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噪恒温重力灌流膜片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仪器以及科研仪器,适用于膜片钳电生理实验中灌流液的循环和给药,特别适合用于全细胞记录实验的恒温重力灌流膜片钳。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生物学以及医学领域,尤其在神经科学研究和靶向药物研发领域,活体组织切片的膜片钳电生理记录,是非常重要而广泛的实验技术之一。对于活体组织切片,通常需要高氧环境保持细胞活性,通常的手段是使用蠕动泵泵入新鲜的孵育液到记录槽,并泵出多余的孵育液体。而蠕动泵的开启通常会引入电磁噪音,对于高质量的膜片钳记录极其不利;另外,通过蠕动泵进行液体循环时,经常会由于进出液体的流量不同造成槽内液面不稳定甚至液体溢出。因此,膜片钳记录实验中需要一种能提供低背景噪音和平稳液面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实验中,通常需要维持实验样本的恒温,一般为高于室温的生理温度,目前常用的技术是在灌流液流入记录槽前对其加热,此方法通常需要加热灌流液至远高于工作温度,以补偿热量损失,避免灌流管和记录槽中的液体温度低于最低允许的工作温度。此外,灌流液通常包含可沉淀离子,会由于过热而沉淀,进而影响实验;另外一种补偿热量损失的技术是通过电热方式加热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恒温重力灌流膜片钳装置,包括:恒温重力灌流槽(1),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设置在膜片钳显微操作台上;加热液循环袋(2),用于存储加热液;加热液回收袋(3),用于回收加热液;加热液循环管(4),所述加热液循环管(4)连接在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所述加热液循环袋(2)和所述加热液回收袋(3)之间,使得加热液在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所述加热液循环袋(2)和所述加热液回收袋(3)内循环流动;灌流液滴瓶(7),用于存储灌流液;灌流液导管(8),所述灌流液导管(8)连接在灌流液滴瓶(7)和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之间,灌流液通过重力作用注入恒温重力灌流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恒温重力灌流膜片钳装置,包括:恒温重力灌流槽(1),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设置在膜片钳显微操作台上;加热液循环袋(2),用于存储加热液;加热液回收袋(3),用于回收加热液;加热液循环管(4),所述加热液循环管(4)连接在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所述加热液循环袋(2)和所述加热液回收袋(3)之间,使得加热液在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所述加热液循环袋(2)和所述加热液回收袋(3)内循环流动;灌流液滴瓶(7),用于存储灌流液;灌流液导管(8),所述灌流液导管(8)连接在灌流液滴瓶(7)和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之间,灌流液通过重力作用注入恒温重力灌流槽(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恒温重力灌流膜片钳装置,其中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包括:记录槽(11),用于进行膜片钳记录;排液孔道(13),用于排出灌流液;引流槽(12),设置在记录槽(11)和排液孔道(13)之间,用于引导灌流液从记录槽(11)到排液孔道(13)流动;和加热液循环管道(14),所述加热液循环管道(14)围绕所述记录槽(11)、所述引流槽(12)和所述排液孔道(13)设置,加热液在所述加热液循环管道(14)中循环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恒温重力灌流膜片钳装置,其中还包括:灌流槽固定翼(15),所述灌流槽固定翼(15)设置在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的两侧,所述恒温重力灌流槽(1)通过所述灌流槽固定翼(15)与所述膜片钳显微操作台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恒温重力灌流膜片钳装置,其中还包括:灌流液加热套管(5),所述灌流液加热套管(5)围绕所述灌流液导管(8)设置,用于加热在所述灌流液导管(8)中流动的灌流液;和加热存储箱(6),所述加热存储箱(6)设置在所述灌流液加热套管(5)之上,用于存储和加热在所述灌流液加热套管(5)中的加热液。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恒温重力灌流膜片钳装置,其中所述记录槽(11)为圆形带斜面倒圆台形并且包括:灌流液进液孔(111),所述灌流液进液孔(111)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孙坚原,李超,杨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