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维Cu-MOF衍生的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Cu-MOF衍生的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潮汐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保障人类社会未来能源需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这些间歇性能源的广泛利用需要高度发展的能源存储装置。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集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优点于一体的新型储能系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充放电,因此常被作为开发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很有前景的优先考虑对象。电化学双层电容器(EDLCs),主要采用多孔碳材料(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为电极,以其优异的超级电容性能而备受关注。它的工作机制是通过静电吸附/脱吸过程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处转移能量。由于纯物理工作机理,EDLC相比于其它储能系统有更多的优势,如良好的可逆性、快速充放电能力、长循环寿命和环境友好性等。然而,EDLCs的唯一缺点是比电容相对较低,导致能量密度较低,制约了其综合应用。因此,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来合成具有优异超级电容性能的多孔碳材料显得尤为迫切作为一种经典多孔化合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表现出许多 ...
【技术保护点】
1.二维Cu‑MOF衍生的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Cu‑MOF粉末的制备:将2.1g bib配体和1.21g Cu(NO3)2·3H2O分别溶解260ml三氯和180ml甲醇中,得到澄清的两种溶液;接着,将含bib的三氯溶液滴加到含有Cu(NO3)2·3H2O的甲醇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4个小时,得蓝色粉末,将所得的蓝色粉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次后,在真空80℃条件下干燥12小时,即得Cu‑MOF粉末;S2、Cu@C复合物和APC的合成:先将Cu‑MOF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N2气氛下1℃min‑1加热到800℃并恒温3个小时,自然降温后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二维Cu-MOF衍生的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Cu-MOF粉末的制备:将2.1gbib配体和1.21gCu(NO3)2·3H2O分别溶解260ml三氯和180ml甲醇中,得到澄清的两种溶液;接着,将含bib的三氯溶液滴加到含有Cu(NO3)2·3H2O的甲醇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4个小时,得蓝色粉末,将所得的蓝色粉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次后,在真空80℃条件下干燥12小时,即得Cu-MOF粉末;S2、Cu@C复合物和APC的合成:先将Cu-MOF粉末置于管式炉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佐习,杨博龙,岳慢丽,段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