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80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包括前面板和呈V字形设置的第一刮平板,所述前面板、两个第一刮平板和一个连接板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第一刮平框架;所述液压马达对称设置在前面板上;所述螺旋搅拌杆设置在第一刮平框架内且与第一刮平板呈平行布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刮平框架制成一体式封闭框架,避免了液压马达与螺旋搅拌杆在连接时使用万向铰接等复杂结构,同时将液压马达和螺旋搅拌杆利用法兰连接,便于液压马达、第一旋转轴和轴承的装配及后期维修,结构简单,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对拱度调节装置和厚度调节装置的改进,避免因施工中的油石混合料的粘黏而影响操作的难易度,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
本技术属于路面养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
技术介绍
当公路养护用稀浆封层机施工作业时,遇到需要对摊铺箱进行调整的路面情况时,而现有的车辙摊铺箱的结构比较复杂,维护修理不方便。例如,液压马达与螺旋搅拌杆使用万向联轴器联结,制作复杂;调节装置或者采用油缸控制,部件众多,造价高,或者采用的机械结构容易受到油石混合料的影响导致操作不易,不利于长期使用。用户在使用时,就会因为这些情况造成使用成本高,且使用不方便,或满足不了实际施工时的作业要求,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因此,提出一种能改善这些问题的双刮平车辙摊铺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通过将第一刮平框架制成一体式封闭框架,避免了液压马达与螺旋搅拌杆在连接时使用万向铰接等复杂结构,同时将液压马达和螺旋搅拌杆利用法兰连接,便于液压马达、第一旋转轴和轴承的装配及后期维修,结构简单,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对拱度调节装置和厚度调节装置的改进,避免因施工中的油石混合料的粘黏而影响操作的难易度,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包括外部框架、第一刮平框架、第二刮平框架、螺旋搅拌杆、辅助刮平架、拱度调节装置、厚度调节装置、液压马达,所述第一刮平框架和第二刮平框架均设置在外部框架内,所述第一刮平框架和第二刮平框架上均设置有拱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平框架包括前面板和呈V字形设置的第一刮平板,所述第一刮平板的前端通过厚度调节装置连接在外部框架上,所述第一刮平板的后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拱度调节装置,所述前面板、两个第一刮平板和一个连接板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第一刮平框架;所述液压马达对称设置在前面板上,所述液压马达通过第一法兰与螺旋搅拌杆的前端连接为一体;所述螺旋搅拌杆设置在第一刮平框架内且与第一刮平板呈平行布设,所述螺旋搅拌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螺旋搅拌杆一端的第二法兰固定连接,螺旋搅拌杆另一端的第二法兰固定在螺旋搅拌杆的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聚氨酯轴承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拱度调节装置包括呈垂直布设的第二旋转轴和铰接在第二旋转轴下方的连接杆,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轴承压板、滚珠轴承、轴承座和螺纹块,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外部框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螺纹块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销轴分别与连接板、第二刮平框架铰接。上述的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调节装置的调节机构均设置在外部框架的内侧。上述的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为两边带有折弯板的挡板。上述的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的下端、以及连接杆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销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刮平框架制成一体式封闭框架,避免了液压马达与螺旋搅拌杆在连接时使用万向铰接等复杂结构,同时将液压马达和螺旋搅拌杆利用法兰连接,便于液压马达、第一旋转轴和轴承的装配及后期维修,结构简单,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2、本技术将拱度调节装置的旋转轴和螺纹块设置在外部框架的上部,减少因施工中的油石混合料的粘黏而影响操作的难易度,下部的铰接结构和设置在折弯板内侧的厚度调节装置的调节机构,使拱度调节装置和调节机构均不受油石混合料的影响,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刮平框架制成一体式封闭框架,避免了液压马达与螺旋搅拌杆在连接时使用万向铰接等复杂结构,同时将液压马达和螺旋搅拌杆利用法兰连接,便于液压马达、第一旋转轴和轴承的装配及后期维修,结构简单,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对拱度调节装置和厚度调节装置的改进,避免因施工中的油石混合料的粘黏而影响操作的难易度,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液压马达与螺旋搅拌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拱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前面板、液压马达和厚度调节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刮平框架和厚度调节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刮平框架和厚度调节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部框架;1-1—横杆;2—第一刮平框架;2-1—前面板;2-2—第一刮平板;2-3—连接板;3—第二刮平框架;4—螺旋搅拌杆;4-1—第一旋转轴;5—辅助刮平架;6—拱度调节装置;6-1—第二旋转轴;6-2—连接杆;6-3—轴承压板;6-4—滚珠轴承;6-5—轴承座;6-6—螺纹