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82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包括土质岸坡;所述土质岸坡的坡度转折处设有防护墙,沿坡度递增的防护墙的一侧,依次设有土工网垫植被护坡、滨河道路;所述防护墙有若干个,若干个防护墙顺河向轴线布置成S型,上游段防护墙的下游端点位于下游段防护墙的上游端点的外侧,沿防护墙的轴线方向设置隔墙,将防护墙的顶部分割成若干个生态槽;所述生态槽内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植物缓冲带、卵石层、种植土;所述滨河道路与土工网垫植被护坡相接的一端设有锚固槽;所述土工网垫植被护坡包括土工网垫和绿化植物,土工网垫锚固在锚固槽内,绿化植物种植在土工网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岸坡改造小、对原河道行洪断面侵占少,几乎不影响原河道行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属于河岸整治工程、河岸景观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平原地区的河道以及湖泊、水库等岸坡的生态景观护岸。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河道综合治理技术,人们过于重视河道的行洪、排涝、航运、水土保持等功能,对河道生态功能不重视和缺乏环保意识,导致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破坏,水质恶化。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河道护岸除采用传统的墙式护坡与坡式护岸外,也出现了如铅丝石笼、土工材料结构护岸、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岸、多孔介质结构护岸等。目前,墙式护岸结构稳定,抗水流冲积能力强,但不利于河道景观的绿化美观;坡式护岸可根据岸坡的坡度选择多种护岸结构型式,目前较多采用植草砖护砌,植草砖虽能进行绿化,但形态单一,不利于进一步的河道景观美化;因此,传统的护岸结构采用刚性硬质材料使河道、岸坡的环境条件模式化等,形成了岸坡样式单一化的形式,造成了忽略水域生态系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该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在现有河道护岸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能满足常规生态护岸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河岸植被的缓冲带功能、修复近岸水生态环境、改善生物栖息地的功能,提供一种兼顾河岸护坡、河流生态、水体净化和景观绿化功能的新型生态景观护岸。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包括土质岸坡;所述土质岸坡的坡度转折处设有防护墙,沿坡度递增的防护墙的一侧,依次设有土工网垫植被护坡、滨河道路;所述防护墙有若干个,若干个防护墙顺河向轴线布置成S型,上游段防护墙的下游端点位于下游段防护墙的上游端点的外侧,沿防护墙的轴线方向设置隔墙,将防护墙的顶部分割成若干个生态槽;所述生态槽内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植物缓冲带、卵石层、种植土;所述滨河道路与土工网垫植被护坡相接的一端设有锚固槽;所述土工网垫植被护坡包括土工网垫和绿化植物,土工网垫锚固在锚固槽内,绿化植物种植在土工网垫上。所述防护墙为混凝土结构。所述S型的轴线长为16m~20m。所述防护墙在相接处的相交长度为0.5m~1m,防护墙之间的间距为0.3m~0.5m。所述防护墙采用倒T型横断面结构,防护墙的墙顶高程高于河道常水位0.1m。所述防护墙的墙底位于河床冲刷深度以下0.5m~1m。所述生态槽为矩形槽。所述生态槽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与水体相接的连通孔,在连通孔内填塞有排水盲材。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为5cm,孔距为1.5m~2m。所述土工网垫植被护坡的坡岸位于常水位以下,绿化植物为水生性植物,位于洪水位以下,绿化植物为亲水性植物,位于洪水位以上,绿化植物为景观性植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对岸坡改造小、对原河道行洪断面侵占少,几乎不影响原河道行洪能力;2.在正常蓄水位下采用混凝土结构的防护墙稳固岸基,阻隔河道水流对岸坡土体的直接冲刷,起到放置水土流失的作用,设置在常水位以下也不影响景观功能;3.防护墙上下游段错开搭接,可避免河道水流直接淘刷岸坡土体,有利于河道堤岸与河道水体系统的连续性;墙体顶部的植物缓冲带可有效缓解河道常水位以上洪水和水面波浪对岸坡的直接冲刷,墙体背侧的低流速水域可为水生动物提供生息空间;4.防护墙布置在河床、土质岸坡坡度转折处可有效改善挡墙结构受力、减小结构尺寸;防护墙内侧采用土工网垫植被护坡,土工网垫柔韧性好,可与土质岸坡土体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有利于维持河槽的自然地貌形态和自然断面形态;5.