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66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壶身、壶盖组件和驱动组件,壶盖组件壶盖主体和防尘盖,壶盖主体内设有出水通道和控制出水通道的通断的出水阀,防尘盖盖设在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处,并与壶盖主体转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出水按键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位于出水按键与出水阀之间,且与防尘盖相对设置,能够在出水按键被按压时驱动出水阀导通出水通道,并驱动防尘盖转动打开出水口。该液体容器,将防尘盖通过传动机构与出水按键连动,既实现了防尘盖的主动打开,避免了防尘盖在倒水过程中阻挡水流引起水流不集中的情况,又实现了防尘盖与出水阀的一键同时动作,不会给用户的操作带来额外的负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Liquid con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quid container,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 kettle cover assembly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a kettle cover body and a dust-proof cover, a water outlet channel and a water outlet valve controlling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water outlet channel are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kettle cover, and a dust-proof cover is arranged at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water outlet channel, an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kettle cover. The structur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water outlet key and the water outlet valve, and is relative to the dust cover. It can drive the water outlet valve to guide the water outlet channel when the water outlet key is pressed, and drive the dust cover to rotate and open the water outlet. The liquid container links the dust cover with the water outlet button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hich not only realizes the active opening of the dust cover, avoids the situation that the dust cover obstructs the flow of water in the process of pouring water, but also realizes the simultaneous action of the dust cover and the water outlet valve, which will not bring additional burden to the user's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user's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容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水壶等液体容器,有的在壶嘴处设有防尘盖来防止外界杂物落入壶嘴内,防尘盖在倒水的过程中会在水流冲击下而被动打开,使得水流从防尘盖与壶嘴之间的间隙通过。因此,防尘盖在倒水过程中会起到阻挡作用,导致水流不集中,容易洒到外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壶身,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壶盖组件,盖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包括壶盖主体和防尘盖,所述壶盖主体内设有出水通道和控制所述出水通道的通断的出水阀,所述防尘盖盖设在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处,并与所述壶盖主体转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出水按键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出水按键与所述出水阀之间,且与所述防尘盖相对设置,能够在所述出水按键被按压时驱动所述出水阀导通所述出水通道,并驱动所述防尘盖转动打开所述出水口。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容器,将防尘盖通过传动机构与出水按键连动,既实现了防尘盖的主动打开,避免了防尘盖在倒水过程中阻挡水流引起水流不集中的情况,又实现了防尘盖与出水阀的一键同时动作,不会给用户的操作带来额外的负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液体容器包括壶身、壶盖组件和驱动组件,壶盖组件包括壶盖主体和防尘盖,驱动组件包括出水按键和传动机构,壶盖主体内设有出水通道和出水阀,出水阀能够在出水按键的控制下控制出水通道的通断,从而实现了液体容器出水功能的可控,防止容纳腔内盛装的液体意外洒出而烫伤用户或者引起其他不良影响;传动机构位于出水按键与出水阀之间,实现出水按键与出水阀之间的动力传递;同时,传动机构还与防尘盖相对设置,实现出水按键与防尘盖之间的动力传递。这样,按下出水按键时,出水阀能够导通出水通道,同时防尘盖主动打开出水口,进而实现出水功能,且保证了防尘盖不会阻挡水流,水流可以集中流出;此外,防尘盖和出水阀在同一个出水按键和同一套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动作,既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又实现了防尘盖与出水阀的一键控制,便于用户操作,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液体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其一端与所述防尘盖相对设置,能够在所述出水按键被按压时抵住所述防尘盖的尾部,使所述防尘盖的头部翘起以转动打开所述出水口。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与防尘盖相对设置,当用户按压出水按键时,出水按键的作用力会直接或间接传递至传动杆,使传动杆抵住防尘盖的尾部,由于防尘盖与壶盖主体转动连接,根据杠杆原理,防尘盖的头部会向上翘起,从而实现了防尘盖的主动打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杆设置在所述壶盖主体内,并能够在所述壶盖主体内的开盖位置和合盖位置之间往复滑动,且在滑动至开盖位置时抵住所述防尘盖的尾部。由于出水按键一般位于壶盖主体的后侧,而防尘盖一般位于壶盖主体的前侧,二者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而将传动杆滑动安装在壶盖主体内,便于利用壶盖主体内部有限的空间实现动力的远距离传动,且运动幅度不至于过大,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连动杆,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内,其一端位于所述出水按键的下方,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相抵靠;其中,所述连动杆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按键相对设置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能够在所述出水按键的按压下带动所述连动杆向靠近所述传动杆的方向滑动,使所述连动杆推动所述传动杆滑动至所述开盖位置。