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00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10:23
一种电动致动器,其具有致动器主体和固定于致动器主体的托架,致动器主体具有壳体和将壳体与托架连接起来的多个支承部,托架具有:多个主体固定部,它们与多个支承部接触而固定;以及多个引导部,它们从主体固定部的内侧的托架的表面或与主体固定部相邻的位置的托架的表面向致动器主体侧突出。

Electric Actuator

An electric actuator has an actuator main body and a bracket fixed to the actuator main body. The actuator main body has a shell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parts connecting the shell and the bracket. The bracket has: a plurality of main body fixing parts, which are contacted and fix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parts; and a plurality of guiding parts, which are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bracket inside the main body fixing part or are in phase with the main body fixing part. The surface of the bracket in the adjacent position protrudes to the main side of the actu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致动器
本技术涉及电动致动器。
技术介绍
在将电动致动器安装于车辆的情况下,按照所搭载的各车型的安装标准而设定了致动器的安装部的形状。因此,如果所搭载的车型不同,则对致动器自身的外壳结构进行变更。因此,研究了:针对多车型,使致动器通用化,以使托架应对各车型。例如,在日本特开2012-231564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在将马达向设备安装时,按照设备的形状来设定托架形状。因此,在关于电动致动器研究了使用托架的安装的情况下,作为致动器主体与托架的固定方法,考虑有螺钉紧固,考虑有在托架的安装致动器主体的部分、在平板上设置贯通孔的结构。因此,需要一边通过手工作业使致动器主体与托架对位一边拧入螺钉,对于一般的托架来说,组装工序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组装作业性优异的电动致动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其具有致动器主体和固定于所述致动器主体的托架,所述致动器主体具有壳体和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托架连接起来的多个支承部,所述托架具有:多个主体固定部,它们与多个所述支承部接触而固定;以及多个引导部,它们从所述主体固定部的内侧的所述托架的表面或与所述主体固定部相邻的位置的所述托架的表面向所述致动器主体侧突出。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元件、特征、步骤、特性以及优点会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电动致动器的俯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B-B线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电动致动器的俯视图。图7是沿着图6的C-C线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第三变形例的电动致动器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第四变形例的电动致动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10具有致动器主体11和托架50。致动器主体11具有壳体20、输出轴21、连接器22以及支承部31、32、33,该输出轴从壳体20突出并且沿着中心轴线J1的轴向延伸。致动器主体11具有收纳于壳体20中的省略图示的马达和减速机构。输出轴21与减速机构连结,在绕着中心轴线J1的方向上旋转。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1的轴向简称为“轴向”,将轴向的图1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轴向的图1的下侧简称为“下侧”。并且,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另外,上侧和下侧仅是用于对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这些名称所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壳体20具有沿轴向配置的马达外壳20a和减速机构外壳20b。马达外壳20a和减速机构外壳20b都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马达外壳20a的内部空间与减速机构外壳20b的内部空间沿轴向连续。输出轴21从减速机构外壳20b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在马达外壳20a的上端部配置有连接器22。连接器22从马达外壳20a的外周面沿径向延伸,在径向外侧的端部具有连接端子22a。也可以在马达外壳20a中内设有安装了马达控制用的电路的控制基板。减速机构外壳20b呈比马达外壳20a大径的圆筒状。减速机构外壳20b的轴向长度小于马达外壳20a的轴向长度。在减速机构外壳20b的外周面的下端配置有三个支承部31~33。支承部31~33呈从减速机构外壳20b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平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外壳20b呈沿中心轴线J1延伸的圆筒部,支承部31~33从呈圆筒部的减速机构外壳20b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支承部31~33在下表面与托架50接触。