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15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涉及汽车零件加工领域。该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管体,所述管体远离底座的一端穿插设置有支撑杆。该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通过对拉簧、管体、支撑杆、竖杆、活动块、横板、限位块、弹簧、滑槽、活塞、轴座、连杆、固定块、弹性杆、减震环、复位弹簧、弹簧杆和压缩弹簧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进行缓冲的效果,当底座对管体进行加压时,使得支撑杆对活塞进行支撑,从而使得管体内部的部件对机床进行缓冲,因此保证了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的稳定性。

A Kind of Machine Tool for Automotive Parts Processing with Easy Buff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chine tool for processing automobile parts, which is easy to buffer,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processing. The cushioning machine tool for automobile parts processing includes a base, the base of which is fixed with a pipe body, and a support rod is inserted at one end far from the base. The cushioning machine tool for automotive parts processing is convenient to cushion the machine tool for automotive parts processing by setting the springs, tubes, supporting rods, vertical rods, movable blocks, transverse plates, limit blocks, springs, sliding grooves, pistons, axle bases, connecting rods, fixed blocks, elastic rods, shock absorber rings, reset springs, spring rods and compression springs. When the pipe body is pressurized, the supporting rod supports the piston, so that the parts inside the pipe body buffer the machine tool, thus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machine tool for automobile parts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
技术介绍
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九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十一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车辆识别代码(VIN)具有全球通用性,最大限度的信息承载性和可检索性,已成为全世界识别车辆的唯一“身份证”。VIN由一组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17位。从VIN中可以识别出车辆的生产国、制造公司或厂家、车的类型、品牌、车型系列、车身形式、发动机型号、车型年款、安全防护装置型号、检验数字、装配工厂名称、出厂顺序号码等。当每辆车打上V1N后,其代号将伴随车辆的注册、保险、年检、保养、修理直至回收报废。在涉及汽车时,就涉及到对汽车零件进行加工,因此就会使用到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进行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进行缓冲,从而影响了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的正常使用,以此也降低了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解决了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不便于缓冲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管体,所述管体远离底座的一端穿插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管体的一端贯穿管体的底部并延伸至管体的内部,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上穿插设置有活动块,且四个竖杆通过穿插在竖杆上的横板连接,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竖杆的表面且位于横板的下方环绕设置有弹簧。所述管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通过活塞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支撑杆位于管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活塞的一端与管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远离管体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杆,且两个连杆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底部与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震环,所述减震环的顶部与管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管体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管体分布于底座底部的四角。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与管体之间环绕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管体的底部和固定板的顶部接触。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活塞配合设置,且活塞位于滑槽内部的一端与滑槽内腔的一侧接触。优选的,所述轴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与管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通过对拉簧、管体、支撑杆、竖杆、活动块、横板、限位块、弹簧、滑槽、活塞、轴座、连杆、固定块、弹性杆、减震环、复位弹簧、弹簧杆和压缩弹簧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进行缓冲的效果,当底座对管体进行加压时,使得支撑杆对活塞进行支撑,从而使得管体内部的部件对机床进行缓冲,因此保证了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的稳定性。2、该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通过对固定板和固定孔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以此也方便了对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的安装固定,从而也提高了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管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拉簧、3管体、4支撑杆、5竖杆、6活动块、7横板、8限位块、9弹簧、10滑槽、11活塞、12轴座、13连杆、14固定块、15弹性杆、16减震环、17固定板、18固定孔、19复位弹簧、20弹簧杆、21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如图1-2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管体3,管体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管体3分布于底座1底部的四角,管体3远离底座1的一端穿插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17与管体3之间环绕设置有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管体3的底部和固定板17的顶部接触,复位弹簧19的设置,达到方便对管体3进行缓冲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支撑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18,固定板17和固定孔18的设置,达到方便对机床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以此也提高了装置固定的牢固性,支撑杆4靠近管体3的一端贯穿管体3的底部并延伸至管体3的内部,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5,竖杆5上穿插设置有活动块6,且四个竖杆5通过穿插在竖杆5上的横板7连接,竖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限位块8的设置,达到方便对横板7进行限位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竖杆5的表面且位于横板7的下方环绕设置有弹簧9。管体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与活塞11配合设置,且活塞11位于滑槽10内部的一端与滑槽10内腔的一侧接触,且两个滑槽10通过活塞11滑动连接,活塞11的底部与支撑杆4位于管体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塞11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杆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12,轴座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簧2,拉簧2的顶部与管体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减震弹簧12远离活塞11的一端与管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20,弹簧杆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座12,轴座12远离管体3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杆13,且两个连杆13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块14固定连接,固定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杆15,弹性杆15的底部与活塞1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震环16,减震环16的顶部与管体3内腔顶部固定连接,减震环16的设置,达到方便对固定块14的减震缓冲的效果,轴座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21。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设备放在底座的顶部,通过底座1对管体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固定板17上的支撑杆4对活塞11进行加压,从而使得活塞11顶部的部件对管体3内腔的顶部缓冲,以此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也实现对机床的缓冲。综上所述,该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管体(3),所述管体(3)远离底座(1)的一端穿插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靠近管体(3)的一端贯穿管体(3)的底部并延伸至管体(3)的内部,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5),所述竖杆(5)上穿插设置有活动块(6),且四个竖杆(5)通过穿插在竖杆(5)上的横板(7)连接,所述竖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所述竖杆(5)的表面且位于横板(7)的下方环绕设置有弹簧(9);所述管体(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且两个滑槽(10)通过活塞(11)滑动连接,所述活塞(11)的底部与支撑杆(4)位于管体(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1)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杆(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12),所述减震弹簧(12)远离活塞(11)的一端与管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20),所述弹簧杆(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座(12),所述轴座(12)远离管体(3)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杆(13),且两个连杆(13)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块(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杆(15),所述弹性杆(15)的底部与活塞(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震环(16),所述减震环(16)的顶部与管体(3)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座(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缓冲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管体(3),所述管体(3)远离底座(1)的一端穿插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靠近管体(3)的一端贯穿管体(3)的底部并延伸至管体(3)的内部,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5),所述竖杆(5)上穿插设置有活动块(6),且四个竖杆(5)通过穿插在竖杆(5)上的横板(7)连接,所述竖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所述竖杆(5)的表面且位于横板(7)的下方环绕设置有弹簧(9);所述管体(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且两个滑槽(10)通过活塞(11)滑动连接,所述活塞(11)的底部与支撑杆(4)位于管体(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1)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杆(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12),所述减震弹簧(12)远离活塞(11)的一端与管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20),所述弹簧杆(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座(12),所述轴座(12)远离管体(3)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杆(13),且两个连杆(13)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块(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杆(15),所述弹性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天伟绗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