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30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U型安装板,所述U型安装板内侧设置有U型卡板,所述U型卡板内侧上的U型槽相邻之间设置有菌菇栽培板,且菌菇栽培板的两侧与U型卡板上的U型槽间隙连接,所述U型卡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U型安装板顶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邻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导线轮,所述导线轮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插销一端上的拉环连接,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与U型安装板外壁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采收人员采收菌菇时爬上爬下对菌菇进行采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 Multifunctional Mushroom Cultivation Bed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mushroom cultivation bed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U-shaped mounting plates on both sides. The inner side of the U-shaped mounting plates is equipped with U-shaped plates. The U-shaped slots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U-shaped plates are adjacent to each other,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mushroom cultivation plat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U-shaped slots on the U-shaped plates. The lower surface is equipped with connecting pillars, and the top of the U-shaped installation plate is equipped with connecting plates. The connecting plates are adjacent to each other with connecting axles. The connecting axles are equipped with wire wheels. The wire wheels are equipped with pulling ropes. One end of the pulling rope is connected with a pulling ring on one end of the bol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readed holes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U-shaped installation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climbing up and down to collect mushrooms when the collector collects mushrooms,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and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
本技术涉及菇类种植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
技术介绍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经济便宜,已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菌菇是通过人工栽培的,菌菇需要在阴暗潮湿的坏境中生长,而目前为了有效地利用菇房的空间,提高菇房单位面积的产量,通常在菇房内将菇床与菇床叠放在一起以利用高度上的空间,但是当菇床与菇床叠高之后就给日常养殖和采收的工作造成了困难,不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对工作人员来说增加了危险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U型安装板,所述U型安装板内侧设置有U型卡板,所述U型卡板内侧上的U型槽相邻之间设置有菌菇栽培板,且菌菇栽培板的两侧与U型卡板上的U型槽间隙连接,所述U型卡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U型安装板顶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邻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导线轮,所述导线轮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插销一端上的拉环连接,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与U型安装板外壁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拉绳另一端与连接环连接,所述连接环设置在重块上表面上,所述重块位于菌菇栽培板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相邻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设置在连接柱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插销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U型卡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与重块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拉环与插销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线轮、拉绳、插销、连接环和重块的配合使用,只需取出插销,重块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压住连接柱顶端,使U型卡板收到相应的压力,使U型卡板向下移动,而连接柱相邻之间的弹簧对U型卡板起到缓冲作用,避免U型卡板下降速度过快,而使菌菇被压坏,U型卡板向下移动因此菌菇栽培板向下移动,降低了高度,从而本技术避免了采收人员采收菌菇时爬上爬下对菌菇进行采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U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线轮;2、连接板;3、拉绳;4、U型安装板;5、U型卡板;6、插销;7、菌菇栽培板;8、底座;9、连接柱;10、弹簧;11、连接轴;12、连接环;13、螺纹孔;14、拉环;15、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包括底座8,底座8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U型安装板4,U型安装板4与底座8之间通过焊接固定,U型安装板4与底座8之间的焊接,增强了U型安装板4的稳固性,U型安装板4内侧设置有U型卡板5,U型卡板5内侧上的U型槽与菌菇栽培板7的两侧与间隙连接,方便了菌菇栽培板7的安装和拆卸,U型卡板5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柱9,U型安装板4顶端安装有连接板2,连接板2相邻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上设置有导线轮1,导线轮1与连接轴11之间为转动连接,导线轮1上设置有拉绳3,导线轮1对拉绳3起到导向作用,拉绳3一端与插销6一端上的拉环14连接,插销6的另一端与U型安装板4外壁上的螺纹孔13螺纹连接,拉绳3可以对间接的重块15起到固定作用,拉绳3另一端与连接环12连接,连接环12设置在重块15上表面上,重块15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压住连接柱9顶端,使U型卡板5收到相应的压力,使U型卡板5向下移动,重块15位于菌菇栽培板7的正上方。进一步,连接柱9相邻之间设置有弹簧10,且弹簧10设置在连接柱9的外侧,弹簧9对U型卡板5起到缓冲作用,避免U型卡板5下降速度过快,而使菌菇被压坏。进一步,插销6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插销6上的外螺纹与螺纹孔13内壁上的内螺纹啮合连接,可以使插销6固定在螺纹孔13内。进一步,连接柱9与U型卡板5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增强了连接柱9与U型卡板5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连接环12与重块15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增强了连接环12与重块15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拉环14与插销6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增强了拉环14与插销6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对菌菇栽培安装板7进行采收时,先通过转动插销6,从螺纹孔13中取出插销6,慢慢松开拉绳3,重块15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压住连接柱9顶端,使U型卡板5收到相应的压力,使U型卡板5向下移动,而连接柱9相邻之间的弹簧10对U型卡板5起到缓冲作用,避免U型卡板5下降速度过快,而使菌菇被压坏,U型卡板5向下移动因此菌菇栽培板7向下移动,降低了高度,从而本技术避免了采收人员采收菌菇时爬上爬下对菌菇进行采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U型安装板(4),所述U型安装板(4)内侧设置有U型卡板(5),所述U型卡板(5)内侧上的U型槽相邻之间设置有菌菇栽培板(7),且菌菇栽培板(7)的两侧与U型卡板(5)上的U型槽间隙连接,所述U型卡板(5)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柱(9),所述U型安装板(4)顶端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相邻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上设置有导线轮(1),所述导线轮(1)上设置有拉绳(3),所述拉绳(3)一端与插销(6)一端上的拉环(14)连接,所述插销(6)的另一端与U型安装板(4)外壁上的螺纹孔(13)螺纹连接,所述拉绳(3)另一端与连接环(12)连接,所述连接环(12)设置在重块(15)上表面上,所述重块(15)位于菌菇栽培板(7)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菌菇栽培床架,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U型安装板(4),所述U型安装板(4)内侧设置有U型卡板(5),所述U型卡板(5)内侧上的U型槽相邻之间设置有菌菇栽培板(7),且菌菇栽培板(7)的两侧与U型卡板(5)上的U型槽间隙连接,所述U型卡板(5)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柱(9),所述U型安装板(4)顶端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相邻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上设置有导线轮(1),所述导线轮(1)上设置有拉绳(3),所述拉绳(3)一端与插销(6)一端上的拉环(14)连接,所述插销(6)的另一端与U型安装板(4)外壁上的螺纹孔(13)螺纹连接,所述拉绳(3)另一端与连接环(1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昝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煜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