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38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包括中横担,中横担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中横担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地线架末端向内弯折并设置地线挂点,中横担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中横担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边横担顶端设置边相导线挂点,边相导线挂点内设第一跳线挂点。整个钻越塔呈门型架构,与传统杯型或干型铁塔相比,结构形式简洁,铁塔高度较低,同时,钻越塔的三相导线布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再加上钻越塔不架设地线,进一步的降低了钻越塔的高度,在施工时无需对现有线路进行停电作业,具有施工快速、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A Large Angle Single Loop Door Drilling Tower for Cross Cros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rge turning angle single loop portal drilling tower for cross crossing, which comprises a middle crossbar, two ends of the middle crossbar are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side crossbar, two upper planes of the middle crossbar are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n outward inclined ground frame, the end of the ground frame bends inward and sets a ground line hanging point, and the lower planes of the two ends of the middle crossbar are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ddle crossbar. A hanging point of the middle phase wire is set on the plane, a hanging point of the side phase wire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side crossbar, and a first jumper hanging point is set in the hanging point of the side phase wi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up-shaped or dry-type tower, the whole drilling tower has a gate-shaped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height of the tower is low.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ee-phase conductors of the drilling tower are arranged o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In addition, the height of the drilling tower is further reduced by drilling the tower without setting up ground wires. There is no need for power cut operation on the existing lines in the construction, so the construction is fast 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is wide. The advantages are obvious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在电厂出线、变电站进出站以及城镇人口密集、用电需求旺盛的地区附近,往往会出现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回路的输电线路相互交错的情况。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当两条线路出现交叉时,一般采用高跨和钻越两种方式加以解决。高跨方式一般用于已建线路电压等级较低、塔高较低,拟跨越线路电压等级较高情况下。钻越方式一般用于已建线路电压等级较高,拟钻越线路电压等级较低的情况。对于城市周边以及线路走廊拥挤地区,在处理线路的交叉问题时,如果采用高跨方式施工,需要对被跨越线路进行停电处理,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在有限高要求的工程地区,高跨方式就无法采用。如果采用钻越方式施工,目前一般采用酒杯塔作为钻越塔,但是其最低呼称高度和转角度数限制了线路的钻越点位置,无法有效的在已建线路弧垂高度限制的情况下合理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包括中横担,中横担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中横担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地线架末端向内弯折并设置地线挂点,中横担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中横担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边横担顶端设置边相导线挂点,边相导线挂点内设第一跳线挂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跳线挂点为0°~40°跳线挂点。边横担的其中一个的远离中横担的一端设置跳线架;跳线架上设置第二跳线挂点,第二跳线挂点为40°~90°耐张转角跳线挂点。中横担与主柱连接的节点板上前后两侧均设置两个V串跳线挂点,边横担主材上设置I跳线挂孔。中横担为矩形横担,横担宽度全长等宽;中横担顶面主材在中间处开断,开断处采用包角钢连接;中横担底面主材通长设置;中横担四周面斜材按交叉方式布置。边横担为三角形横担,边横担通长布置并在底部通过节点板与主柱和中横担连接,边横担前后两面斜材按三角形布置;顶面和底面斜材均按交叉方式布置;边横担按照边横担长度的1/100进行预拱。