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30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动模板和定模板,所述定模板远离动模板的一侧设置有锁模油缸,锁模活塞杆的端部穿过定模板后与动模板连接,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定模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动模板沿着锁模活塞杆移动的移模机构,动模板远离定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可锁住或者松开锁模活塞杆的对半抱闸螺母,在锁模油缸远离定模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微调油缸,所述微调油缸的截面面积小于锁模油缸的截面面积,所述微调油缸内设置有微调活塞杆,所述微调活塞杆的端部与锁模活塞固定连接,该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具有联动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佳的优点。

A clamping mechanism of two-plate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lamping mechanism of a two-plate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movable template and a fixed template arranged at parallel intervals. A clamp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xed template far from the movable template. The end of the clamping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template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fixed template. A movable mould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ovable template and the fixed template to drive the movable template to move along the clamping piston rod. A half-lock nut for locking or loosening the mould-locking piston ro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emplate far from the fixed template, and a fine-tuning cylinder is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mould-locking cylinder far from the fixed template.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fine-tuning cylinde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mould-locking cylinder. A fine-tuning piston rod is arranged in the fine-tuning cylinder, and the end of the fine-tuning piston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uld-locking pisto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of the two-plate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linkag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good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对塑料制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肘杆式注塑机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二板式注塑机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大型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如图所示,一般包括定模板、动模板、锁模油缸、锁模活塞杆、对半抱闸螺母、移模油缸,移模油缸固定在定模板上,其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移模活塞杆,该移模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动模板连接,锁模油缸设置在定模板上,其活塞杆连接一锁模活塞杆,该锁模活塞杆依次穿过定模板和动模板,在动模板远离定模板的一侧的锁模活塞杆上设置有对半抱闸螺母,通过移模油缸实现开模或合模;通过锁模油缸实现锁模或者破模。现有的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锁模油缸的体积远远大于移模油缸,当锁模油缸进行破模作业后,锁模活塞杆的位置发生移动,为实现下一次的顺利合闸,通过向锁模油缸的有杆腔进油来调整锁模活塞杆位置,但是由于锁模油缸体积大,需要液压系统全流量支持,与移模油缸的开合模的速度相比大大落后,从而导致无法与移模油缸联动,在整个注塑周期中,必须等到合模到位后再进行锁模活塞杆位置的调整,增加了注塑时间,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模油缸与移模油缸联动作业的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动模板和定模板,所述定模板靠近动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母模,所述动模板靠近定模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母模配合的公模,所述定模板远离动模板的一侧设置有锁模油缸,所述锁模油缸内部设置有锁模活塞杆和锁模活塞,所述锁模活塞杆的端部穿过定模板后与动模板连接,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定模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动模板沿着锁模活塞杆移动的移模机构,所述移模机构为一移模油缸,所述移模油缸固定设置在定模板靠近动模板的一端,所述移模油缸包括移模活塞杆,所述移模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动模板连接,动模板远离定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可锁住或者松开锁模活塞杆的对半抱闸螺母,在锁模油缸远离定模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微调油缸,所述微调油缸的截面面积小于锁模油缸的截面面积,所述微调油缸内设置有微调活塞杆,所述微调活塞杆的端部与锁模活塞固定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的锁模油缸的截面面积很大,用锁模油缸调节活塞杆的位置需要整个系统90%的流量支持,而移模机构为了能够快速移模,在开模与合模过程中同样需要整个系统90%的流量支持,从而导致锁模和移模无法同步进行,本专利技术在锁模油缸上增设一个截面面积较小的微调油缸,调节时不需要很大的力,在破模时的精度更高,能够降低模具实际位置和理想位置的偏差;同样,调节微调油缸的流量小于整个系统的10%,从而使合模机构的破模、开模、合模、锁模四个阶段实现联动,这样相对现有技术而言缩短了整个注塑周期,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该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联动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微调活塞上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锁模活塞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的螺纹孔,螺纹孔和通孔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二紧固螺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微调活塞杆带动与锁模活塞杆,通过第二紧固螺钉来固定微调活塞杆和锁模活塞杆,设置简单,易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微调活塞远离微调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穿通微调活塞杆的通孔,所述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所述凹槽的闷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油通过通孔泄露,凹槽和闷盖配合后能够封闭住通孔,从而防止液压油的泄露。