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积车用气瓶颈管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23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积车用气瓶颈管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颈管、第二颈管、固定环和集管头;所述第一颈管的外端与内胆前封头出口固定相连;所述集管头与外壳前封头出口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颈管的外端与集管头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环设置有第一环形台和第二环形台,所述第二环形台相对于第一环形台向外突出以便于焊接;所述第一环形台、第二环形台的厚度及内径均分别与第一颈管、第二颈管相同,并且分别与第一颈管的内端、第二颈管的内端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第一环形台和第二环形台之间形成宽度与第一颈管、第二颈管之间间隙宽度相同的环缝。该颈管支撑结构通过改善颈管固定环的焊接结构,提高了焊缝强度和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容积车用气瓶颈管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瓶颈管支撑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大容积车用气瓶颈管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车用LNG燃料箱是一种高真空超低温多层缠绕绝热的汽车用气瓶,是在φ500mm、φ550mm、φ600mm直径车用气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直径为φ800mm、φ850mm等规格的可重复充装的大容积焊接绝热气瓶,其贮存介质为LNG,公称容积为1000L,工作压力为1.59MPa。类似的大容积车用气瓶一般由内胆、外壳、夹套(两层容器之间的空间)以及阀门管路系统组成。其中,内胆通过前后两端支撑固定在外壳上,其外壁缠有多层绝热材料;夹套被抽成高真空,并设有真空维持系统;内胆中设有内部管路系统,外部阀门系统集中布置于气瓶的前端便于统一操作。气瓶的内胆与外壳之间在开口一端设置有颈管支撑结构,以将内胆支撑于气瓶的外壳内。现有的颈管支撑结构采用固定连接方式,通过两根颈管分别与内胆和外壳的前封头连接固定,为减少热传导同时考虑支撑强度,两根颈管伸入内胆中并通过固定环连接成整体,加长颈管长度,减小传热。如图1所示,现有的颈管支撑结构,其第一颈管2的内端、第二颈管3的内端与固定环1焊接形成整体,焊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积车用气瓶颈管支撑结构,设置在该气瓶的内胆前封头(5)和外壳前封头(6)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环(1)、第一颈管(2)、第二颈管(3)和集管头(4);所述第一颈管(2)的外端与内胆前封头(5)的出口固定相连;所述集管头(4)与外壳前封头(6)的出口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颈管(3)的外端与集管头(4)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环(1)设置有第一环形台(1.1)和第二环形台(1.2),所述第二环形台(1.2)相对于第一环形台(1.1)向外突出一段以便于焊接;所述第一环形台(1.1)和第二环形台(1.2)之间形成宽度与第一颈管(2)、第二颈管(3)之间间隙宽度相同的环缝(1.3);所述第一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积车用气瓶颈管支撑结构,设置在该气瓶的内胆前封头(5)和外壳前封头(6)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环(1)、第一颈管(2)、第二颈管(3)和集管头(4);所述第一颈管(2)的外端与内胆前封头(5)的出口固定相连;所述集管头(4)与外壳前封头(6)的出口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颈管(3)的外端与集管头(4)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环(1)设置有第一环形台(1.1)和第二环形台(1.2),所述第二环形台(1.2)相对于第一环形台(1.1)向外突出一段以便于焊接;所述第一环形台(1.1)和第二环形台(1.2)之间形成宽度与第一颈管(2)、第二颈管(3)之间间隙宽度相同的环缝(1.3);所述第一环形台(1.1)的厚度、内径均与第一颈管(2)相同,并且与第一颈管(2)的内端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第二环形台(1.2)的厚度、内径均与第二颈管(3)相同,并且与第二颈管(3)的内端通过焊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积车用气瓶颈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管(2)的外端内侧与第二颈管(3)之间的缝隙处还设置有用于保证第一颈管(2)和第二颈管(3)之间同轴度的定位片(7),以及用于固定定位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婷婷康彬唐英国周文君陈元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