立柱为格构式钢结构,两个立柱关于中横担的中心位置对称布置;立柱上部为方形直柱结构,截面长宽与中横担相同;立柱下部按照0.12的坡度向地面扩展。钻越塔还包括塔腿,立柱通过包角钢与塔腿连接,塔腿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每个立柱通过四个塔腿支撑。边横担与中横担相连的端部和中相导线挂点处均设置竖向隔面。地线架、立柱和塔腿上在远离导线的一边上均设置脚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中横担的两端设置对称的两个立柱,中横担两端分别对称设置边横担,中横担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设置向外倾斜的地线架。整个钻越塔呈门型架构,与传统杯型或干型铁塔相比,结构形式简洁,铁塔高度较低,施工时无需对现有线路进行停电作业,具有施工快速、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地线架末端向内弯折并设置地线挂点,中横担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边横担顶端设置边相导线挂点。从而将钻越塔的三相导线布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再加上钻越塔不架设地线,进一步的降低了杆塔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了钻越塔的使用范围。进一步的,在边相导线挂点内设0°~40°的第一跳线挂点,跳线架上设置40°~90°耐张转角第二跳线挂点,不再受钻越点处线路转角度数的限制,提高适用性。进一步的,跳线串采用“I-V-I”型式设计,中横担与主柱连接的节点板上前后两侧均设置两个V串跳线挂点,边横担主材上设置I跳线挂孔,缩短施工时间,节省施工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立柱上部为方形直柱结构,截面长宽与中横担相同,立柱下部按照0.12的坡度向地面扩展,提高整个钻越塔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在边横担与中横担相连的端部和中相导线挂点处均设置竖向隔面,加强了钻越塔的整体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脚钉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地线架脚钉布置示意图。其中:1-中横担;2-边横担;3-地线架;4-立柱;5-跳线架;6-塔腿;7-地线挂点;8-中相导线挂点;9-边相导线挂点;10-第二跳线挂点;11-V串跳线挂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线路门型钻越塔,包括中横担1,中横担1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2,中横担1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3,中横担1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4;其中1个边横担2的顶端设置跳线架5;中横担1的下平面的两端端头以及中间部位均设置导线挂点,并配套设置施工用孔。中横担1中间部位下平面设置中相导线挂点8,边横担2顶端下平面上设置边相导线挂点9,边相导线挂点9内设第一跳线挂点,第一跳线挂点为0°~40°跳线挂点。跳线架5上设置第二跳线挂点10,第二跳线挂点10为40°~90°耐张转角跳线挂点。钻越塔的三相导线采用水平布置,跳线串采用“I-V-I”型式设计,跳线串呈水平排列布置。导线挂点距离地面最大高度可以为13m或14m,或者为其他适应地形的高度。中横担1与主柱4连接的节点板上前后两侧均设置两个V串跳线挂点11,边横担2主材上设置I跳线挂孔。中横担1为矩形横担,横担宽度等宽,顶面主材在中间处开断,采用包角钢连接,底面主材通长设置,四周面斜材按交叉方式布置。两个边横担2均为三角形横担,边横担2通长布置并在底部通过节点板与主柱和中横担1连接,边横担2前后两面斜材按三角形布置,顶面和底面斜材均按交叉方式布置。边横担2按照边横担2整个悬臂长度的1/100进行预拱。立柱4为格构式钢结构,两个立柱4关于中横担1的中心位置对称布置;立柱4上部为方形直柱结构,截面长宽与中横担1相同;立柱4下部按照0.12的坡度向地面扩展,并通过包角钢与塔腿6连接。每个立柱4通过4个塔腿支撑;立柱4和塔腿6通过地脚螺栓或塔脚板与基础连接,塔腿6为等长腿,两个立柱4间的中心距离为11.6m。边横担与中横担相连的端部和中横担中部的导线挂点处均设置竖向隔面,增加铁塔的整体刚度。参见图2和3,脚钉12从离地面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横担(1),中横担(1)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2),中横担(1)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3),地线架(3)末端向内弯折并设置地线挂点(7),中横担(1)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4);中横担(1)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8),边横担(2)顶端设置边相导线挂点(9),边相导线挂点(9)内设第一跳线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横担(1),中横担(1)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2),中横担(1)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3),地线架(3)末端向内弯折并设置地线挂点(7),中横担(1)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4);中横担(1)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8),边横担(2)顶端设置边相导线挂点(9),边相导线挂点(9)内设第一跳线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跳线挂点为0°~40°跳线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横担(2)的其中一个的远离中横担(1)的一端设置跳线架(5);跳线架(5)上设置第二跳线挂点(10),第二跳线挂点(10)为40°~90°耐张转角跳线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担(1)与主柱连接的节点板上前后两侧均设置两个V串跳线挂点(11),边横担(2)主材上设置I跳线挂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担(1)为矩形横担,横担宽度全长等宽;中横担(1)顶面主材在中间处开断,开断处采用包角钢连接;中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胡建民刘志峰杜孟远吴彤沈巍巍管顺清朱永平胡程程朱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