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坚勇专利>正文

腰椎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00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腰椎训练器。该腰椎训练器包括摇摆机构,摇摆机构至少包含有一根平行横杆和两根平行纵杆,两根平行纵杆分别为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平行纵杆Ⅰ与平行横杆的一侧固定,平行纵杆Ⅱ与平行横杆的另一侧铰接,且铰接点与平行横杆端面之间存在距离,平行横杆与平行纵杆Ⅱ之间还固定有弹簧,弹簧设计的位置靠近或处于平行纵杆Ⅱ侧的平行横杆端面上;坐垫,坐垫固定在平行纵杆Ⅰ的顶部;底座,底座固定在平行纵杆Ⅱ的底部。通过杠杆的原理,使用者坐在坐垫上上下运动就可以实现蹲起运动了,而且在这个蹲起过程中通过弹簧的辅助,使蹲起方便效果较好,同时使用者可长时间运动,可以很好的对腰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训练。

Lumbar spine trai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umbar vertebra training device. The lumbar spine trainer consists of a rocking mechanism, which consists of at least one parallel bar and two parallel longitudinal bars. The parallel longitudinal bars are parallel bar I and parallel bar II, respectively. The parallel longitudinal bar I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parallel bar, and the parallel longitudinal bar II is articulat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rallel bar. There is a distance between the hinge point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parallel bar, and the parallel horizontal bar and parallel longitudinal bar are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There are also springs fixed between the rods II. The designed position of the springs is near or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parallel horizontal rod on the side of the parallel longitudinal rod II; the cushion and the cushion are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parallel longitudinal rod I; and the base and the base are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parallel longitudinal rod II.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lever, the user can sit on the cushion and move up and down to achieve crouching exercise, and in this crou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assistance of springs, so that crouching convenient effect is better, while the user can exercise for a long time, can be a good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lumbar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训练器械,具体的说是腰椎训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也越来越注重健康,因此大多数人都开始使用各种健身器械来健身,而不同的健身器材对身体各部位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办公时很多人需要久坐,而久坐往往对腰椎不好,为了锻炼腰椎有些人采用市面上的一些负重器材来完成,然而现有的这些负重器材其效果不是很理想,经常使用还会引起腰肌劳损;现有还有很多人会采用蛙跳、深蹲、踮脚尖等方法来训练,但是这些训练很容易疲劳,对腰椎的训练作用不大,反而会使大腿变粗,这是一些爱美女性不能接受的效果,而很多研究表明,训练腰椎要轻松的不断的蹲下和提起次数多产生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对于腰椎训练的器械或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腰椎训练效果更好的器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腰椎训练器,包括:摇摆机构,所述的摇摆机构至少包含有一根平行横杆和两根平行纵杆,所述的两根平行纵杆分别为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所述的平行纵杆Ⅰ与平行横杆的一侧固定,所述的平行纵杆Ⅱ与平行横杆的另一侧铰接,且铰接点与平行横杆端面之间存在距离,所述的平行横杆与平行纵杆Ⅱ之间还固定有弹簧,弹簧设计的位置靠近或处于平行纵杆Ⅱ侧的平行横杆端面上;坐垫,所述的坐垫固定在平行纵杆Ⅰ的顶部;底座,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平行纵杆Ⅱ的底部。本腰椎训练器通过杠杆的方式实现蹲起的效果,而且由于是在器械上完成的,这样也会较为的省力。进一步地,所述的平行横杆又由两根固定杆构成,两根固定杆之间通过限位柱固定,限位柱使两根固定杆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的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分别置于间距内进行固定。上述设计结构合理,这样设计的平行横杆在与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固定时更为的牢靠,使用安全,同时通过限位柱的设置,使坐垫上升或者下降的位置可以限制,当然了此处除了限位柱两根固定杆还可有其他固定零件。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柱能够调整两根固定杆之间的间距距离。便于适用多宽度的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柱至少为两根。