂0.1~3.0份、溶剂20~70份;其中,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固体份环氧值为0.01~0.14mol/100g。本专利技术的UV固化粘合剂是基于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UV固化粘合剂的载体,环氧树脂是小分子,作为增粘树脂,将两者及其他助剂混合均匀再涂布可形成具有一定初粘力、剥离力、持粘力和内聚强度的压敏胶。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与所述环氧树脂混合,环氧树脂起到增粘的作用,固化前具有较大的初粘力和剥离力。所述环氧树脂中含有大量的仲羟基与环氧基等极性基团,通过贴合与润湿过程,不仅可与被贴物表面形成微观融合形态,而且还与被贴物表面形成强极性吸附,但UV固化前环氧树脂仍是小分子形态,未固化形成大分子网状结构,微观融合形态与强极性吸附未起作用或作用很小,而UV固化后环氧树脂形成大分子网状结构,且具有高硬度、高耐磨、高强度等力学性能,微观融合形态与强极性吸附形成的绞合与粘接作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增强了持粘力和内聚力。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含环氧基至少2个,固化过程中,丙烯酸酯聚合物和环氧树脂都含有环氧结构,环氧结构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开环后,形成网状结构,增加内聚强度,从而持粘力变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不含双键,由于双键容易在自然光条件下仍然保持活性,容易UV自由基聚合,容易阻碍粘合效果。优选的,环氧树脂是在双酚A环氧树脂或酚醛环氧树脂基础上进行改性,优选地,有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聚酯改性环氧树脂、硅改性环氧树脂、醇酸改性环氧树脂、氟改性环氧树脂、橡胶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不限于此;改性方法可物理混合也可化学反应。其中,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可增强UV固化粘合剂的耐候性,聚酯改性环氧树脂对于非极性基材如PP具有较强的附着力,硅改性环氧树脂、氟改性环氧树脂可以提高耐水性,具有抗指纹等功效、醇酸改性环氧树脂增加附着力,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增加UV固化粘合剂的柔韧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万-200万,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UV固化粘合剂的载体,要求其是大分子,当分子量超过5万时才能起到固化前承载连接环氧树脂的作用,可以半固化或固化的状态下存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由以下组分合成:丙烯酸丁酯0.0~50.0份、丙烯酸异辛酯0.0~50.0份、丙烯酸0.0~5.0份、丙烯酸羟乙酯0.0~5.0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0~20.0份、过氧化二苯甲酰0.1~3.0份、乙酸乙酯100~200份、甲苯0~30份;通过该组分合成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内聚强度高,具备胶水主体的优势。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UV阳离子光引发剂,UV阳离子引发剂更好地引发环氧基结构。所述光引发剂选自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固化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丙烯酸酯聚合物20~70份;环氧树脂3~30份;光引发剂0.1~5.0份;助引发剂0.1~3.0份,以及溶剂20~70份;其中,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固体份环氧值为0.01~0.14mol/10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固化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丙烯酸酯聚合物20~70份;环氧树脂3~30份;光引发剂0.1~5.0份;助引发剂0.1~3.0份,以及溶剂20~70份;其中,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固体份环氧值为0.01~0.14mol/1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固化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且含环氧基至少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固化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且不含双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固化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万-200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固化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由以下组分合成:丙烯酸丁酯0.0~50.0份;丙烯酸异辛酯0.0~50.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科张晓科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