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694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均转动设于固定板上,所述主动轮与外接电机主轴连接,所述主动轮设于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且主动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啮合,所述固定板上活动设有齿条,于齿条下端设有穿孔件,所述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上分别设有配合齿条的扇形齿,所述两个扇形齿相互配合控制齿条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齿条上设有绷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用以解决易撕口偏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软包装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预制袋产品由于外观精美,需求量增长较大,为方便消费者使用,大多数预制袋上都设有易撕口。由于成型袋模切装置不同时具有易撕口的冲制功能,多数易撕口是利用冲压模具在成型袋成品上进行冲制而成的。由于塑料膜非常轻,使得塑料膜容易发生褶皱导致错位,进而使得开口偏移,造成产品的不合格,严重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用以解决易撕口偏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设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外接电机主轴连接,所述主动轮设于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且主动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啮合,所述固定板上活动设有齿条,于齿条下端设有穿孔件,所述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上分别设有配合齿条的扇形齿,所述两个扇形齿相互配合控制齿条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齿条上设有绷紧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给出的一种易撕口割装置,用以解决易撕口偏移的问题。齿条在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的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而待开口的塑料膜从齿条下匀速穿过,从而使得塑料膜被穿孔件穿孔形成易撕口。而塑料膜在移动时容易发生褶皱,从而使得易撕口的开口位置不准确,因此在齿条上设置绷紧装置,使得齿条在向下移动时,绷紧装置会先绷紧塑料膜,抚平塑料膜上的褶皱,使得穿孔件能在准确位置穿孔。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主动轮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模具与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模具与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6为易撕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6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主动轮2、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均转动设于固定板1上,所述主动轮2与外接电机主轴连接,所述主动轮2设于第一从动轮3与第二从动轮4之间且主动轮2分别与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啮合,所述固定板1上活动设有齿条5,于齿条5下端设有穿孔件,所述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上分别设有配合齿条5的扇形齿,所述两个扇形齿相互配合控制齿条5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齿条5上设有绷紧装置。上述方案中,主动轮2转动,带动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一起转动,随后设于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上的扇形齿转动,进而带动位于两个扇形齿之间的齿条5移动,当第一从动轮3上的扇形齿与齿条5啮合时,第二从动轮4上的扇形齿不与齿条5啮合;当第一从动轮3上的扇形齿不与齿条5啮合时,第二从动轮4上的扇形齿与齿条5啮合,从而使齿条5在两个扇形齿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齿条5上设置的绷紧装置使得齿条5在向下移动时,绷紧装置会先绷紧塑料膜,抚平塑料膜上的褶皱,使得穿孔件能在准确位置穿孔。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细节,参照图1所示,所述齿条5包括矩形结构的钢条,于钢条长边边缘设有锯齿,于钢条下侧的宽边边缘设有穿孔件。上述方案中,穿孔件为与钢条下侧,便于在塑料膜上穿孔。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细节,参照图1、图3、图4所示,所述钢条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条形开口51,所述条形开口51下端封闭,条形开口51上端向上延伸并在钢条边缘开口,于主动轮2的中心处设配合条形开口51的滑杆21,所述滑杆21一端连接主动轮2,滑杆21另一端设有限制齿条5移动方向的限位件22,于固定板1上设有插入条形开口51的凸起件11。上述方案中,条形开口51内滑动设有滑杆21,使得滑杆21限制了齿条5的移动方向只能在竖直方向。而滑杆21设于主动轮2的中心,使得主动轮2在转动时,滑杆21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准确的限制齿条5的移动方向。滑杆21上设有限位件22,使得滑杆21在条形开口51内滑动时,齿条5不会脱离滑杆21。条形开口51下端封闭,条形开口51上端向上延伸并在钢条边缘开口,于固定板1上设有插入条形开口51的凸起件11,使得凸起件11插入条形开口51内,与滑杆21配合共同限制齿条5的移动方向。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细节,参照图1、图4、图5所示,所述穿孔件包括固定杆以及设于固定杆上的上模具62,所述上模具62的刀刃部向下,所述固定杆与钢条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62下方设有配合上模具62的下模具63。上述方案中,塑料膜从上模具62与下模具63之间经过,上模具62随着齿条5向下移动时,会与下模具63咬合,在塑料膜上开设环形易撕口。上模具62底面依次等距设有若干凸起,凸起的横截面为矩形。下模具63为一块矩形板,矩形板上设有配合上模具62的条形凹槽,条型凹槽两端有为半圆弧结构,便于在塑料膜上开设起撕口;条型凹槽两侧壁设有锯齿状结构,于两个锯齿之间配合容纳凸起。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细节,参照图1-2所示,所述钢条底部设有固定盒71,所述固定盒71底面开口,所述钢条贯穿固定盒71顶面并向下延伸进固定盒71内,所述上模具62向下延伸出固定盒71底面开口,于固定盒71四周均设有绷紧装置,所述绷紧装置包括铰接件81、辊轮82、固定件83,所述铰接件81设于固定盒71上顶面边缘,于铰接件81远离固定盒71一侧转动设有辊轮82,于固定盒71侧壁设有使铰接件81倾斜向下的固定件83。上述方案中,固定盒71的设置,使得辊轮82先抚平塑料膜上的褶皱后,上模具62穿刺塑料膜,随后固定盒71下压压住塑料膜,使塑料膜上被压出分隔线,便于随后加工裁剪塑料膜。辊轮82接触塑料膜后,随这固定盒71下压,辊轮82抚平塑料膜褶皱的同时,沿着铰接件81的转动方向转动,并向着远离固定盒71方向移动。而固定件83的设置,使得铰接件81与固定盒71的侧壁形成夹角,使得辊轮82在接触塑料膜时,会沿着铰接件81发生转动。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细节,参照图6所示,塑料膜啥上的环形易撕口两端为半圆形塑料膜,两个半圆形塑料膜之间连接条形塑料膜,条形塑料膜两侧通过若干等距设置的塑料膜带与的塑料膜本体连接。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主动轮(2)、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均转动设于固定板(1)上,所述主动轮(2)与外接电机主轴连接,所述主动轮(2)设于第一从动轮(3)与第二从动轮(4)之间且主动轮(2)分别与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啮合,所述固定板(1)上活动设有齿条(5),于齿条(5)下端设有穿孔件,所述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上分别设有配合齿条(5)的扇形齿,所述两个扇形齿相互配合控制齿条(5)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齿条(5)上设有绷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主动轮(2)、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均转动设于固定板(1)上,所述主动轮(2)与外接电机主轴连接,所述主动轮(2)设于第一从动轮(3)与第二从动轮(4)之间且主动轮(2)分别与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啮合,所述固定板(1)上活动设有齿条(5),于齿条(5)下端设有穿孔件,所述第一从动轮(3)以及第二从动轮(4)上分别设有配合齿条(5)的扇形齿,所述两个扇形齿相互配合控制齿条(5)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齿条(5)上设有绷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5)包括矩形结构的钢条,于钢条长边边缘设有锯齿,于钢条下侧的宽边边缘设有穿孔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易撕口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条形开口(51),所述条形开口(51)下端封闭,条形开口(51)上端向上延伸并在钢条边缘开口,于主动轮(2)的中心处设配合条形开口(5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祥廖志永徐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石化雅诗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