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of OsHAP2C and its coding gene in regulating rice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The OsHAP2C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protein at position 240 to 448 of sequence 3: A1) amino acid sequence is a protein at position 240 to 448 of sequence 3; A2) fusion of amino acid sequence shown in sequence 3 through substitution and/or deletion of one or more amino acid residues and/or addition of proteins with the same function; A3) fusion of N-terminal or/and C-terminal ligation tags of A1) or A2. Protei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plants was improved by knocking out OsHAP2C gene, while 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plants transfected with OsHAP2C gen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ch indicated that OsHAP2C gene could be used to regulate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sHAP2C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水稻白叶枯病抗性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中,OsHAP2C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水稻白叶枯病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稻黄单胞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全球稻作栽培中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在我国华南和东南亚稻区危害严重。水稻白叶枯病一般可导致水稻减产10%左右,严重时可减产50%-60%。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迄今,国内外已报道42个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http://www.shigen.nig.ac.jp/rice/oryzabase/gene/list)。然而,来源于野生稻的抗病基因难以利用;部分抗性基因仅具有成株期抗性;大多抗性基因的抗谱较窄。在已鉴定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中,仅Xa3、Xa4、Xa21和Xa23等基因在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和高度的变异性,生产实践表明携带单一主效基因的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后,潜在的毒性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或病菌变异出现新的毒性小种,极易导致品种抗 ...
【技术保护点】
1.蛋白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活性或含量的物质的下述任一应用:D1)调控植物抗病性;D2)制备调控植物抗病性产品;D3)培育抗病植物;D4)制备培育抗病植物产品;D5)培育抗病性降低植物;D6)制备培育抗病性降低植物产品;所述蛋白质为如下A1)、A2)或A3):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3的第240‑448位的蛋白质;A2)将序列表中序列3的第240‑448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A3)在A1)或A2)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
【技术特征摘要】
1.蛋白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活性或含量的物质的下述任一应用:D1)调控植物抗病性;D2)制备调控植物抗病性产品;D3)培育抗病植物;D4)制备培育抗病植物产品;D5)培育抗病性降低植物;D6)制备培育抗病性降低植物产品;所述蛋白质为如下A1)、A2)或A3):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3的第240-448位的蛋白质;A2)将序列表中序列3的第240-448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A3)在A1)或A2)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2.与权利要求1中所述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的下述任一应用:D1)调控植物抗病性;D2)制备调控植物抗病性产品;D3)培育抗病植物;D4)制备培育抗病植物产品;D5)培育抗病性降低植物;D6)制备培育抗病性降低植物产品;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B1)至B9)中的任一种:B1)编码权利要求1中所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B4)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B5)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B6)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组织、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组织;B7)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器官、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器官;B8)降低权利要求1中所述蛋白质表达量的核酸分子;B9)含有B8)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微生物、转基因植物细胞系、转基因植物组织或转基因植物器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B1)所述核酸分子为如下b11)或b12)或b13)或b14)或b15):b11)编码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的cDNA分子或DNA分子;b12)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cDNA分子或DNA分子;b13)序列表中序列1的所示的DNA分子;b14)与b11)或b12)或b13)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5%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力,曾丹,石英尧,陈腾君,黎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