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微调油缸靠近锁模油缸的一端沿着微调油缸周向延伸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和锁模油缸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一紧固螺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微调油缸和锁模油缸之间固定设置,安装环的设置便于微调油缸和锁模油缸进行安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调油缸和所述锁模油缸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微调活塞杆穿过锁模油缸后与锁模活塞连接,橡胶密封环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液压油泄露。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动模板下端两侧设置有支撑滑动脚,支撑滑动脚的下端沿其运动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调整斜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动模板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行度,支撑滑动脚和调整斜铁的设置用于调整动模板的重心,防止动模板倾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动模板下端于支撑滑动脚内侧对称设置有防前倾机构,所述防前倾机构包括包括滑脚支座,在滑脚支座下端设置有便于在机身上滑动的滑块,该滑脚支座上端面靠近动模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动模板固定的连接支架,在滑脚支座上端面远离连接支架的一端设置有顶住公模下端的支撑机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公模十分沉重,安装大模具或者深腔模具时,动模板前倾严重,会存在超过滑脚支座和调整斜铁的调整范围,从而导致动模板前倾,增设防前倾机构,可以给公模提供支撑力,从而防止动模板前倾。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从下至上包括竖直设置的过渡架、调节座和调节杆,调节座上端面竖直向下设置有螺纹槽,调节杆包括头部和杆体,杆体的杆身设置有与螺纹槽配合的外螺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以实现高度可调,根据动模板的前倾程度实时调整支撑机构,从而可以免除不同程度的动模板前倾现象。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在锁模油缸上增设一个截面面积小于锁模油缸的截面面积的微调油缸,将微调活塞杆穿过锁模油缸后与锁模活塞连接,通过微调活塞杆的运动带动锁模活塞杆,微调油缸的截面面积小,在破模时的精度更高,能够降低模具实际位置和理想位置的偏差;同样,由于微调油缸的截面面积小,不需要液压系统的全流量支持,从而使合模机构的破模、开模、合模、锁模四个阶段实现联动,这样相对现有技术而言缩短了整个注塑周期,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支撑滑动脚和调整斜铁的设置用于调整动模板的重心,防止动模板倾斜;由于公模十分沉重,安装大模具或者深腔模具时,动模板前倾严重,会存在超过滑脚支座和调整斜铁的调整范围,从而导致动模板前倾,增设防前倾机构,可以给公模提供支撑力,从而防止动模板前倾;防前倾机构可以实现高度可调,根据动模板的前倾程度实时调整支撑机构,从而可以免除不同程度的动模板前倾现象,该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具有联动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佳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动模板与防前倾机构配合的右视图;图5为动模板与防前倾机构配合的轴测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防前倾机构的主视图。图中:1、锁模油缸;2、锁模活塞杆;201、锁模活塞;3、定模板;4、动模板;5、对半抱闸螺母;6、移模油缸;601、移模活塞杆;7、公模;8、母模;9、支撑滑动脚;10、调整斜铁;11、微调油缸;12、微调活塞杆;1201、微调活塞;1202、凹槽;13、第二紧固螺钉;14、闷盖;15、安装环;16、第一紧固螺钉;17、橡胶密封圈;18、滑脚支座;19、过渡架;20、调节座;21、调节杆;22、滑块;23、连接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动模板(4)和定模板(3),所述定模板(3)靠近动模板(4)的一侧设置有母模(8),所述动模板(4)靠近定模板(3)的一侧设置有与母模(8)配合的公模(7),所述定模板(3)远离动模板(4)的一侧设置有锁模油缸(1),所述锁模油缸(1)内部设置有锁模活塞杆(2)和锁模活塞(201),所述锁模活塞杆(2)的端部穿过定模板(3)后与动模板(4)连接,所述动模板(4)和所述定模板(3)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动模板(4)沿着锁模活塞杆(2)移动的移模机构,所述移模机构为一移模油缸(6),所述移模油缸(6)固定设置在定模板(3)靠近动模板(4)的一端,所述移模油缸(6)包括移模活塞杆(601),所述移模活塞杆(601)的端部与所述动模板(4)连接,动模板(4)远离定模板(3)的一侧设置有可锁住或者松开锁模活塞杆(2)的对半抱闸螺母(5),在锁模油缸(1)远离定模板(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微调油缸(11),所述微调油缸(11)的截面面积小于锁模油缸(1)的截面面积,所述微调油缸(11)内设置有微调活塞杆(12),所述微调活塞杆(12)的端部与锁模活塞(20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动模板(4)和定模板(3),所述定模板(3)靠近动模板(4)的一侧设置有母模(8),所述动模板(4)靠近定模板(3)的一侧设置有与母模(8)配合的公模(7),所述定模板(3)远离动模板(4)的一侧设置有锁模油缸(1),所述锁模油缸(1)内部设置有锁模活塞杆(2)和锁模活塞(201),所述锁模活塞杆(2)的端部穿过定模板(3)后与动模板(4)连接,所述动模板(4)和所述定模板(3)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动模板(4)沿着锁模活塞杆(2)移动的移模机构,所述移模机构为一移模油缸(6),所述移模油缸(6)固定设置在定模板(3)靠近动模板(4)的一端,所述移模油缸(6)包括移模活塞杆(601),所述移模活塞杆(601)的端部与所述动模板(4)连接,动模板(4)远离定模板(3)的一侧设置有可锁住或者松开锁模活塞杆(2)的对半抱闸螺母(5),在锁模油缸(1)远离定模板(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微调油缸(11),所述微调油缸(11)的截面面积小于锁模油缸(1)的截面面积,所述微调油缸(11)内设置有微调活塞杆(12),所述微调活塞杆(12)的端部与锁模活塞(20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微调活塞(1201)上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锁模活塞(201)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的螺纹孔,螺纹孔和通孔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二紧固螺钉(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微调活塞(1201)远离微调活塞杆(12)的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阮剑波王凯林吴俊胡绘国陈星欣
申请(专利权)人: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