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6042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壳体内间隔设置若干换热板,在其内交替形成废液换热通道和换热介质换热通道;废液换热通道靠近废液进口的一侧开口并与废液进口连通,相对侧与吸收液出口连通,来自废液进口的废液从开口侧进入废液换热通道内,间接换热后的液体从吸收液出口外排,换热介质换热通道靠近废液进口的一侧封闭,避免废液进入换热介质换热通道;设置液体均布器,其中的喷嘴或淋管朝向废液换热通道,以向其内喷射废液,上述结构的再生装置能有效提高废液的再生效果,换热效率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换热板上两换热面中至少有一面为波纹面,增大换热介质湍流,增强其换热系数,增大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减少换热面长度。

A Regene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generation device. The device alternately forms waste liquid heat transfer channel and heat transfer medium channel by setting several heat exchanger plates in the interval of the shell; the waste liquid heat transfer channel is close to the side opening of the waste liquid inle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waste liquid inlet; the opposite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bsorption liquid outlet; the waste liquid from the waste liquid inlet enters the waste liquid heat transfer channel from the opening side, and the liquid after indirect heat transfer is discharged from the absorption liquid. Out of the mouth, the heat transfer channel of the heat transfer medium is closed near the side of the waste liquid inlet to avoid the waste liquid entering the heat transfer channel of the heat transfer medium; a liquid distributor is set up, in which the nozzle or shower tube is directed towards the waste liquid heat transfer channel to inject the waste liquid into it. The regeneration device with the above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generation effect of the waste liquid,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is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heat exchanger surfaces on the heat exchanger plate is corrugated surface, which enhances the turbulen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medium, enhances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enlarges the heat transfer area per unit volume and reduces the length of the heat exchanger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再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烟道式盐溶液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溶液除湿是一种新型的除湿技术,在除湿
,盐溶液吸湿以后浓度变小,吸湿能力降低,需要经过浓缩处理,提高其吸湿能力,再次循环进入除湿系统。该过程即溶液的再生过程,其中再生过程涉及的再生装置是溶液除湿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状况、效率与初投资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与经济性。目前,再生装置主要涉及两种,一种是常压加热蒸发器,直接对盐溶液进行常压加热蒸发,该装置的加热热源温度要求较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且温度对盐溶液的吸湿性能影响很大,必须把再生后的热溶液冷却至常温才可以再次循环利用,而冷却过程耗时较长;另一种是真空加热蒸发器,其是在有一定真空度的密闭容器内,把稀溶液加热蒸发,此装置所需热源温度相对较低,再生后的溶液冷却时间相对较短,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但是,该装置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系统在负压状态下运行,蒸汽无法顺利排出,需要增设捕水器;此外,真空度的维持一般靠真空泵,真空泵的运转也耗能较多,从而影响整体效率。综上所述,如何一种再生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的再生装置是本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再生装置的再生效果差、能源利用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再生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的再生装置。为此,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装置,包括壳体,其上部设置废液进口、下部设置吸收液出口,还包括,若干换热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在所述壳体内交替形成废液换热通道和换热介质换热通道,所述换热板上相对设置的两换热面中至少有一面为波纹面;所述废液换热通道靠近所述废液进口的一侧开口并与所述废液进口连通,相对侧与所述吸收液出口连通,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靠近所述废液进口的一侧封闭;液体均布器,包括若干导流管和沿其长度方向在其上间隔设置的若干喷嘴或淋管,所述导流管位于所述废液换热通道与所述壳体顶端间的所述壳体内,所述喷嘴或淋管朝向所述废液换热通道,以向其内喷射废液,并在所述废液换热通道的内壁上形成液膜。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当所述壳体竖直放置时,所述废液换热通道与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均为竖向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的宽度与所述废液换热通道的宽度之比为(1-10):(1-5)。进一步地,所述波纹面的波纹角θ为5-80°。进一步地,靠近换热介质换热通道的换热板的侧面为波纹面,靠近废液换热通道的换热板的侧面为平面;或者,换热板上相对设置的两换热面均为波纹面;或者,靠近换热介质换热通道的换热板的侧面为平面,靠近废液换热通道的换热板的侧面为波纹面。