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29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27
一种防水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在所述外壳本体的预定位置设有低温注塑法一体成型于外壳本体外表面上的防水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与外壳本体粘接牢固,抗撕裂强度、回弹性、抗变黄性、热稳定性、耐热老化性好的优点。

A Waterproof Shell

A waterproof shell, including a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proof ring integrally form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hell body by low temperature injection moulding at the pre-positioning position of the shell bod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bonding with the shell body, tear strength, resilience, yellowing resistance, thermal stability and heat agin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注射成型工艺的产品,尤其是一种可高精度大批量在外壳表面成型防水圈的防水外壳。
技术介绍
液体硅胶是相对固体高温硫化硅橡胶来说的,其为液体胶,具有流动性好,硫化快,安全环保的特点。液态硅胶具有优异的抗撕裂强度、回弹性、抗变黄性、热稳定性、耐热老化性,广泛应用于制作电子产品或设在电子产品的外表面上,用于与其它物件密封。例如,移动终端的板端连接器外壳与移动终端本体之间的防水密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手提电脑、Ipad或PDA等。在这类产品中,板端连接器外壳与移动终端本体之间的防水密封一般是在外壳上设一个凹槽,在凹槽设一个O型密封圈,通过O型密封圈与移动终端本体之间进行密封,这种密封结构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密封等级低,不适合于防水等级高的产品上使用。为了提高防水密封等级,减小板端连接器外形尺寸,有人尝试采用直接在板端连接器外壳上直接注塑成型密封圈的方式,如中国专利CN105437449A所公开的液态硅胶注塑方法,就是其中一例。现有的采用液态硅胶直接在连接器外壳上直接成型密封圈,一般采用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来实现的,现有的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与现有的注塑机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注塑机需要将塑料颗粒熔化后再通过注射筒注入模具内成型,而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是将液态硅胶A料和液态硅胶B料混合后通过注射筒注入模具内后,低温成型。这种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一般是一台成型机设一个注射筒,与一幅模具配套使用,(没有一个成型机多个注射筒对多幅模具配套使用的,主要是注射筒和模具之间的同步问题不好解决),从模具的一个唧嘴注入液态硅胶,在模具内相对于一个唧嘴大多布置1-4个型腔,故一次最多只能生产1-4个产品。用这种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来在外壳表面成型防水圈,它就存在成型机结构复杂,动作步骤多,注射时会形成累积误差,使注塑出来的产品精度的一致性差;二是这种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产量低,每次只能成型1-4个产品,造成产品的加工成本高。因此,目前,很有必要研发一种可高精度大批量在外壳表面成型防水圈的方法和模具,用来制造防水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可高精度大批量在外壳表面成型防水圈的方法、模具及防水外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高精度大批量在外壳表面成型防水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外壳的外表面涂敷一层胶粘剂,并将涂敷了胶粘剂的外壳在摄氏60度-80度的温度下,加热10-15分钟;(S2)、将用第(S1)步处理过的外壳放在设在下模座上的模仁的工位内,使外壳的外表面与模仁的内表面之间构成形成防水圈的型腔;其中在所述的模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注胶点,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外壳的工位,每个工位的型腔通过支流道与注胶点相通,且每个所述支流道的距离基本相等;(S3)、将上料板与所述的模仁合模,其中,在上料板的远离所述模仁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放料槽,在放料槽内设有与注胶点数量相等,且与注胶点一一对应相通的料孔;(S4)、在放料槽内放入预先定量好的液态硅胶,所述液态硅胶由液态硅胶A料和液态硅胶B料预先混合而成;(S5)、将上模座与上料板合拢,使上模座上的压料块压到放料槽内,将液态硅胶压紧;(S6)、对上模座和下模座加热,使液态硅胶的温度为摄氏120度-150度,保持160-240秒即可。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工位是呈矩形阵列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排布的,或者所述工位是呈圆形阵列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排布的。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是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是板端连接器外壳。