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185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属于岩土工程及设备研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密闭结构的收集桶,收集桶顶部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收集桶内壁在真空负压装置下方设置有隔水吸尘滤网,收集桶内壁在隔水吸尘滤网下方设置有水物分离滤网,收集桶侧壁连接有吸水吸石管、排水管,吸水吸石管的连接点位于隔水吸尘滤网与水物分离滤网之间,排水管的连接点位于水物分离滤网下方;收集桶侧壁在水物分离滤网对应位置配设有杂物清除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对含水部位进行清理,而且可以保证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基础面水石混合物的清理,可以更加有效率地清理基础面上的水石混合物,并方便及时清理吸进去的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属于岩土工程及设备研究领域,可以应用在岩土工程地下水丰富区域的基础面清理。
技术介绍
目前吸尘吸水机在城市生活中应用广泛,不仅是酒店或者是大型的公共场所,而且很多家庭可开始使用。吸尘吸水机不仅节约了在打扫方面很多的劳动力,为酒店等机构或者是单位节省了开支,而且能够让家庭中的人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之中,给了人们更多的空闲时间。再加上吸尘吸水机的操作比较简单,其清洁的效果比人工清洁的效果往往会更好,因此关于该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常用的吸尘吸水机工作原理往往是通过机械接通电源,电源经滤波板,电源开关驱动电机高速转动,风机风叶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继补充风机的空气,致使机器内部产生瞬时的真空,和外界形成负压差。机器在负压差的作用下,吸入有灰尘的空气,经滤尘装置(尘装/尘格)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传统吸尘器的普通吸尘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吸尘器大多只具备吸尘的功能,少数具备吸湿功能的吸尘器,也是采用过滤球形成隔离,同时保证不能有大量水吸入,否则会损坏电机,使吸尘器报废。所以如何方便快捷地解决积水场所的清扫工作就成了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往往需要对导流洞、排水洞、坝基等基础面在爆破开挖清理后,需要对其表面上的积水及浮渣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采用人工清理基础面上的浮渣,水泵抽取集水坑里面的涌水,这种处理方法往往导致浮渣与积水清理不彻底,另外,在岩石缝处的积水与浮渣往往清理不到,导致基础面清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现象发生,费工又费力,而且清理结果往往不好。在上述情况下,考虑研发专门针对水电工程基础面二次清理的吸石吸水装置。目前已经找到的吸尘吸水装置,下面两种产品较为接近:现有技术一[孙英达.U36型吸尘器结构改进[J].轻工机械,2008,26(3):90-92.]:孙英达提到的U36型吸尘器,该吸尘器内部主要有电风机、集尘过滤、通气路径、电源线盘、密封部件等。对于上述吸尘器,底部与空气接触部位的负压越高,吸力越强,吸尘口的口径越宽,则流量增加,相应的负压变小,吸力变小,通过选择合适的型号,可使负压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以适应不同的物料的吸取和处理。现有技术二[李川.清洁好帮手方便千万家——介绍一种集吸尘、吸水、烘干功能于一体的吸尘器[N].中国信息报(科技创新),2009-3-2(3).]:李川介绍了一种集吸尘、吸水、烘干功能于一体的吸尘器,据其介绍,传统吸尘器由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集尘袋和电机组成,只能对只有灰尘没有水的地方进行洗尘,一旦有水则会导致水进入吸尘器而致电机损坏。这是一个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限制了传统吸尘器的使用功能和范围,而多功能吸尘器正是在传统吸尘器基础上改造而成。多功能吸尘器在设计方面颇有独到之处,设计巧妙,解决了传统吸尘器在使用方面的一些难题,特别是在壳体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多功能吸尘器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卡接而成,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吸入口,前壳体内设有集尘袋,后壳体内设有电机,电机内的主轴前端设有大风叶,在后壳体内,大风叶的前端设有过滤网。前后壳体之间设有开口,电机和大风叶之间的主轴上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与主轴相匹配的孔,挡板内设有与所述孔对应的长形孔,长形孔后端设有出水口。此结构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前后壳体之间设有开口、在电机和大风叶之间的主轴上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长形孔,以使吸入的水不会损坏电机,而通过开口和长形孔,流经方便拆卸的软管排出,达到了即吸尘又吸水同时又不损害电机的功能。现有技术一的缺点:该设备只能对没有水的地方进行处理,而且吸尘功率一般不大。