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及门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00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手及门板结构,门板结构包括外框架、门芯板及拉手,外框架为环形,外框架的内圈用于安装门芯板的安装口,安装口的内壁设有与门芯板匹配的第一凹槽,门芯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与安装口的内壁围成装配槽,拉手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与外延部,固定部设于第一凹槽内,并位于第一凹槽的内壁与门芯板之间,外延部与门芯板间隔设置,外延部设于装配槽内。上述门板结构,拉手的固定部设于第一凹槽内,并位于第一凹槽的内壁与门芯板之间,拉手的外延部与门芯板间隔设置,可将手伸入外延部与门芯板之间,通过拉动拉手带动门芯板及外框架,由于拉手的外延部设于装配槽内,人员在经过时不会撞到拉手的外延部,可保证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手及门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具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拉手及门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具除了具有基本的功能,还需要满足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传统家具的门板把手为外露结构,在人员尤其是儿童撞到把手时,具有安全隐患,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安全的拉手及门板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板结构,包括外框架、门芯板及拉手,所述外框架为环形,所述外框架的内圈为用于安装所述门芯板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门芯板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门芯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围成装配槽,所述拉手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与外延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与所述门芯板之间,所述外延部与所述门芯板间隔设置,所述外延部设于所述装配槽内。上述门板结构,拉手的固定部设于第一凹槽内,并位于第一凹槽的内壁与门芯板之间,则第一凹槽的内壁与门芯板配合夹持固定部,拉手的外延部与门芯板间隔设置,可将手伸入外延部与门芯板之间,通过拉动拉手带动门芯板及外框架,由于拉手的外延部设于装配槽内,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门芯板及拉手,所述外框架为环形,所述外框架的内圈为用于安装所述门芯板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门芯板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门芯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围成装配槽,所述拉手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与外延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与所述门芯板之间,所述外延部与所述门芯板间隔设置,所述外延部设于所述装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门芯板及拉手,所述外框架为环形,所述外框架的内圈为用于安装所述门芯板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门芯板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门芯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围成装配槽,所述拉手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与外延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与所述门芯板之间,所述外延部与所述门芯板间隔设置,所述外延部设于所述装配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及第三板件,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板件及所述第三板件围成与所述门芯板的侧边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外延部与所述第三板件连接,所述外延部沿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外延部与所述门芯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靠近所述门芯板的侧面上设有防滑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多个边框条,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条两两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高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