传动机构还包括连动杆,连动杆也滑动设置在液体容器内,其一端位于出水按键的下方,其另一端与传动杆的另一端相抵靠,即:连动杆位于出水按键与传动杆之间,实现了出水按键与传动杆之间的动力传递,这样既可以缩短传动杆的长度,以简化传动杆的结构,并降低传动杆对装配空间的要求,同时还可以使出水按键与传动杆之间的动力传递更加顺畅,减少干涉卡滞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舒适度。具体地,当按下出水按键时,出水按键抵在连动杆的导向斜面上,对连动杆施加水平方向的分力,使连动杆向靠近传动杆的方向水平滑动,由于连动杆与传动杆相抵靠,因而连动杆会推动传动杆向靠近防尘盖的方向滑动,即:由开盖位置滑动至合盖位置,进而抵住防尘盖的尾部使防尘盖转动打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限位在所述液体容器内,并与所述连动杆相抵靠,且在所述连动杆推动所述传动杆滑动至所述开盖位置的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以利用其释放的弹性势能带动所述连动杆及所述出水按键复位。液体容器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一弹性复位件限位在液体容器内,并与连动杆相抵靠,用于实现连动杆及出水按键的及时自动复位,以保证出水按键及连动杆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具体地,当按压出水按键时,连动杆推动传动杆由合盖位置滑动至开盖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变形量逐渐增大储存弹性势能;当松开出水按键时,第一弹性复位件会恢复形变释放弹性势能,进而带动连动杆复位,同时连动杆会推动抵在其导向斜面上的出水按键向上运动复位。优选地,第一弹性复位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连动杆上,且其两端分别与连动杆及壶盖主体和/或壶身上的限位结构相抵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通道包括控制腔和与所述控制腔对接连通的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出口形成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所述控制腔的入口形成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开口朝下;其中,所述出水阀纵向贯穿所述控制腔且其底部能够封盖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阀能够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控制腔向下运动,以打开所述进水口。出水通道包括控制腔和出水腔,出水腔的出口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形成出水通道的出水口,控制腔与出水腔对接连通,且其入口能够与容纳腔相连通,形成出水通道的进水口;进水口开口朝下,便于其与位于其下方的容纳腔的连通;出水阀纵向贯穿控制腔,并能够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控制腔上下运动,当其底部封盖进水口时即断开了出水通道与容纳腔的连通,当其向下运动时,即打开了进水口实现了出水通道与容纳腔的连通,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进而实现了液体容器出水功能的可控;此外,将出水通道分为控制腔和出水腔两部分,便于根据壶盖主体的形状来合理布置出水腔和控制腔的形状、位置及具体结构,有利于产品结构和产品性能的综合优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出水压杆,通过转动轴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壶盖主体内,其头部位于所述出水阀的顶端上方,用于向下按压所述出水阀使所述出水阀打开所述进水口,其尾部与所述传动杆上设置的顶起部相抵靠,并能够在所述传动杆由所述合盖位置滑动至所述开盖位置的过程中被所述顶起部向上顶起以带动所述出水压杆的头部向下运动。传动机构还包括出水压杆,出水压杆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壶盖主体内,且头部位于出水阀的顶端上方,其尾部与传动杆上设置的顶起部相抵靠,用于实现传动杆与出水阀之间的动力传递,保证传动杆动作时能够同时驱动出水阀导通出水通道及驱动防尘盖转动打开。具体地,当按压出水按键时,传动杆由开盖位置滑动至合盖位置,抵住防尘盖的尾部使防尘盖头部翘起打开出水口;同时,在该过程中,传动杆上设置的顶起部会向上顶起出水压杆的尾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身,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壶盖组件,盖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包括壶盖主体和防尘盖,所述壶盖主体内设有出水通道和控制所述出水通道的通断的出水阀,所述防尘盖盖设在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处,并与所述壶盖主体转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出水按键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出水按键与所述出水阀之间,且与所述防尘盖相对设置,能够在所述出水按键被按压时驱动所述出水阀导通所述出水通道,并驱动所述防尘盖转动打开所述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身,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壶盖组件,盖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包括壶盖主体和防尘盖,所述壶盖主体内设有出水通道和控制所述出水通道的通断的出水阀,所述防尘盖盖设在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处,并与所述壶盖主体转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出水按键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出水按键与所述出水阀之间,且与所述防尘盖相对设置,能够在所述出水按键被按压时驱动所述出水阀导通所述出水通道,并驱动所述防尘盖转动打开所述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其一端与所述防尘盖相对设置,能够在所述出水按键被按压时抵住所述防尘盖的尾部,使所述防尘盖的头部翘起以转动打开所述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设置在所述壶盖主体内,并能够在所述壶盖主体内的开盖位置和合盖位置之间往复滑动,且在滑动至开盖位置时抵住所述防尘盖的尾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连动杆,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内,其一端位于所述出水按键的下方,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相抵靠;其中,所述连动杆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按键相对设置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能够在所述出水按键的按压下带动所述连动杆向靠近所述传动杆的方向滑动,使所述连动杆推动所述传动杆滑动至所述开盖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限位在所述液体容器内,并与所述连动杆相抵靠,且在所述连动杆推动所述传动杆滑动至所述开盖位置的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以利用其释放的弹性势能带动所述连动杆及所述出水按键复位。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春来刘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