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的上口设有向外翻的卷边,所述卷边与模仁的内壁之间构成型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外壳的上口设有向外翻的卷边,所述卷边与上模仁的内壁之间构成型腔;所述下模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伸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高精度大批量在外壳表面成型防水圈的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有模仁,在所述模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注胶点,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外壳的工位,每个工位的型腔通过支流道与注胶点相通,且每个所述支流道的距离基本相等;在上料板的远离所述模仁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放料槽,在放料槽内设有与注胶点数量相等,且与注胶点一一对应相通的料孔;在上模座的与上料板相对一面设有凸出的上模座表面的压料块,所述压料块与上料板上的放料槽对应设置。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工位是呈矩形阵列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排布的,或者所述工位是呈圆形阵列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排布的。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是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是板端连接器外壳。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的上口设有向外翻的卷边,所述卷边与模仁的内壁之间构成型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外壳的上口设有向外翻的卷边,所述卷边与上模仁的内壁之间构成型腔;所述下模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伸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在所述外壳本体的预定位置设有低温注塑法一体成型于外壳本体外表面上的防水圈。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低温注塑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外壳的外表面涂敷一层胶粘剂,并将涂敷了胶粘剂的外壳在摄氏60度-80度的温度下,加热10-15分钟;(S2)、将用第(S1)步处理过的外壳放在设在下模座上的模仁的工位内,使外壳的外表面与模仁的内表面之间构成形成防水圈的型腔;其中在所述的模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注胶点,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外壳的工位,每个工位的型腔通过支流道与注胶点相通,且每个所述支流道的距离基本相等;(S3)、将上料板与所述的模仁合模,其中,在上料板的远离所述模仁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放料槽,在放料槽内设有与注胶点数量相等,且与注胶点一一对应相通的料孔;(S4)、在放料槽内放入预先定量好的液态硅胶,所述液态硅胶由液态硅胶A料和液态硅胶B料预先混合而成;(S5)、将上模座与上料板合拢,使上模座上的压料块压到放料槽内,将液态硅胶压紧;(S6)、对上模座和下模座加热,使液态硅胶的温度为摄氏120度-150度,保持160-240秒即可。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工位是呈矩形阵列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排布的,或者所述工位是呈圆形阵列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排布的。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是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是板端连接器外壳。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的上口设有向外翻的卷边,所述卷边与模仁的内壁之间构成型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外壳的上口设有向外翻的卷边,所述卷边与上模仁的内壁之间构成型腔;所述下模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伸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内。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一套模具设置多个注胶点,且每个注胶点对应设有多个流道等距的工位,与现有的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相比,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量;本专利技术还由于采用了最简化的模具设计,只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料板、下模仁和下模仁五层结构,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模具的累积误差,提高产品的精度。用本专利技术制成的防水外壳,其防水圈具有与外壳本体粘接牢固,抗撕裂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在所述外壳本体的预定位置设有低温注塑法一体成型于外壳本体外表面上的防水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在所述外壳本体的预定位置设有低温注塑法一体成型于外壳本体外表面上的防水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注塑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外壳的外表面涂敷一层胶粘剂,并将涂敷了胶粘剂的外壳在摄氏60度-80度的温度下,加热10-15分钟;(S2)、将用第(S1)步处理过的外壳放在设在下模座上的模仁的工位内,使外壳的外表面与模仁的内表面之间构成形成防水圈的型腔;其中在所述的模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注胶点,围绕每个所述的注胶点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外壳的工位,每个工位的型腔通过支流道与注胶点相通,且每个所述支流道的距离基本相等;(S3)、将上料板与所述的模仁合模,其中,在上料板的远离所述模仁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放料槽,在放料槽内设有与注胶点数量相等,且与注胶点一一对应相通的料孔;(S4)、在放料槽内放入预先定量好的液态硅胶,所述液态硅胶由液态硅胶A料和液态硅胶B料预先混合而成;(S5)、将上模座与上料板合拢,使上模座上的压料块压到放料槽内,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