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除氧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59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卧式除氧头,包括外壳,外壳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嘴管,喷嘴管下部安装有若干喷嘴,矩形框架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方形的箅条组件和方形的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且箅条组件位于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上方,箅条组件包括格栅支架一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一上部的若干半圆管,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包括格栅支架二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二上部的不锈钢丝网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经过箅条组件的水流分布均匀,提高了水流与蒸汽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更有利于除氧和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除氧头
本技术涉及除氧
,特别涉及一种卧式除氧头。
技术介绍
未经脱氧处理的水中存在氧气,含氧的水进入锅炉系统后,水中溶解的氧气在沸腾状态下会严重腐蚀锅炉系统的金属,导致锅炉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必须在给水进入锅炉前进行脱氧处理,除氧器则为常用的除氧设备。本公司早期的660MW分体式除氧器的卧式除氧头内部构件,主要由上部的喷水装置和下部的滴流模块组件构成,如图1和2所示,喷水装置主要包括喷嘴管组件和喷嘴4,滴流模块组件主要包括上、中、下三层滴流模块,滴流模块10包括若干个淋水槽11,淋水槽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工作时,水从喷嘴管组件的喷嘴4喷出形成水膜,进而落到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淋水槽11上,并逐层流下,水膜与从内部构件下部进入的蒸汽接触,从而达到传热和除氧的作用,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淋水槽11造成水流不均匀,且水与蒸汽的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不利于除氧和换热,另外,由于喷嘴4与上层滴流模块10之间的距离不大,在400mm~500mm范围内,所以水会很快落到滴流模块10的淋水槽11上,水与蒸汽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导致除氧和换热的效果并不太好,而且装配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卧式除氧头,能够有效保证经过箅条组件的水流分布均匀,提高了水流与蒸汽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更有利于除氧和换热。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卧式除氧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嘴管,所述喷嘴管下部安装有若干喷嘴,所述矩形框架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方形的箅条组件和方形的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且所述箅条组件位于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上方,所述箅条组件包括格栅支架一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一上部的若干半圆管,所述格栅支架一与所述矩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包括格栅支架二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二上部的不锈钢丝网填料,所述格栅支架二与所述矩形框架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所述喷嘴与所述半圆管顶端的距离范围为750mm~950mm。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所述矩形框架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层所述箅条组件,且上层箅条组件的格栅支架一与下层箅条组件的半圆管顶端接触,上层的各半圆管与下层的各半圆管平行且交错设置,所述矩形框架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层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且上层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的格栅支架二与下层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的不锈钢丝网填料顶端接触。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所述半圆管在所述矩形框架内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下层的各半圆管分别与上层的两相邻半圆管之间的间隙一一对应,且各半圆管能够挡住各自对应的间隙。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所述矩形框架的底端具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垂直,并对底层的格栅支架二进行支撑,所述箅条组件的顶端通过压紧角钢进行压紧,所述矩形框架两相对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所述压紧角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每层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均分为32个尺寸相同的方形小件,矩形框架宽度方向有4排所述方形小件、长度方向有8排所述方形小件,在所述矩形框架底端间隔均匀地设置有9根所述支撑横梁,每个所述方形小件的格栅支架二的前后端分别与两相邻支撑横梁的上端面接触,两相邻支撑横梁对与其上端面接触的4个所述方形小件形成支撑。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两相邻支撑横梁的上端面均设置有4组限位机构,每组限位机构包括两块限位板,4组限位机构分别对应于矩形框架宽度方向的4个方形小件,每组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每个方形小件的格栅支架二的宽度相适配,使得单个方形小件可正好对应安装于一组限位机构中。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经过箅条组件的水流分布均匀,提高了水流与蒸汽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更有利于除氧和换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除氧头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滴流模块中各淋水槽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去除外壳后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Ⅰ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中支撑横梁与限位板相配合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上层箅条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上层箅条组件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为外壳,2为矩形框架,3为喷嘴管,4为喷嘴,5为箅条组件,5-1为格栅支架一,5-2为半圆管,6为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1为格栅支架二,6-2为不锈钢丝网填料,7为支撑横梁,8为纵向部,9为横向部,10为滴流模块,11为淋水槽,12为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3至10所示,一种卧式除氧头,本技术用于660MW机组高压除氧器,除氧器为分体式结构,除氧头放置于水箱的上面,包括外壳1,外壳1为圆筒形,直径为2500mm,外壳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2,矩形框架2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嘴管3,喷嘴管3下部安装有若干喷嘴4,矩形框架2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方形的箅条组件5和方形的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且箅条组件5位于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上方、且两者直接接触,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对箅条组件5形成支撑,箅条组件5包括格栅支架一5-1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一5-1上部的若干半圆管5-2,格栅支架一5-1为矩形状,半圆管5-2焊接固定在格栅支架一5-1上部,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包括格栅支架二6-1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二6-1上部的不锈钢丝网填料6-2,格栅支架二6-1也为矩形状,不锈钢丝网填料6-2与格栅支架二6-1捆扎固定在一起;具体地,半圆管5-2的圆弧朝上、开口朝下,水从各喷嘴4中喷出形成水膜,在下落过程中与从箅条组件5上来的蒸汽进行接触,进而进行换热和除氧,然后继续落到箅条组件5的半圆管5-2外表面,半圆管5-2的圆弧面更有利于对水膜进行再分配,分配更加均匀,同时使得箅条组件5的造膜面积很大,进而增加了经过再分配后的水膜与蒸汽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得箅条组件5内的换热和除氧效果更好,水离开箅条组件5后进一步进入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其结构紧凑,阻力小,比表面积大,进一步增加了水与蒸汽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使得两者更加充分地接触,更进一步地增加了换热和除氧效果。进一步地,喷嘴4与半圆管5-2顶端的距离范围为750mm~950mm,具体将此距离设置为850mm;相较于原来结构中喷嘴4与上层滴流模块之间的距离,此处增大了本结构中喷嘴4与上层半圆管5-2顶端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各喷嘴4喷出的水膜与从箅条组件5上来的蒸汽的接触时间,使得两者能够充分接触,提高了除氧和换热效果。具体地,矩形框架2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层箅条组件5,且上层箅条组件5的格栅支架一5-1与下层箅条组件5的半圆管5-2顶端接触,上层的各半圆管5-2与下层的各半圆管5-2平行且交错设置,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除氧头,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嘴管(3),所述喷嘴管(3)下部安装有若干喷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方形的箅条组件(5)和方形的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且所述箅条组件(5)位于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上方,所述箅条组件(5)包括格栅支架一(5‑1)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一(5‑1)上部的若干半圆管(5‑2),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包括格栅支架二(6‑1)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二(6‑1)上部的不锈钢丝网填料(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除氧头,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嘴管(3),所述喷嘴管(3)下部安装有若干喷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方形的箅条组件(5)和方形的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且所述箅条组件(5)位于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上方,所述箅条组件(5)包括格栅支架一(5-1)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一(5-1)上部的若干半圆管(5-2),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包括格栅支架二(6-1)及固定安装于格栅支架二(6-1)上部的不锈钢丝网填料(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4)与所述半圆管(5-2)顶端的距离范围为750mm~9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层所述箅条组件(5),且上层箅条组件(5)的格栅支架一(5-1)与下层箅条组件(5)的半圆管(5-2)顶端接触,上层的各半圆管(5-2)与下层的各半圆管(5-2)平行且交错设置,所述矩形框架(2)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层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且上层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的格栅支架二(6-1)与下层不锈钢丝网填料组件(6)的不锈钢丝网填料(6-2)顶端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除氧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俊文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华西能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