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367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之上设置有支撑体,支撑体之上滑动设置有可调节上下位置的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两端设置有上定位轮,上压带经由上定位轮绕设,活动支架下方于支撑体之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两端设置有下定位轮,下压带经由下定位轮绕设,上压带、下压带之上开设有凹槽,以增大同管材之间的接触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铜制螺纹管材加工制造过程中,通过设置于上、下定位轮之上的上、下压带对管材施以摩擦力,实现了对管材的径向固定,不仅能够有效克服因扭力导致的管材偏转,而且不影响管材加工时的轴向移动。

Torsion Correction Device for Copper Threaded Pipe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rsion adjust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copper threaded pip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upport body on which sliding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bracket with adjustable upper and lower positions, an upper positioning wheel at both ends of the movable bracket, an upper pressure belt wrapped by an upper positioning wheel, a fixed bracket under the movable bracket and a lower fixed bracket at both ends of the fixed bracket. The positioning wheel and the lower pressure belt are wound by the lower positioning wheel, and grooves are arranged above the upper pressure belt and the lower pressure bel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ontact area with the pipe.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copper threaded pipe, the utility model applies friction force to the pipe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pressure belt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positioning wheels, thus realizing the radial fixing of the pipe, which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torsion force. The resulting tube deflec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tube during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
本技术属于通讯器材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时的校扭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铜制螺纹管材在加工制造时,会将光滑的铜带经过卷圆、焊接、轧螺纹等一系列流程,加工制作成为符合要求螺纹管。但在轧螺纹过程中,因轧螺纹装置会对管材产生径向扭力,加之管材整体较长,会导致管材在轧螺纹时因受力而不断偏转,由此造成的问题在于:1、由于管材在轧螺纹时偏转,导致最终整条管材的焊缝不在一条直线之上,会直接影响螺纹管的一致性;2、由于管材在轧螺纹时偏转,导致螺纹螺距变化不可控,影响螺纹管的机械指标及电气指标。然而,目前暂无一种装置,能够在加工制造此类管材时,能够对管材进行有效固定以克服径向扭力导致的偏转问题,且又不影响管材加工制造时的整体轴向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时的校扭装置,以通过对螺纹管在加工制造时施以特定方向摩擦力进行固定,解决因径向扭力导致的偏转现象,同时不影响管材加工制造时的整体轴向移动。有鉴于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之上设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之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及可调节上下位置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之上设置有上定位轮,所述上定位轮之上设置有上压带,所述上定位轮下方于固定支架之上对应设置有下定位轮,所述下定位轮之上设置有下压带,所述上压带、下压带之上开设有凹槽,以增大同管材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体上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同活动支架相连接,螺纹杆顶部设置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下方设置有支撑螺纹杆旋转的支撑座。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体之上开设有导槽,所述活动支架经由导槽滑动设置。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支架之上设置有2个上定位轮,所述上压带经由2个上定位轮绕设,所述固定支架之上设置有2个下定位轮,所述下压带经由2个下定位轮绕设。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凹槽呈半圆形,内径略小于管材外径。进一步地,优选的是,还包括紧贴于所述上压带、下压带相邻部分的内侧设置的上压力轮组、下压力轮组,所述上压力轮组、下压力轮组相互平行。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上压带、下压带为弹性体履带。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上压带、下压带为橡胶带。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上压带、下压带于半圆形凹槽壁之上竖直开设有若干贯穿凹槽壁的切口。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切口的底部配置为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铜制螺纹管材加工制造过程中,通过设置于定位轮之上的上、下压带对管材施以摩擦力,实现了对管材的径向固定,不仅能够有效克服因扭力导致的管材偏转,而且不影响管材加工时的轴向移动。2、能够利用螺纹杆带动调节上压带与下压带之间的间隙,方便校正不同规格或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铜制螺纹管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上压带/下压带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上压带/下压带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座;2、支撑体;3、固定支架;4、活动支架;5、上定位轮;6、上压带;7、下定位轮;8、下压带;9、凹槽;10、上压力轮组;11、下压力轮组;12、螺纹杆;13、调节手轮;14、支撑座;15、导槽;16、切口。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之上设置有支撑体2,支撑体2之上设置有固定支架3及可调节上下位置的活动支架4,活动支架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上定位轮5,橡胶材质的上压带6经由两个上定位轮5绕设并张紧,固定支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下定位轮7,各下定位轮7均位于上定位轮5的正下方,橡胶材质的下压带8经由两个下定位轮7绕设并张紧,上压带6、下压带8之上均开设有半圆形凹槽9,凹槽9的内径被配置为略小于管材的外径,以在包裹并夹持管材时增大同管材之间的接触面积;紧贴于上压带6与下压带8相邻部分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上压力轮组10、下压力轮组11,以对该部分压带进行限位,防止在固定管材时压带发生位移,上压力轮组10由若干个一字排布且固定于活动支架之上的轴承杆及设置于轴承杆之上的轴承组成,下压力轮组11结构与上压力轮组10相同;作为优选实施例,为方便对活动支架4进行高度调节,支撑体2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下端同活动支架4相连接,螺纹杆12顶部设置有调节手轮13,调节手轮13下方设置有支撑螺纹杆12旋转的支撑座14,同时支撑体2之上开设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导槽15,活动支架4经由导槽15滑动设置,以通过转动调节手轮13带动螺纹杆12调节活动支架4的高度位置,以此控制上压带6、下压带8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实施例,底座1呈锥台形,支撑体2焊接在底座2之上,支撑体2呈长方形,底座1及支撑体2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锥台形增加了底座1的稳定性,焊接连接增加了支撑体2的强度,长方形保证了支撑体2整体平衡,金属材料延长了上支撑体2和底座1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上压带6、下压带8于半圆形凹槽壁之上竖直开设有若干贯穿凹槽壁的切口16,以使上压带6、下压带8在经由上定位轮5、下定位轮7张紧运动时进行自由形变;切口16的底部配置为弧形,以防止切口16的底部因受力形变导致开裂。工作原理:在进行铜制螺纹管材加工制造时,管材经由轧螺纹装置进行螺纹轧制后自动前往传输,随后经由本装置上压带6、下压带8相互配合进行夹持固定,上压带6及下压带8采用橡胶材质并且通过半圆形凹槽的开设,在夹持管材之后大大增强了同管材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管材克服轴向扭力所发生的偏转现象。同时,在使用时还可通过旋转调节手轮11带动螺纹杆10旋转,螺纹杆10旋转以驱动活动支架4沿导槽13上下移动,实现对活动支架4与固定支架3之间距离的控制,进行对上压带6及下压带8之间间距的调节,不仅能够有效调节对管材的夹持固定力度,还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管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之上设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之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及可调节上下位置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之上设置有上定位轮,所述上定位轮之上设置有上压带,所述上定位轮下方于固定支架之上对应设置有下定位轮,所述下定位轮之上设置有下压带,所述上压带、下压带之上开设有用于包裹夹持管材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之上设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之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及可调节上下位置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之上设置有上定位轮,所述上定位轮之上设置有上压带,所述上定位轮下方于固定支架之上对应设置有下定位轮,所述下定位轮之上设置有下压带,所述上压带、下压带之上开设有用于包裹夹持管材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上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同活动支架相连接,螺纹杆顶部设置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下方设置有支撑螺纹杆旋转的支撑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之上开设有导槽,所述活动支架经由导槽滑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制螺纹管材加工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文虎党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普天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