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429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55
提供了一种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碳硅烷纤维在含硼气氛下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得到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2)将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先在氨气气氛加热、然后转换气氛为惰性气氛,在惰性气氛下继续升温加热,得到Si‑B‑N陶瓷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以聚碳硅烷纤维为原料,通过不熔化过程中引入硼,经过随后的氮化和高温烧成制得Si‑B‑N陶瓷纤维,所得Si‑B‑N陶瓷纤维的硼含量在1~15wt%之间可调控,氧含量低于2wt%,碳含量低于1wt%,拉伸强度大于1.5GPa,具有优异的透波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i-B-N Ceramic Fiber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i_B_N ceramic fibers is provided,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olycarbosilane fibers are irradiated by electron beam in boron atmosphere to obtain Polycarbosilane non-melting fibers containing boron; 2) Polycarbosilane non-melting fibers containing boron are heated in ammonia atmosphere, then converted into inert atmosphere, and heated continuously in inert atmosphere to obtain Si_B_N ceramic fibers. N ceramic fiber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akes Polycarbosilane fibers as raw materials, introduces boron in the process of non-melting, then nitrides and firs at high temperature to produce Si_B_N ceramic fibers. The boron content of the obtained Si_B_N ceramic fibers can be adjusted between 1% and 15wt%, oxygen content is lower than 2wt%, carbon content is lower than 1wt%, tensile strength is greater than 1.5GPa, and has excellent wav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总体地涉及陶瓷及陶瓷纤维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Si-B-N陶瓷纤维将BN纤维和Si3N4纤维的优异性能结合在一起,具有耐温性能好、强度高且透波性能优异的特点,可满足高马赫数飞行器用耐高温透波复合材料对透波纤维的要求,是耐高温透波陶瓷纤维的主要发展方向。Si-B-N陶瓷纤维通常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常用的方法是先合成聚硼硅氮烷先驱体,以其为原料,经过纺丝、不熔化和高温烧成制备Si-B-N陶瓷纤维。如日本东亚燃料公司(参见专利US5030744和文献Synthesisofapolyborosilazaneanditsconversionintoinorganiccompounds.Journalof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1993,76:717-723)将低分子甲基氢聚硅氮烷和硼烷混合反应得到聚硼硅氮烷,接着将聚硼硅氮烷溶于二甲苯中,调节聚硼硅氮烷二甲苯溶液到粘稠可纺态,经干法纺丝得到聚硼硅氮烷原纤维,原纤维在氨气气氛下热解到600℃,再在氮气气氛下1700℃加张烧成制得Si-B-N陶瓷纤维,纤维平均直径为10μm,拉伸强度为3.2GPa,模量为400GPa。Seyferth等(参见专利US5171736和文献BorasilazanePolymericPrecursorsforBorosiliconNitride.Journalof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1990,73:2131-2133)将1,3,5-三甲基环三硅氮烷与硼烷在甲苯中回流反应1h,通过硅氮环开环得到聚硼硅氮烷,该聚硼硅氮烷可熔融挑丝、不熔化及高温热解制备定长SiBN陶瓷纤维。Jansen等(参见专利US7297649B2;专利EP0502399A2;专利US5233066和文献Ceramicfibersformatrixcompositesinhigh-temperatureengineapplication.Science,1999,285:699-703)控制六甲基二硅氮烷(HMDZ)和四氯化硅(SiCl4)的反应条件,使得SiCl4中仅有一个Si-Cl键与HMDZ反应,再将反应产物与BCl3反应得到了三氯硅基氨基二氯硼烷(TADB),TADB采用不同的交联剂可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聚硼硅氮烷,氨解得到不溶的白色固体,甲胺解得到可溶于正己烷的液态聚合物,该液态聚合物在240℃热交联得到固态聚硼硅氮烷,PBSZ的组成为SiB1.1N4.2C3.6H12.5O0.04,该聚硼硅氮烷可用于制备SiBNC陶瓷纤维。国防科技大学(参见专利CN200710035733.9;CN200710035734.3;CN200810031253.X;CN200810031251.0;CN200910311781.5)以BCl3、HMeSiCl2和六甲基二硅氮烷为原料,合成了聚硼硅氮烷先驱体,经过熔融纺丝、不熔化和高温烧成,制备了Si-B-N陶瓷纤维。东华大学(参见CN200710170513.7;CN201110410000.5)采用先驱体转化法也制备了Si-B-N陶瓷纤维。由于聚硼硅氮烷的合成过程中涉及SiCl4、BCl3等高活性单体,同时,合成的聚硼硅氮烷中含有较多Si-N、B-N等活性键,对空气、潮气极为敏感,使得合成过程对设备、工艺条件要求极高,批量化制备困难,同时也造成聚硼硅氮烷先驱体及Si-B-N陶瓷纤维的成本很高,限制了该纤维的应用。