支承部31~33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31a、32a、33a。支承部31~33在减速机构外壳20b的外周面上沿周向以隔开120°的等间隔而配置。托架50具有载置致动器主体11的主体支承部50a和从主体支承部50a的外周缘向下侧延伸的L形的安装部51~53。安装部51~53是通过例如螺钉紧固而固定于车辆等的安装位置的部位。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主体支承部50a具有沿轴向贯通俯视时的中央部的中央贯通孔。致动器主体11的输出轴21穿过中央贯通孔。安装部51~53在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扩展的面上具有沿轴向贯通安装部51~53的安装孔51a、52a、53a。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主体支承部50a和安装部51~53是将一块金属板弯折而制作的。主体支承部50a在三处角部具有与致动器主体11的支承部31、32、33分别接触而进行固定的主体固定部50A、50B、50C。托架50在主体固定部50A、50B、50C处具有一方的端部被固定的螺钉轴55a、55b、55c。螺钉轴55a~55c从主体支承部50a的上表面向轴向上侧突出。如图3所示,螺钉轴55c的下侧的端部通过焊接、粘接、紧固等而固定于主体支承部50a。对于螺钉轴55a、55b,也与螺钉轴55c同样地通过焊接、粘接、紧固等而被固定。螺钉轴55a~55c的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直至前端。螺钉轴55a穿过支承部31的贯通孔31a,螺钉轴55b穿过支承部32的贯通孔32a,螺钉轴55c穿过支承部33的贯通孔33a。将螺母60拧到螺钉轴55a~55c的前端,从而致动器主体11与托架50被紧固。螺钉轴55a~55c在对致动器主体11和托架50进行紧固时将致动器主体11向规定的位置引导。即,螺钉轴55a~55c是托架50所具备的引导部。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托架50具有作为引导部的螺钉轴55a~55c,因此,在将致动器主体11和托架50组装起来时,利用螺钉轴55a~55c抑制了壳体20绕轴的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维持致动器主体11与托架50对位的状态。其结果为,能够效率良好地实施电动致动器10的组装作业。并且,组装作业人员仅将螺钉轴55a~55c穿过支承部31~33的贯通孔31a~33a就能够进行致动器主体11与托架50的对位。因此,电动致动器10的组装作业非常容易。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主体11是具有圆筒状的壳体20和隔开120°而配置的支承部31~33的形状。由于致动器主体11具有关于中心轴线J1旋转对称的形状和配置,因此在根据每个用途而变更托架50的形状时,很少有无法被主体支承部50a载置的情况。因此,能够使用通用的致动器主体11来制作能够用于各种用途的电动致动器10。(第一变形例)图4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电动致动器的俯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B-B线的剖视图。图4和图5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电动致动器110具有致动器主体111和托架150。致动器主体111具有支承部133。支承部133呈从减速机构外壳20b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板状,具有沿轴向贯通支承部133的贯通孔133a。图4所示的支承部133具有与其他两个支承部31、32相同的平面形状,另一方面,与支承部31、32相比,该支承部133从减速机构外壳20b的外周面向外侧延伸的方向是向图示左侧倾斜的倾斜方向。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支承部133中,穿过前端P3和贯通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致动器具有致动器主体和固定于所述致动器主体的托架,所述致动器主体具有壳体和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托架连接起来的多个支承部,所述托架具有:多个主体固定部,它们与多个所述支承部接触而固定;以及多个引导部,它们从所述主体固定部的内侧的所述托架的表面或与所述主体固定部相邻的位置的所述托架的表面向所述致动器主体侧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21 JP 2017-1416491.一种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致动器具有致动器主体和固定于所述致动器主体的托架,所述致动器主体具有壳体和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托架连接起来的多个支承部,所述托架具有:多个主体固定部,它们与多个所述支承部接触而固定;以及多个引导部,它们从所述主体固定部的内侧的所述托架的表面或与所述主体固定部相邻的位置的所述托架的表面向所述致动器主体侧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是固定在所述托架上的螺钉轴,所述支承部具有供所述螺钉轴穿过的贯通部,借助拧到从所述贯通部突出的所述螺钉轴上的螺母而固定在所述托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收纳有所述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所述主体固定部位于所述凹部的内侧,所述引导部是所述凹部的周缘的台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是在沿着所述支承部与所述主体固定部对置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支承部的侧方的突起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松丰金栽贤金城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