块;6-7—销轴;6-8—手轮;7—厚度调节装置;8—液压马达;9—第一法兰;10—第二法兰;11—前端角钢;12—槽钢;13—聚氨酯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外部框架1、第一刮平框架2、第二刮平框架3、螺旋搅拌杆4、辅助刮平架5、拱度调节装置6、厚度调节装置7、液压马达8,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和第二刮平框架3均设置在外部框架1内,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和第二刮平框架3上均设置有拱度调节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包括前面板2-1和呈V字形设置的第一刮平板2-2,所述第一刮平板2-2的前端通过厚度调节装置7连接在外部框架1上,所述第一刮平板2-2的后端通过连接板2-3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2-3上安装有拱度调节装置6,所述前面板2-1、两个第一刮平板2-2和一个连接板2-3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第一刮平框架;需要注意的是,将第一刮平框架2设置成封闭的框架,避免了液压马达8与螺旋搅拌杆4在连接时使用万向铰接等复杂结构。所述液压马达8对称设置在前面板2-1上,所述液压马达8通过第一法兰9与螺旋搅拌杆4的前端连接为一体;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马达8的前侧设置有前端角钢11,即通过螺栓将前端角钢11固定在外部框架1上,前端角钢11起保护液压马达8以及加强外部框架1前端强度的功能。如图3所示,所述螺旋搅拌杆4设置在第一刮平框架2内且与第一刮平板2-2呈平行布设,所述螺旋搅拌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法兰10,第一法兰9与螺旋搅拌杆4一端的第二法兰10固定连接,螺旋搅拌杆4另一端的第二法兰10固定在螺旋搅拌杆4的第一旋转轴4-1上,所述第一旋转轴4-1通过聚氨酯轴承13固定在连接板2-3上;实际施工时,螺旋搅拌杆4的第一旋转轴4-1两端安装有第二法兰10,便于液压马达8、第一旋转轴4-1、聚氨酯轴承13的装配及后期维修。如图4所示,所述拱度调节装置6包括呈垂直布设的第二旋转轴6-1和铰接在第二旋转轴6-1下方的连接杆6-2,所述第二旋转轴6-1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轴承压板6-3、滚珠轴承6-4、轴承座6-5和螺纹块6-6,所述轴承座6-5固定在外部框架1上,所述连接杆6-2的上端通过销轴6-7与螺纹块6-6铰接,所述连接杆6-2的下端通过销轴6-7分别与连接板2-3、第二刮平框架3铰接。实际施工时,安装在连接板2-3、第二刮平框架3上的拱度调节装置6,均通过拱度调节装置6上的轴承座6-5固定在槽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包括外部框架(1)、第一刮平框架(2)、第二刮平框架(3)、螺旋搅拌杆(4)、辅助刮平架(5)、拱度调节装置(6)、厚度调节装置(7)、液压马达(8),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和第二刮平框架(3)均设置在外部框架(1)内,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和第二刮平框架(3)上均设置有拱度调节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包括前面板(2‑1)和呈V字形设置的第一刮平板(2‑2),所述第一刮平板(2‑2)的前端通过厚度调节装置(7)连接在外部框架(1)上,所述第一刮平板(2‑2)的后端通过连接板(2‑3)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2‑3)上安装有拱度调节装置(6),所述前面板(2‑1)、两个第一刮平板(2‑2)和一个连接板(2‑3)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第一刮平框架;所述液压马达(8)对称设置在前面板(2‑1)上,所述液压马达(8)通过第一法兰(9)与螺旋搅拌杆(4)的前端连接为一体;所述螺旋搅拌杆(4)设置在第一刮平框架(2)内且与第一刮平板(2‑2)呈平行布设,所述螺旋搅拌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法兰(10),第一法兰(9)与螺旋搅拌杆(4)一端的第二法兰(10)固定连接,螺旋搅拌杆(4)另一端的第二法兰(10)固定在螺旋搅拌杆(4)的第一旋转轴(4‑1)上,所述第一旋转轴(4‑1)通过聚氨酯轴承(13)固定在连接板(2‑3)上;所述拱度调节装置(6)包括呈垂直布设的第二旋转轴(6‑1)和铰接在第二旋转轴(6‑1)下方的连接杆(6‑2),所述第二旋转轴(6‑1)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轴承压板(6‑3)、滚珠轴承(6‑4)、轴承座(6‑5)和螺纹块(6‑6),所述轴承座(6‑5)固定在外部框架(1)上,所述连接杆(6‑2)的上端通过销轴(6‑7)与螺纹块(6‑6)铰接,所述连接杆(6‑2)的下端通过销轴(6‑7)分别与连接板(2‑3)、第二刮平框架(3)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刮平车辙摊铺箱,包括外部框架(1)、第一刮平框架(2)、第二刮平框架(3)、螺旋搅拌杆(4)、辅助刮平架(5)、拱度调节装置(6)、厚度调节装置(7)、液压马达(8),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和第二刮平框架(3)均设置在外部框架(1)内,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和第二刮平框架(3)上均设置有拱度调节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平框架(2)包括前面板(2-1)和呈V字形设置的第一刮平板(2-2),所述第一刮平板(2-2)的前端通过厚度调节装置(7)连接在外部框架(1)上,所述第一刮平板(2-2)的后端通过连接板(2-3)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2-3)上安装有拱度调节装置(6),所述前面板(2-1)、两个第一刮平板(2-2)和一个连接板(2-3)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第一刮平框架;所述液压马达(8)对称设置在前面板(2-1)上,所述液压马达(8)通过第一法兰(9)与螺旋搅拌杆(4)的前端连接为一体;所述螺旋搅拌杆(4)设置在第一刮平框架(2)内且与第一刮平板(2-2)呈平行布设,所述螺旋搅拌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法兰(10),第一法兰(9)与螺旋搅拌杆(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三琦吴茂林郭骊攀张亚玲冯海平边永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