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及进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82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及进气控制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混合式进气结构包括增压进气管、自然吸气进气管、进气总管和电控单元,所述增压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内设置有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所述自然吸气进气管内设置有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和开关阀。该进气控制方法采用上述混合式进气结构,电控单元可以根据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进气总管的压力和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自然吸气进气管的压力,从而通过控制开关阀的开闭来改变发动机的进气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善汽车中低速阶段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并且可以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加速的突兀感,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及进气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及进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涡轮增压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广泛应用。涡轮增压器由涡轮机和压气机组成,利用发动机排气时的能量,冲击涡轮机使它高速旋转,通过传动轴,带动压气机也高速旋转,将空气增压,再经进气管进入气缸。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中低转速时,排气能量小,涡轮从排气中获得的能量低,转速低,则压气机的转速也低,不但无法压缩空气,还会阻挡空气的进入,减少发动机进气量,致使汽车在怠速、起步和低速行驶阶段的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排放较差;但当发动机达到增压器的介入转速以后,动力又会突然提高,致使加速不够线性,给驾驶人员带来速度上的突兀感。其中,增压器介入转速是指随着增压器转速的升高,压气机开始起压缩空气作用时发动机的转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可以改善汽车中低速阶段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并且可以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加速的突兀感,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作为同一种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进气管、自然吸气进气管和进气总管,所述增压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连通气缸,所述进气总管内设置有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所述增压进气管内设置有增压器压气机,所述自然吸气进气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增压器压气机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在的所述增压进气管,所述自然吸气进气管内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和开关阀;所述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均与发动机的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阀受控于所述电控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进气管、自然吸气进气管和进气总管,所述增压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连通气缸,所述进气总管内设置有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所述增压进气管内设置有增压器压气机,所述自然吸气进气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增压器压气机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在的所述增压进气管,所述自然吸气进气管内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和开关阀;所述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均与发动机的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阀受控于所述电控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进气管的入口端设置有空气滤清器,所述自然吸气进气管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增压器压气机之间的所述增压进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开关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靠近所述自然吸气进气管的出口端设置,所述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开关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连接执行器,所述执行器电连接所述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青孙运中杜计划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