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15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除尘装置,即锅炉脱硫塔。它包括上中下三段,即最上部分脱水除雾层段、中间部分喷淋吸附层段、最下部分氧化反应层段,最上部分脱水除雾层段与中间部分喷淋吸附层段上下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中间部分喷淋吸附层段通过管路与氧化反应层段连通,氧化反应层段包括池体,伸入池体内的爆气风管。通过改变锅炉脱硫塔内的布局,避免了最下部分氧化反应层段中的氧气直接进入中间部分喷淋吸附层段、最上部分脱水除雾层段,减少了最上部分脱水除雾层段脱硫后烟气中的氧气含量,避免影响二氧化硫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使得排出的烟气达标。

Boiler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oiler dust removing device, namely a boiler desulfurization tower. It consists of upper, middle and lower three sections, i.e. the upper dewatering and fog removal section, the middle spraying and adsorption section, and the lowest oxidation reaction section. The upper dewatering and fog removal section and the middle spraying and adsorption section are connected up and down.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th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praying and adsorption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oxidation reaction section through the pipeline, and the oxidation reaction section includes the pool body and extends into the pool body. The detonation duct. By changing the layout of the boiler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oxygen in the bottom oxidation reaction zone is avoided to enter the middle spray adsorption zone and the top dehydration and mist removal zone directly. The oxygen content in the flue gas after desulfurization in the top dehydration and mist removal zone is reduc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sulfur dioxide detection data is avoided, so that the flue gas discharged reaches the stand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脱硫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除尘装置,即锅炉脱硫塔。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锅炉脱硫塔采用双碱法、石灰石法、白灰法、泡沫法脱硫。大体都分三大部分(参见图1):最下部分为氧化反应层段,要向脱硫吸附液送入空气,进行搅拌,促使吸附液中的亚硫酸钙和亚硫酸氢钙氧化为硫酸钙(石膏)。中间部分为喷淋吸附层段,通过螺旋喷嘴或孔板形成碱性溶液水幕,与含硫烟气充分接触吸附。最上部分为脱水除雾层段,通过除雾器对已脱硫的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去除。这种三位一体的脱硫塔存在一种弊端:烟气中的氧含量会有较明显的增高。其原因在于:采用压缩空气或罗茨风机通过曝气器向氧化反应层段的吸附液中送入空气,目的是促使氧化反应,但氧化过程不可能把送入吸附液中的全部氧气消耗掉,未消耗的氧会升到吸附层再通过除雾层向外排放。二氧化硫检测仪器中有二氧化硫的参数,又有氧的参数,氧作为系数与硫的参数的乘积为二氧化硫的检测数据,也就是说,氧含量越低,二氧化硫的检测数据也越低。降低氧含量是脱硫塔布局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锅炉脱硫塔,通过改变锅炉脱硫塔内的布局,减少脱硫后烟气中的氧气含量,避免二氧化硫检测数据的增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锅炉脱硫塔,包括上中下三段,即上部脱水除雾层段、中间喷淋吸附层段、下部氧化反应层段,上部脱水除雾层段与中间喷淋吸附层段上下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中间喷淋吸附层段通过管路与下部氧化反应层段连通,下部氧化反应层段包括罐体,伸入罐体内的爆气风管;罐体带有排气管。本方案将塔体间隔为两大部分,即上部脱水除雾层段与中间喷淋吸附层段上下贯通连接,为一部分,下部氧化反应层程为另一部分。中间喷淋吸附层段通过管路与下部氧化反应层段连通,并且连通管路直插至氧化反应罐(池)底部,低于曝气器,防止从曝气器送出的空气,通过连通管路口上升到喷淋吸附层段。氧化反应层段未消耗的氧气通过管道排向空中。氧化反应层段包括池体,伸入池体内的爆气风管和外排剩余氧的管路。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改变锅炉脱硫塔内的布局,避免了下部氧化反应层段中的氧气直接进入中间喷淋吸附层段和上部脱水除雾层段,减少了脱硫后烟气中的氧气含量,避免了二氧化硫检测数据的增高,使得排出的烟气达标。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改造前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改造后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零部件名称如下: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管路4,罐体5,爆气风管6,排气管7,曝气器8。参见图2,锅炉脱硫塔,包括上中下三段,即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与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上下贯通连接。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通过管路4与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连通,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包括罐体5,伸入罐体5内的爆气风管6。罐体5带有排气管7。参见图2,将锅炉脱硫塔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与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两部分分开布局,或在同一个塔体中将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与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加以间隔,或将三位一体的锅炉脱硫塔变成两个罐,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为一个罐,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为另一个罐或另一个地下水池中。目的把使氧化反应剩余的氧气排向空中,不进入排放的气体中,不参与二氧化硫检测的计算。参见图2,把三位一体的锅炉脱硫塔进行间隔或分为两个罐,或另设氧化反应池,但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的碱水液总要进入氧化反应罐或氧化反应池,这要靠管路4连接和输送来解决。管路4连接的流出口不能放在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的半空中。在锅炉引风机的作用下,整个排烟净化系统处在巨大负压的条件下,管路4流出口设在氧化反应罐(池)的半空中会把空气吸入到排烟净化系统内,氧气的含量也许会更大。管路4连接的流出口只能设在氧化反应的碱水液中。参见图2,管炉4连接流出口设在最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的碱水液中,其管路4出口不能高于罐底或池底曝气器8的高度,否则曝气器8产生的气体也会通过管路4进入到排烟净化系统。最佳的选择是将管路4流出口接到曝气器8高度以下的罐底或池底。上面描述,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锅炉脱硫塔,包括上中下三段,即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与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上下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通过管路(4)与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连通,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包括罐体(5),伸入罐体(5)内的爆气风管(6);罐体(5)带有排气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炉脱硫塔,包括上中下三段,即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下部氧化反应层段(3),上部脱水除雾层段(1)与中间喷淋吸附层段(2)上下贯通连接,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成斌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金山银山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