现有技术二的缺点:无法观察吸收过程中杂物的堆积情况,无法判断何时进行内部清理,而且清理除水以外的杂物时需打开上部盖体结构,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不仅可以对含水部位进行清理,而且可以保证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基础面水石混合物的清理,可以更加有效率地清理基础面上的水石混合物,并方便及时清理吸进去的杂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包括密闭结构的收集桶,收集桶顶部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收集桶内壁在真空负压装置下方设置有隔水吸尘滤网,收集桶内壁在隔水吸尘滤网下方设置有水物分离滤网,收集桶侧壁连接有吸水吸石管、排水管,吸水吸石管的连接点位于隔水吸尘滤网与水物分离滤网之间,排水管的连接点位于水物分离滤网下方;收集桶侧壁在水物分离滤网对应位置配设有杂物清除门。进一步的是:吸水吸石管的进口端连接有吸头,吸头的进口端内腔为扁平状、且内径由外往内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是:收集桶侧壁连接有清洗管,清洗管的连接点位于水物分离滤网下方;清洗管的连接点与吸水吸石管的连接点位于收集桶的同一侧,排水管在收集桶侧壁的连接点位于清洗管的连接点的相对一侧,并且排水管在收集桶侧壁的连接点位置高于清洗管的连接点位置。进一步的是:清洗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喷头,喷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大圆管和小圆管,大圆管连接清洗管的出口端,小圆管连接大圆管的出口端。进一步的是:杂物清除门为钢化玻璃门。进一步的是:收集桶底部配设有用于驱动收集桶行走的推车。进一步的是:收集桶外侧壁顶部配设有用于固定排水管的排水管卡槽。本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该装置利用上部真空负压装置制造收集桶内的吸水吸石管部位形成局部低压,由于内外差作用在吸水吸石管进口产生强大的吸力,借助于专用的吸头,可以针对基础面人工不好清理的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清理。而清洗管可以保证清理部位一直处于有水状态,避免出现仅有石粉进入收集桶内破坏上部电机及电路系统的情况发生。水石混合物通过吸水吸石管进入收集桶内后,经过一层水物分离滤网(通常采用金属滤网)后,可以将杂物过滤聚集在滤网上。而水体经过水物分离滤网流入下部,多余的水从排水管排出,剩余的少量水体在清洗管清洗基础面时使用。通过透明的钢化玻璃门可以实时观察金属滤网上杂物的堆积情况,当堆积超过一定量后,打开杂物清除门,经过金属滤网下部的可开漏口进行清理,避免了传统去除上部较重盖体结构方可清理杂物的缺点。清理结束后,桶内残存的水体可以通过位置较低的清洗管完全排出,保证了桶内的干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对含水部位进行清理,而且可以保证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基础面水石混合物的清理。另外,内部采用双层滤网,上层阻水、下层滤水,可以保证工作过程中水不断外排,可以更加有效率地清理基础面上的水石混合物,而吸进去的杂物可通过收集桶侧壁的杂物清除门及时进行清理。此外,增设的清洗管及喷头可以专门针对基础面无水而且浮渣较多,以及首次清理不干净的部位,冲洗后进行彻底清理,不仅可以提高清基效率,而且提高清基质量。吸水吸石管的吸头采用特殊设计结构,可以保证水电工程基础面开挖清理不干净的缝隙部位也得到很好的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吸头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喷头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结构的收集桶(1),收集桶(1)顶部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2),收集桶(1)内壁在真空负压装置(2)下方设置有隔水吸尘滤网(3),收集桶(1)内壁在隔水吸尘滤网(3)下方设置有水物分离滤网(4),收集桶(1)侧壁连接有吸水吸石管(5)、排水管(6),吸水吸石管(5)的连接点位于隔水吸尘滤网(3)与水物分离滤网(4)之间,排水管(6)的连接点位于水物分离滤网(4)下方;收集桶(1)侧壁在水物分离滤网(4)对应位置配设有杂物清除门(10)。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结构的收集桶(1),收集桶(1)顶部设置有真空负压装置(2),收集桶(1)内壁在真空负压装置(2)下方设置有隔水吸尘滤网(3),收集桶(1)内壁在隔水吸尘滤网(3)下方设置有水物分离滤网(4),收集桶(1)侧壁连接有吸水吸石管(5)、排水管(6),吸水吸石管(5)的连接点位于隔水吸尘滤网(3)与水物分离滤网(4)之间,排水管(6)的连接点位于水物分离滤网(4)下方;收集桶(1)侧壁在水物分离滤网(4)对应位置配设有杂物清除门(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水吸石管(5)的进口端连接有吸头(7),吸头(7)的进口端内腔为扁平状、且内径由外往内逐渐增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面清理水石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桶(1)侧壁连接有清洗管(8),清洗管(8)的连接点位于水物分离滤网(4)下方;清洗管(8)的连接点与吸水吸石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川王小波孔科周顺文张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