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161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旋转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段(1)、出水管段(2)、填料(3)、内池壁(4)、伞架(5)、转轴(6)、反应池(7),所述的反应池(7)一侧连接进水管段(1),另一侧连接出水管段(2),反应池(7)为敞口环状结构,反应池(7)的体积≤5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旋转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过程中,通过有机营养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在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污染物、溶解氧及各种必须营养物首先要经过液相扩散到生物膜表面,进而到生物膜内部;只有扩散到生物膜表面或内部的污染物才能有机会被生物膜微生物所分解和转化,最终形成各种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等)。随着时间延长(30天左右),生物膜沿水流方向分布及微生物组成及对有机物降解功能达到平衡和稳定的状态,生物膜成熟,形成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复合生态系统。在生物膜的最外层形成以好氧型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膜层,而在好氧层的深部由扩散作用制约了溶解氧的渗透往往形成厌氧区。在这里,由于厌氧菌的作用,硫化氢,氨和有机酸等物质容易积累。但是,如果体系供养充分,厌氧层的厚度会被压缩至某一限度,形成的有机酸在异养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氨及硫化氢在自养菌作用下被氧化成各种稳定盐类。随着厌氧代谢产物增多,固着力减弱,生物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转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段(1)、出水管段(2)、填料(3)、内池壁(4)、伞架(5)、转轴(6)、反应池(7),所述的反应池(7)一侧连接进水管段(1),另一侧连接出水管段(2),反应池(7)为敞口环状结构,反应池(7)的体积≤50m3/d,进水管段(1)进水流速≥0.1m/s,反应池(7)中部安装有转轴(6),转轴(6)外为环状内池壁(4),转轴(6)上安装有呈伞状分布的伞架(5),保持伞架(5)一端穿过内池壁(4),并且每一根伞架(5)上均安装若干填料(3),填料(3)浸没于反应池(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段(1)、出水管段(2)、填料(3)、内池壁(4)、伞架(5)、转轴(6)、反应池(7),所述的反应池(7)一侧连接进水管段(1),另一侧连接出水管段(2),反应池(7)为敞口环状结构,反应池(7)的体积≤50m3/d,进水管段(1)进水流速≥0.1m/s,反应池(7)中部安装有转轴(6),转轴(6)外为环状内池壁(4),转轴(6)上安装有呈伞状分布的伞架(5),保持伞架(5)一端穿过内池壁(4),并且每一根伞架(5)上均安装若干填料(3),填料(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科何明雄施国中王文国葛一洪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