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下穿供水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下穿供水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浅埋大跨隧道开挖方法有很多,双侧壁导坑法是其中一种能够严格控制沉降的方法。虽然双侧壁导坑法可以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保证施工安全,但由于工序较多,施工复杂,导致整体施工工期很长,造价较高。在上软下硬地层中,尤其是下硬地层(中风化、微风化岩石)中采用爆破施工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下部岩体爆破开挖会冲击破坏已施作的临时支护;二是施工二次衬砌前拆除临时支撑的风险较高。隧道下穿供水管时,需要严格控制隧道内沉降和地表沉降,防止供水管结构发生破坏,针对上软下硬地层大跨隧道,上层软弱土层开挖后,在下层岩层采用爆破开挖时,由于爆破振动,隧道下部岩体爆破作业时对拱顶结构可能造成冲击破坏,甚至引起隧道内和地表大范围沉降。因此,设计制备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下穿供水管施工方法,在上软下硬地层中,能够满足快速施工要求,降低施工成本,并且能够严格控制地层变形,防止对供水管造成结构破坏,保证施工安全。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下穿供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下穿供水管施工,隧道开挖地层上软下硬,采用三台阶法开挖,上台阶为土质地层,采用机械法开挖;中下台阶为岩体,采用爆破法开挖,进行分部开挖循环掘进,严格控制爆破振速和拱顶沉降,具体工艺步骤按照如下方式进行:S1、首先对开挖隧道进行超前支护,包括周边帷幕注浆和超前小导管支护,周边帷幕注浆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止浆岩盘、放样布孔、钻孔、注浆施工;S2、周边帷幕注浆施工完毕,经试验检测达到设计效果后,开始施作超前小导管支护,对周边围岩进一步加固,减小拱部围岩变形、下沉;同时洞身开挖在其保护下作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下穿供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下穿供水管施工,隧道开挖地层上软下硬,采用三台阶法开挖,上台阶为土质地层,采用机械法开挖;中下台阶为岩体,采用爆破法开挖,进行分部开挖循环掘进,严格控制爆破振速和拱顶沉降,具体工艺步骤按照如下方式进行:S1、首先对开挖隧道进行超前支护,包括周边帷幕注浆和超前小导管支护,周边帷幕注浆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止浆岩盘、放样布孔、钻孔、注浆施工;S2、周边帷幕注浆施工完毕,经试验检测达到设计效果后,开始施作超前小导管支护,对周边围岩进一步加固,减小拱部围岩变形、下沉;同时洞身开挖在其保护下作业,确保施工安全,施工方法包括布眼、钻孔、装管和注浆;S3、洞身开挖采用“三台阶法”进行施工,把整个断面分成“三大部分”进行开挖支护,首先进行上台阶开挖,采用机械法,使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出渣,出渣完毕后,立即安装钢拱架,打设系统锚杆并复喷初支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初支混凝土为厚30cmC30喷射砼,厚30cm,衬砌厚度具体根据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及围岩参数确定,钢架根据开挖断面大小分段预制和安装;其中,上断面施工台阶开挖支护进尺达到10~15m后,开始施工中断面台阶,中台阶采用钻爆法,钻眼爆破采用人工手持式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系统光面爆破,爆破通风后立即出渣,出渣完毕后,立即安装钢拱架,打设系统锚杆并复喷初支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中断面施工台阶开挖支护进尺达到10~15m后,开始施工下断面台阶,下台阶施工方法同中台阶施工,每道工序完成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为了不影响上半断面的出渣,中下断面采用左右半幅倒边施工,开挖循环进尺2.5m;S4、在下台阶开挖后,及时施作矮边墙和衬砌仰拱及填充,砼浇注采用全幅施工,一次浇注成型,模板采用通用常规定型大块模板,与常规作业平台一致,模板具体结构为一个矩形空心无盖箱体,四周用模板固定装置固定,注入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注时由仰拱中心向两侧分层、对称进行,仰拱与边墙基础衔接处捣固密实;S5、防水层采用无纺布+PVC防水板拱墙设置,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安装二次衬砌钢筋,安装完毕后检验二次衬砌钢筋的安装质量,二衬台车就位后,浇筑二次衬砌砼,衬砌钢筋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所示:d为钢筋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下穿供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时,上台阶的高度范围为2.5-3.5m,中台阶的高度范围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忠盛,周振梁,梁晗,胡宇斌,张守将,华正实,马新,王子荣,鲁伟,姜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