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容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84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能够在确保容量的同时,在容器主体部的轴向的膨胀时或者收缩时减少对于阀的负载的高压容器单元。高压容器单元(10)具有:圆筒状的容器主体部(18),其在壳体(22)内被排列有多个,并且在轴向一端部上具备开口部;连结部件,其与容器主体部(18)的各自的开口部连接从而对多个容器主体部(18)进行连结,并且具备使容器主体部(18)的内部相互连通的流道;导出管,其穿过被形成在壳体(22)上的贯穿孔并从连结部件向壳体(22)的外部导出,并且被安装有能够对流道进行开闭的阀;固定部件,其将连结部件固定在壳体(22)上;保持机构(61),其以能够相对于壳体(22)而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来对容器主体部(18)中的与所述轴向一端部相比靠轴向另一端侧进行保持。

High Pressure Vessel Un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igh-pressure vessel unit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load on the valve at the same time of guaranteeing the capacity, while the axial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vessel. The high pressure vessel unit (10) has: a cylindrical vessel main body (18), which is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shells (22) and has an opening at one end of the axial direction; a connecting componen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spective opening of the vessel main body (18) so as to connect a plurality of vessel main parts (18), and a flow channel connecting the inner parts of the vessel main body (18); and a outlet pipe thereof.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formed on the shell (22) and derived from the connecting part to the outer part of the shell (22), and installed with a valve capable of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flow passage; a fixing part, which fixes the connecting part on the shell (22); and a retaining mechanism (61), which is able to move axially relative to the shell (22) against the axial end of the main part (18) of the container. The other end of the axis is main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容器单元
本公开涉及一种高压容器单元。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8-4996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上方被开口了的壳体内收纳有三个容器主体部(罐)的结构。此外,在该日本特开2008-49961号公报中,还记载了如下内容,即,通过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而对各个容器主体部的阀侧的一端部进行支承并利用螺栓来对另一端部进行固定,从而允许容器主体部的轴向的膨胀(收缩)。在日本特开2005-11402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两根带而将罐缠绕并固定在罐载置台上的结构,并将靠近阀的一方的带的固定力设为较强,将另一方的带的固定力设为较弱。近来,在燃料电池车辆中,为了燃料的大容量化而正在探讨搭载有多个容器主体部的结构。在此,如果搭载了多个日本特开2005-11402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桶型的罐,则难以确保车厢空间或行李箱空间。作为其对策,存在如日本特开2008-49961号公报这样的、将多个圆筒状的容器主体部收纳在壳体中的方法。然而,在日本特开2008-49961号公报中,由于在三个容器主体部上分别设置有阀,且这些阀彼此通过配管而被连结在一起,因此当在各个容器主体部的轴向的膨胀(收缩)量中存在偏差时,则对于阀的负载会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容量的同时,在容器主体部的轴向的膨胀时或者收缩时减少对于阀的负载的高压容器单元。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式为,一种高压容器单元,具有:箱状的壳体;圆筒状的容器主体部,其在所述壳体内被排列有多个,并且在轴向一端部上具备开口部;连结部件,其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各自的所述开口部连接从而对多个所述容器主体部进行连结,并且具备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内部相互连通的流道;导出管,其穿过被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贯穿孔并从所述连结部件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导出,并且被安装有能够对所述流道进行开闭的阀;固定部件,其将所述连结部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保持机构,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而在轴向上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对所述容器主体部中的与所述轴向一端部相比靠轴向另一端侧进行保持。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中,在箱状的壳体内排列有多个圆筒状的容器主体部。此外,容器主体部分别在轴向上的一端部上具备开口部,且该开口部与连结部件连接。并且,通过利用该连结部件而将多个容器主体部连结,从而使这些容器主体部的内部相互连通。而且,在连结部件上设置有导出管,在该导出管上安装有阀。由此,能够将多个容器主体部单元化而作为一个高压容器来发挥功能,从而能够确保容量。此外,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一端部经由连结部件并通过固定部件而被固定在壳体上,并且与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一端部相比靠轴向另一端侧通过保持机构而被保持为能够相对于壳体而在轴向上进行移动。由此,在容器主体部膨胀或者收缩的情况下,容器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侧发生移动,而连接有阀的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一端部则不会相对于壳体而进行移动。其结果为,能够在容器主体部的轴向的膨胀时或者收缩时减少对于阀的负载。本公开的第二方式为,在上述方式中,所述连结部件为,对多个所述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一端部进行连结的第一配管,多个所述容器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部通过第二配管而被连结,所述保持机构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而移动的方式对所述第二配管进行保持。在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中,通过以能够相对于壳体而移动的方式对第二配管进行保持,从而无需以能够分别单独地移动的方式对容器主体部本身进行保持。本公开的第三方式为,在上述第二方式中,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安装托架,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形成有第一安装孔;安装片,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配管上,且形成有第二安装孔;紧固部件,其在使所述安装托架与所述安装片重叠的状态下,被插穿至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并对两者进行紧固,所述第一安装孔或者所述第二安装孔被设为,将所述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作为长边方向的长孔。