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60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2)通过三个后罗拉控制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的进入顺序及速度,每次进入两种颜色的粗饰纱;3)通过中罗拉进行牵引;4)通过前罗拉定粗饰纱花型;5)通过固纱定形加捻后退捻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先选择不同颜色的粗饰纱,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二种颜色的粗饰纱排列组合形成分段染色的效果,且饰纱相互间对接无毛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领域,特别涉及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
技术介绍
段染是指在一绞纱线或织物上染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颜色。段染产品新颖独特,段染的纱线所织出来织物的风格得到根本的突破,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适合做段染的纱线有:全棉、涤棉、腈棉、粘胶短纤长丝、腈纶、人造丝、涤纶丝、纯毛绒线、尼龙线、锦纶短纤长丝及各种混纺纱线,可以用于做段染的染料有: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涂料等。段染的工艺可参照公告号为CN105696231B公开的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其包括六个步骤:一、纱的预处理,使纱的含水率一致;二、摆纱,根据相邻两色段的距离在托盘内配置多个隔盘,使纱贴合各隔盘的表面;三、浸染液,按配色方案,不同隔盘倒入不同颜色的染料,然后静置;四、汽蒸,将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纱连同托盘一起汽蒸,完成固色;五、依次采用挂式淋冲水洗和皂煮汽蒸后的纱去除浮色,挂式淋冲水洗采用水温依次升高的多次冲洗;六、烘干。上述段染在染色过程中容易受到限制,其形成的规格比较单一,仅能形成特定长度内以多种颜色排列为一个循环段的重复,如果要更换其中某一染料的染色长度,需要调整隔盘的间距,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方便根据需要形成分段染色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2)通过三个后罗拉控制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的进入顺序及速度,每次进入两种颜色的粗饰纱;3)通过中罗拉进行牵引;4)通过前罗拉定粗饰纱花型;5)通过固纱定形加捻后退捻出料。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先选择不同颜色的粗饰纱,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二种颜色的粗饰纱排列组合形成分段染色的效果,且饰纱相互间对接无毛羽。进一步的,两种颜色的粗饰纱喂入比例为1:1。进一步的,所述粗饰纱为涤纶、腈纶、蚕丝、棉纱的至少一种,且长度为60mm。进一步的,不同颜色的粗饰纱均采用染色后干燥度为95-96%的粗饰纱。进一步的,95-96%的粗饰纱经过以下步骤得到:1)纱线原料在30-32℃下经过染液后刮去多余染液;2)经过步骤1)后的纱线被高速卷绕成筒纱,且绕卷后筒纱空转,空转速度750r/min,时间为3min;3)将经过步骤2)后的筒纱在60-62℃进行250s烘干。纱线原料刮去多余染液后形成一次排液,之后经过告诉空转后经过二次排液,最后经过烘干。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2)通过三个后罗拉控制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的进入顺序及速度,每次进入两种颜色的粗饰纱;3)通过中罗拉进行牵引;4)采用喷气纺纱的方式实现缠绕。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先选择不同颜色的粗饰纱,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其中二种颜色的粗饰纱排列组合,且饰纱相互间对接无毛羽。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2)通过三个后罗拉控制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的进入顺序及速度,每次进入两种颜色的粗饰纱,两种颜色的粗饰纱喂入比例为1:1;3)通过中罗拉进行牵引;4)通过前罗拉定粗饰纱花型;5)通过固纱定形加捻后退捻出料。粗饰纱为棉纱,且长度为60mm。不同颜色的粗饰纱均采用染色后干燥度为95-96%的粗饰纱。95-96%的粗饰纱经过以下步骤得到:1)纱线原料在30-32℃下经过染液后刮去多余染液;2)经过步骤1)后的纱线被高速卷绕成筒纱,且绕卷后筒纱空转,空转速度750r/min,时间为3min;3)将经过步骤2)后的筒纱在60-62℃进行250s烘干。具体一般为中间的后罗拉持续进输出,两侧的后罗拉根据需要间断输出。如中间的后罗拉为黄色粗饰纱,两侧的后罗拉所具有的粗饰纱分别为绿色和红色,黄色粗饰纱一直输出,绿色和红色粗饰纱间隔输出。实施例2:一种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2)通过喷气纺纱的方式使得不同颜色的粗饰纱相互缠绕,每次喂入任意两种颜色的粗饰纱,两种颜色的粗饰纱喂入比例为1:1。喷气纺纱经过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不同,第一喷嘴的喷射角为45°,第二喷嘴的喷射为82°,第一喷嘴的喷射压力为2.8kg/cm2,第二喷嘴的喷射压力为4kg/cm2。比如,具有红、黄、蓝三种粗饰纱,前5cm同时喂入红色和黄色粗饰纱、中间3cm同时喂入黄色和蓝色粗饰纱,后面4cm同时喂入蓝色和红色粗饰纱,并且可以以12cm作为一循环进行循环缠绕,也可以在过程中可以经过任意调整三种粗饰纱的进料顺序和缠绕长度。粗饰纱均为腈纶,且长度为60mm。不同颜色的粗饰纱均采用染色后干燥度为95-96%的粗饰纱;95-96%的粗饰纱经过以下步骤得到:1)纱线原料在30-32℃下经过染液后刮去多余染液;2)经过步骤1)后的纱线被高速卷绕成筒纱,且绕卷后筒纱空转,空转速度750r/min,时间为3min;3)将经过步骤2)后的筒纱在60-62℃进行250s烘干。干燥度为95-96%的粗饰纱其染料已经完成初步固色,其在进入喷气纺纱的喷嘴时其发生相互缠绕,由于干燥度仅为95-96%,因此在其具有一定粘性,因此饰纱在气流作用下相互缠绕更紧密,且不需要采用固纱进行再处理,同时气流本身也会对其进行最后的干燥,完成以后不需要再进行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2)通过三个后罗拉控制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的进入顺序及速度,每次进入两种颜色的粗饰纱;3)通过中罗拉进行牵引;4)通过前罗拉定粗饰纱花型;5)通过固纱定形加捻后退捻出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2)通过三个后罗拉控制三种不同颜色的粗饰纱的进入顺序及速度,每次进入两种颜色的粗饰纱;3)通过中罗拉进行牵引;4)通过前罗拉定粗饰纱花型;5)通过固纱定形加捻后退捻出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其特征是:两种颜色的粗饰纱喂入比例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粗饰纱为涤纶、腈纶、蚕丝、棉纱的至少一种,且长度为6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段染效果的花式纱成纱工艺,其特征是:不同颜色的粗饰纱均采用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哲明郑建南豪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达现代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