另一种制备方法以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为原料,采用在氨气气氛下氮化脱碳,然后在BCl3气氛下硼化处理,再经高温烧成后制得(参见专利CN201410173365.4)。该工艺路线所使用的原料为聚碳硅烷,为成熟的工业化产品,性能相对稳定,工艺路线相对简单。但是氮化过程中需将聚碳硅烷分子中的碳全部用氮元素取代,该过程会使纤维中形成大量缺陷,影响纤维的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此外,硼化过程所使用的气氛为强腐蚀性的BCl3气氛,对生产设备的要求极高,难以批量化生产。而且,氮化后的纤维活性较低,难以与BCl3等气体反应,造成该方法引入的硼含量较低(≤2wt%),限制了纤维的耐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硼化原料腐蚀性强、硼引入量低,工艺复杂、成本高、所得纤维耐温性能不足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用硼源更为稳定,引入的硼含量在1~15wt%范围内可调控,工艺步骤更少,工艺更加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所得的Si-B-N陶瓷纤维在惰性气氛中1700℃处理后仍有1GPa的强度,是耐高温透波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碳硅烷纤维置于装置中,抽真空后充入含硼气氛,随后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得到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2)将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先在氨气气氛中加热至第一高温,然后改变气氛为惰性气氛,在惰性气氛中继续加热至第二高温,得到Si-B-N陶瓷纤维。本专利技术方法以聚碳硅烷纤维为原料,通过在交联过程中直接引入硼,获得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随后经过氮化脱碳,获得Si-B-N陶瓷纤维。解决了目前Si-B-N陶瓷纤维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不熔化、氮化、硼化分步进行导致的工艺路线长,工艺控制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此外,还克服了现有工艺硼化气氛腐蚀性大、硼含量引入低的难题,是制备高性能Si-B-N陶瓷纤维的新方法。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聚碳硅烷纤维是由软化点在70~240℃范围内且氧含量低于1wt%的聚碳硅烷经熔融纺丝制得,所述聚碳硅烷纤维的直径小于30μm。聚碳硅烷的软化点如果低于70℃,会导致在辐照过程中易熔并,如果高于240℃,将无法纺丝制得聚碳硅烷纤维。聚碳硅烷纤维的直径大于30μm,会导致后续氨气氮化不彻底,使氮化纤维芯部存在较多富余碳,影响最终陶瓷纤维的透波性能。更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含硼气氛是指含B2H6、B4H10、B3N3H6中的一种气体,或者是指B2H6、B4H10、B3N3H6中的一种气体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B2H6、B4H10、B3N3H6中含有较多B-H活性基团,易与辐照后的聚碳硅烷纤维发生反应,实现硼元素的引入。还进一步的,上述B2H6、B4H10、B3N3H6中的一种气体与聚碳硅烷纤维的质量比为(1~50):100。如果含硼气体与聚碳硅烷纤维的质量比低于1:100,最终得到的Si-B-N陶瓷纤维中硼含量低于1wt%,纤维耐温性能差。如果含硼气体与聚碳硅烷纤维的质量比高于50:100,含硼气体过量,无法引入到不熔化纤维中,造成环境污染。还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电子束辐照的条件为:辐照剂量率10~105Gy/s,辐照总剂量为5~40MGy。剂量率低于10Gy/s,聚碳硅烷纤维无法产生足够的自由基实现交联,且效率低,剂量率高于105Gy/s,不熔化纤维熔并。总剂量低于5MGy,不熔化纤维交联程度不够,后续烧成过程中并丝。总剂量高于40MGy,对后续陶瓷纤维制备无明显影响,但会浪费辐照剂量,提高纤维成本。还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在氨气气氛中加热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碳硅烷纤维置于装置中,抽真空后充入含硼气氛,随后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得到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2)将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先在氨气气氛中加热至第一高温,然后改变气氛为惰性气氛,在惰性气氛中继续加热至第二高温,得到Si‑B‑N陶瓷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碳硅烷纤维置于装置中,抽真空后充入含硼气氛,随后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得到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2)将含硼的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先在氨气气氛中加热至第一高温,然后改变气氛为惰性气氛,在惰性气氛中继续加热至第二高温,得到Si-B-N陶瓷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碳硅烷纤维是由软化点在70~240℃范围内且氧含量低于1wt%的聚碳硅烷经熔融纺丝制得,所述聚碳硅烷纤维的直径小于3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硼气氛是指含B2H6、B4H10、B3N3H6中的一种气体的气氛,或者是指B2H6、B4H10、B3N3H6中的一种气体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2H6、B4H10、B3N3H6中的一种气体与聚碳硅烷纤维的质量比为(1~50):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i-B-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电子束辐照的条件为:辐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宙王浩王军邵长伟简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