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紧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06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紧环,包括:压紧环体、第一限位部和弹压部;压紧环体上设有一开口,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压紧环体上,弹压部设置在所述开口对侧压紧环体上,弹压部对喷油器座提供向上弹力,喷油器座被固定在第一限位部和弹压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备原有压紧环功能且不需要改变喷油器座和喷油器的前提下,通过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弹压部增加了连接固定喷油器座的功能,通过卡固部增加了连接喷油器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在从发动机中拆卸油轨总成时,喷油器和压紧环单边受力发生“侧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到位后通过卡固部卡住喷油器注塑体,能防止喷油器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紧环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紧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缸内直喷燃油分配管总成的压紧环。
技术介绍
随着对能源和环保的要求日趋严格,汽车发动机也在不断的升级进化。为了让发动机获得更强动力与更高燃油经济性,众多汽车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缸内直喷技术,而高压燃油分配管总成作为直喷技术中的核心部件,成为了研发的重点。目前,高压燃油分配管总成多采用压紧式结构,如图1-图3所示,所述压紧式结构主要包括如下组件:高压燃油分配管1;高压喷油器2;高压传感器3;压紧环4。其中,压紧环的作用类似于一个弹簧,将喷油器紧紧的压在缸盖上。但由于压紧环不与喷油器座和喷油器固定,因而就会产生如下技术问题:1)在包装运输时,喷油器易脱离油轨,造成客户端二次安装困难。2)从发动机中拆卸油轨总成时,喷油器易脱离油轨,造成多余燃油洒落发动机外侧,造成客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缸内直喷燃油分配管总成能避免喷油器脱离油轨的压紧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压紧环,包括:压紧环体9、第一限位部10和弹压部12;压紧环体9上设有一开口,第一限位部10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压紧环体9上,弹压部12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紧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环体(9)、第一限位部(10)和弹压部(12);压紧环体(9)上设有一开口,第一限位部(10)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压紧环体(9)上,弹压部(12)设置在所述开口对侧的压紧环体(9)上,压紧环体(9)夹持喷油器,弹压部(12)对喷油器提供向上弹力,喷油器被固定在第一限位部(10)和弹压部(1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紧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环体(9)、第一限位部(10)和弹压部(12);压紧环体(9)上设有一开口,第一限位部(10)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压紧环体(9)上,弹压部(12)设置在所述开口对侧的压紧环体(9)上,压紧环体(9)夹持喷油器,弹压部(12)对喷油器提供向上弹力,喷油器被固定在第一限位部(10)和弹压部(1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1)设置在所述开口对侧的压紧环体(9)上,喷油器被固定在第二限位部(11)和弹压部(12)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固部(13),卡固部(13)设置在压紧环体(9)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环,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第一限位部(10),两个第一限位部(10)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紧环,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弹压部(12),两个弹压部(12)与喷油器形成面接触,两个弹压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雨辰吴迪陶康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