在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中,第一安装孔或者第二安装孔成为长孔。由此,当容器主体部在轴向上膨胀时,第二配管与安装片一起向轴向另一端侧移动与膨胀的量相对应的量。此外,当容器主体部在轴向上收缩时,第二配管与安装片一起向轴向一端侧移动与收缩的量相对应的量。采用这种方式,从而能够允许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上的膨胀或者收缩。本公开的第四方式为,在上述第三方式中,所述安装托架以及所述安装片被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容器主体部之间。在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中,通过在相邻的容器主体部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安装托架以及安装片,从而无需使壳体大型化。本公开内容的第五方式为,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保持机构包括支承带,所述支承带在所述容器主体部的排列方向上延伸并被架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容器主体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被所述支承带所支承。在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中,容器主体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带所支承。由此,当容器主体部在轴向上膨胀时,容器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部向轴向另一端侧滑动与膨胀的量相对应的量。此外,当容器主体部在轴向上收缩时,容器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部向轴向一端侧滑动与收缩的量相对应的量。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即使不通过配管等而对容器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部进行连结,也能够允许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上的膨胀或者收缩。本公开的第六方式为,在上述第二方式中,所述保持机构包括:插穿孔,其被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部对置的周壁部上;突出部,其从所述第二配管突出并以能够在所述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插穿于所述插穿孔中。在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中,从第二配管突出的突出部被插穿于形成在壳体的周壁部上的插穿孔中。由此,当容器主体部在轴向上膨胀时,突出部向轴向另一端侧移动与膨胀的量相对应的量。即,突出部的插穿长度变长。此外,当容器主体部在轴向上收缩时,突出部向轴向一端侧移动与收缩的量相对应的量。即,突出部的插穿长度变短。采用这种方式,从而能够允许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上的膨胀或者收缩。本公开的第七方式为,在上述方式中,所述壳体以包括壳体主体和盖部件的方式而被构成,其中,所述壳体主体具备底壁部和被直立设置在该底壁部上并包围多个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周围的框状的周壁部。在本公开的第七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中,能够抑制异物等进入到壳体主体的内部的情况。此外,即使相对于来自盖部件侧的冲击,也能够对容器主体部进行保护。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即,能够在确保容量的同时,在容器主体部的轴向的膨胀时或者收缩时减少对于阀的负载。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即,即使在增加了容器主体部的数量的情况下,保持机构也无需变得复杂。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第五方式、第六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即,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允许容器主体部的膨胀或者收缩。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高压容器单元,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即,能够在不进行大型化的条件下,允许容器主体部的轴向的膨胀或者收缩。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式所记载的高压容器单元,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即,能够抑制向壳体主体的异物的侵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耐冲击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搭载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容器单元的燃料电池车辆的概要侧视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容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容器单元的平面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容器单元,具有:箱状的壳体;圆筒状的容器主体部,其在所述壳体内被排列有多个,并且在轴向一端部上具备开口部;连结部件,其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各自的所述开口部连接从而对多个所述容器主体部进行连结,并且具备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内部相互连通的流道;导出管,其穿过被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贯穿孔并从所述连结部件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导出,并且被安装有能够对所述流道进行开闭的阀;固定部件,其将所述连结部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保持机构,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而在轴向上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对所述容器主体部中的与所述轴向一端部相比靠轴向另一端侧进行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9 JP 2017-1542971.一种高压容器单元,具有:箱状的壳体;圆筒状的容器主体部,其在所述壳体内被排列有多个,并且在轴向一端部上具备开口部;连结部件,其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各自的所述开口部连接从而对多个所述容器主体部进行连结,并且具备使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内部相互连通的流道;导出管,其穿过被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贯穿孔并从所述连结部件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导出,并且被安装有能够对所述流道进行开闭的阀;固定部件,其将所述连结部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保持机构,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而在轴向上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对所述容器主体部中的与所述轴向一端部相比靠轴向另一端侧进行保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容器单元,其中,所述连结部件为,对多个所述容器主体部的轴向一端部进行连结的第一配管,多个所述容器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部通过第二配管而被连结,所述保持机构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而移动的方式对所述第二配管进行保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容器单元,其中,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安装托架,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形成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千明木下真介泽井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