上述设计使平行横杆更为的牢固。进一步地,所述的腰椎训练器还包括一平行横杆Ⅱ,平行横杆Ⅱ与平行横杆水平设置,且平行横杆Ⅱ与平行横杆结构相同,同时所述的平行横杆Ⅱ也同样连接着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上述设计使摇摆机构使用时更为的牢靠。进一步地,所述的平行横杆、平行横杆Ⅱ、平行纵杆Ⅰ、平行纵杆Ⅱ构成一个能够变形的平行四边形。上述设计结构最为的合理,且变形时优选只平行纵杆Ⅱ进行变动。进一步地,所述的平行横杆上设有弹簧固定销Ⅰ,弹簧固定销Ⅰ和平行纵杆Ⅰ分设在平行纵杆Ⅱ的两侧,所述的平行纵杆Ⅱ其上固定有弹簧固定销Ⅱ,弹簧钩接在弹簧固定销Ⅰ和弹簧固定销Ⅱ之间。上述设计便于弹簧的固定及去除。进一步地,所述的弹簧根数能够增减。便于使用者的使用,这样可以适用各类人群的需要。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为伸缩杆式底座,底座长度调整后由旋钮进行固定,所述的坐垫也为伸缩杆式坐垫,坐垫高度调整后由旋钮Ⅰ进行固定。便于使用者的使用,这样可以适用各类人群的需要。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上还固定有前支脚,前支脚顶部固定有脚靠,所述的脚靠用于脚的支撑。便于使用者使用,使用者可以把腿抵在脚靠下部完成其他一些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可做蹲起的器械,使腰椎训练效果更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腰椎训练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底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平行横杆;102、平行纵杆Ⅰ;103、平行纵杆Ⅱ;104、弹簧;105、坐垫;106、坐垫杆;107、底座;108、固定杆;109、限位柱;110、平行横杆Ⅱ;111、弹簧固定销Ⅰ;112、弹簧固定销Ⅱ;113、底座杆;114、拉伸杆;115、旋钮;116、旋钮Ⅰ;117、前支脚;118、脚靠。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左侧”、“右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腰椎训练器包括摇摆机构、坐垫105、底座107,其中,上述摇摆机构由平行横杆101、平行横杆Ⅱ110、平行纵杆Ⅰ102、平行纵杆Ⅱ103,平行横杆101与平行横杆Ⅱ110相对,平行纵杆Ⅰ102与平行纵杆Ⅱ103相对,并且上述平行横杆101与平行横杆Ⅱ103均由两根固定杆108及连接两根固定杆108的限位柱109构成,优选地,上述限位柱109为两根,并且通过调整限位柱109可使两根固定杆108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当然了此处需要增加说明的是,只设限位柱109是为了使结构较为的简单,上述平行横杆101的两根固定杆108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零件来固定,使限位柱109只有限位的功能,而且两根固定杆108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发生变化,继续说明,上述平行纵杆Ⅰ102与平行纵杆Ⅱ103分别从平行横杆101、平行横杆Ⅱ110两侧的间距内穿过,且平行纵杆Ⅰ102优选直接固定,平行纵杆Ⅱ103优选铰接固定,这样平行纵杆Ⅰ102可以绕着平行纵杆Ⅱ103的铰接点做圆周的转动或者说是上下运动,为了使这个运动具有一定的助力来提升效果,上述平行横杆101右侧靠近端面的位置固定有弹簧固定销Ⅰ111,上述平行纵杆Ⅱ103竖直底部的位置固定有弹簧固定销Ⅱ112,弹簧固定销Ⅰ111和弹簧固定销Ⅱ112之间钩接有一根或若干根弹簧104,弹簧104的数量由使用者来决定,这样当上述坐垫105固定在上述平行纵杆Ⅰ102顶部,上述平行纵杆Ⅱ103底部与底座107固定后,使用者就可以坐在坐垫105上进行腰椎训练了。作为优选结构,上述坐垫105底部固定有坐垫杆106,坐垫杆106插接在空心的平行纵杆Ⅰ102内后通过旋钮Ⅰ116与设在坐垫杆106上的不同固定孔固定来进行坐垫105上下调整,当然上述的平行纵杆Ⅱ103、平行横杆101、平行横杆Ⅱ110同样优选是空心的,且平行纵杆Ⅱ110与底座107之间连接有加强杆119,加强杆119防止平行纵杆Ⅱ110与底座107的连接处分离。实施例2请参照图2,实施例2是对实施例1中的底座结构进行设计,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使用者需要有脚部固定物,故在底座107的右侧固定有一个前支脚117,前支脚117顶部固定有脚靠118,脚靠118表面带有柔性材料,这样使用者的脚就可以卡在脚靠118上做蹲起运动了,同时也可以进行其他运动,优选地,为了满足各类人群,上述底座107由T形的底座杆113和插接在底座杆113内的拉伸杆114构成,上述拉伸杆114插接在底座杆113内后,由旋钮115的杆体穿过底座杆113与拉伸杆114上的固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摆机构,所述的摇摆机构至少包含有一根平行横杆和两根平行纵杆,所述的两根平行纵杆分别为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所述的平行纵杆Ⅰ与平行横杆的一侧固定,所述的平行纵杆Ⅱ与平行横杆的另一侧铰接,且铰接点与平行横杆端面之间存在距离,所述的平行横杆与平行纵杆Ⅱ之间还固定有弹簧,弹簧设计的位置靠近或处于平行纵杆Ⅱ侧的平行横杆端面上;坐垫,所述的坐垫固定在平行纵杆Ⅰ的顶部;底座,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平行纵杆Ⅱ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摆机构,所述的摇摆机构至少包含有一根平行横杆和两根平行纵杆,所述的两根平行纵杆分别为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所述的平行纵杆Ⅰ与平行横杆的一侧固定,所述的平行纵杆Ⅱ与平行横杆的另一侧铰接,且铰接点与平行横杆端面之间存在距离,所述的平行横杆与平行纵杆Ⅱ之间还固定有弹簧,弹簧设计的位置靠近或处于平行纵杆Ⅱ侧的平行横杆端面上;坐垫,所述的坐垫固定在平行纵杆Ⅰ的顶部;底座,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平行纵杆Ⅱ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行横杆又由两根固定杆构成,两根固定杆之间通过限位柱固定,限位柱使两根固定杆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的平行纵杆Ⅰ和平行纵杆Ⅱ分别置于间距内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柱能够调整两根固定杆之间的间距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腰椎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柱至少为两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椎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坚勇
申请(专利权)人:朱坚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