土工网垫植被护坡带在加强土质岸坡土体稳定的同时,也增强了河道岸坡的绿化效果,且滨河道路可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横剖图;图中:1-土质岸坡,2-防护墙,3-生态槽,31-植物缓冲带,32-卵石层,33-种植土,34-连通孔,4-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1-土工网垫,42-绿化植物,5-滨河道路,51-锚固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包括土质岸坡1;所述土质岸坡1的坡度转折处设有防护墙2,沿坡度递增的防护墙2的一侧,依次设有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滨河道路5;所述防护墙2有若干个,若干个防护墙2顺河向轴线布置成S型,上游段防护墙2的下游端点位于下游段防护墙2的上游端点的外侧,沿防护墙2的轴线方向设置隔墙,将防护墙2的顶部分割成若干个生态槽生态槽3;所述生态槽3内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植物缓冲带31、卵石层32、种植土33,可与土质岸坡1的土坡表层牢固结合在一起,达到防护河岸的目的,植物缓冲带31采用抗冲性能较好的挺水水生植物,如芦苇、黄菖蒲、茭白、芦竹等;所述滨河道路5与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相接的一端设有锚固槽51;所述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包括土工网垫41和绿化植物42,土工网垫41锚固在锚固槽51内,可以将植被的根系固土作用和土工网垫41固草防冲作用相结合,从而起到护坡作用,绿化植物42种植在土工网垫41上。所述防护墙2为混凝土结构,实现了混凝土护岸,又能种植花草,美化环境,造型多样。所述S型的轴线长为16m~20m,为避免河道主流冲刷河道岸坡。所述防护墙2在相接处的相交长度L1为0.5m~1m,防护墙2之间的间距B1为0.3m~0.5m。所述防护墙2采用倒T型横断面结构,防护墙2的墙顶高程H1高于河道常水位H30.1m,便于维护同时不影响美观。所述防护墙2的墙底位于河床冲刷深度以下0.5m~1m,为确保防护墙2的墙体稳定。所述生态槽3为矩形槽。所述生态槽3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与水体相接的连通孔34,在连通孔34内填塞有排水盲材。所述连通孔34的孔径为5cm,孔距为1.5m~2m,适合动植物生存,不仅能抵抗冲刷,还为动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此外还可净化水质,同时兼顾生态和景观的要求。进一步地,绿化植物42根据水深选用不同植物,当所述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的坡岸位于常水位以下,绿化植物42为景观效果好的挺水或浮水水生性植物,如芦苇、睡莲、浮萍、荷花等,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的坡岸位于洪水位以下,绿化植物42为耐水湿、扎根能力强的亲水性植物,如百喜草、葱兰、麦冬等,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的坡岸位于洪水位以上,滨河道路5以下,绿化植物42为观赏性强、易于维护的景观性植物,如乔木、灌木、蕨类、藤类、地衣及绿藻。所述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的护岸顶高程H2高于洪水位H4,且不小于0.5m。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河道水质和生态功能,兼顾绿化植被的选择,形成适应人们生活要求、生态要求的河岸景观,提高河道的景观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包括土质岸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岸坡(1)的坡度转折处设有防护墙(2),沿坡度递增的防护墙(2)的一侧,依次设有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滨河道路(5);所述防护墙(2)有若干个,若干个防护墙(2)顺河向轴线布置成S型,上游段防护墙(2)的下游端点位于下游段防护墙(2)的上游端点的外侧,沿防护墙(2)的轴线方向设置隔墙,将防护墙(2)的顶部分割成若干个生态槽(3);所述生态槽(3)内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植物缓冲带(31)、卵石层(32)、种植土(33);所述滨河道路(5)与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相接的一端设有锚固槽(51);所述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包括土工网垫(41)和绿化植物(42),土工网垫(41)锚固在锚固槽(51)内,绿化植物(42)种植在土工网垫(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包括土质岸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岸坡(1)的坡度转折处设有防护墙(2),沿坡度递增的防护墙(2)的一侧,依次设有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滨河道路(5);所述防护墙(2)有若干个,若干个防护墙(2)顺河向轴线布置成S型,上游段防护墙(2)的下游端点位于下游段防护墙(2)的上游端点的外侧,沿防护墙(2)的轴线方向设置隔墙,将防护墙(2)的顶部分割成若干个生态槽(3);所述生态槽(3)内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植物缓冲带(31)、卵石层(32)、种植土(33);所述滨河道路(5)与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相接的一端设有锚固槽(51);所述土工网垫植被护坡(4)包括土工网垫(41)和绿化植物(42),土工网垫(41)锚固在锚固槽(51)内,绿化植物(42)种植在土工网垫(4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2)为混凝土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景观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的轴线长为16m~20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景观护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浩向贤镜严成斌陈琰王明石文杰杨曼陈小东袁强杨盛熊雨扬吕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