进一步地,还包括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上,且均与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连通,以使换热介质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进入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内并与所述废液换热通道内的废液间接换热,而后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出来;蒸汽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顶端,且与所述废液换热通道连通,以将从废液中挥发出来的蒸汽引出。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为锥形顶端,沿从所述壳体底端至顶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顶端的内径变小,所述蒸汽出口设置于所述锥形顶端的锥顶;所述壳体的底端为锥形底端,沿从所述壳体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底端的内径变小,所述吸收液出口设置于所述锥形底端的锥底。进一步地,沿从所述壳体底端至顶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顶端依次包括第一收集段和第二收集段,所述第一收集段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二收集段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沿从所述壳体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底端依次包括第三收集段和第四收集段,所述第三收集段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四收集段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由主导流管和若干支导流管组成,所述支导流管与主导流管垂直且与其连通,所述支导流管的排布方向与废液换热通道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喷嘴或淋管设置于所述支导流管上,所述主导流管与所述废液进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由主导流管和若干支导流管组成,所述支导流管与主导流管垂直且与其连通,所述支导流管的排布方向与废液换热通道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喷嘴或淋管设置于所述支导流管上,所述主导流管与所述废液进口连通。进一步地,远离所述废液进口的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的一侧封闭。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壳体内间隔设置若干换热板,可在壳体内交替形成废液换热通道和换热介质换热通道;废液换热通道靠近废液进口的一侧开口并与废液进口连通,相对侧与吸收液出口连通,这样来自废液进口的废液从开口侧进入废液换热通道内,间接换热后的液体从吸收液出口外排,换热介质换热通道靠近废液进口的一侧封闭,避免废液进入换热介质换热通道;最后设置液体均布器,该液体均布器中的喷嘴或淋管朝向废液换热通道,以向其内喷射废液,并在废液换热通道的内壁上形成液膜,上述特殊结构的再生装置能有效提高废液的再生效果,同时换热效率高,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换热板上相对设置的两换热面中至少有一面为波纹面,可有效增大换热介质湍流,增强换热介质换热系数,同时可有效增加单位体积里的换热面积,缩短换热介质换热通道长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再生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再生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再生装置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再生装置沿A-A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体均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再生装置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再生装置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再生装置;1-0-壳体;1-1-废液进口;1-2-吸收液出口;1-3-蒸汽出口;1-4-换热介质进口;1-5-换热介质出口;1-6-导流管;1-6-1-主导流管;1-6-2-支导流管;1-7-喷嘴;1-8-锥形顶端;1-9-锥形底端;1-10-换热介质换热通道;1-11-废液换热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装置,包括壳体,其上部设置废液进口、下部设置吸收液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换热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在所述壳体内交替形成废液换热通道和换热介质换热通道,所述换热板上相对设置的两换热面中至少有一面为波纹面;所述废液换热通道靠近所述废液进口的一侧开口并与所述废液进口连通,相对侧与所述吸收液出口连通,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靠近所述废液进口的一侧封闭;液体均布器,包括若干导流管和沿其长度方向在其上间隔设置的若干喷嘴或淋管,所述导流管位于所述废液换热通道与所述壳体顶端间的所述壳体内,所述喷嘴或淋管朝向所述废液换热通道,以向其内喷射废液,并在所述废液换热通道的内壁上形成液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装置,包括壳体,其上部设置废液进口、下部设置吸收液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换热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在所述壳体内交替形成废液换热通道和换热介质换热通道,所述换热板上相对设置的两换热面中至少有一面为波纹面;所述废液换热通道靠近所述废液进口的一侧开口并与所述废液进口连通,相对侧与所述吸收液出口连通,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靠近所述废液进口的一侧封闭;液体均布器,包括若干导流管和沿其长度方向在其上间隔设置的若干喷嘴或淋管,所述导流管位于所述废液换热通道与所述壳体顶端间的所述壳体内,所述喷嘴或淋管朝向所述废液换热通道,以向其内喷射废液,并在所述废液换热通道的内壁上形成液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当所述壳体竖直放置时,所述废液换热通道与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均为竖向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的宽度与所述废液换热通道的宽度之比为(1-10):(1-5)。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面的波纹角θ为5-80°。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上,且均与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连通,以使换热介质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进入所述换热介质换热通道内并与所述废液换热通道内的废液间接换热,而后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出来;蒸汽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顶端,且与所述废液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争荣耿宣汪洋夏怀鹏付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