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4124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罗丹明类发光材料应用于水相中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F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hodamine B Luminescent Materials Based on 2,6-Pyridine Dimethyl Chlorid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hodamine luminescent material for high selectivity and high 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Fe in water ph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铁是人体内必须的过渡金属之一,它在体内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的组织。铁作为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转化,细胞繁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体内铁的含量和分布异常时,就会损害正常的生理功能。当铁的含量过低时会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并会造成诸如肾、肝等器官的机能障碍。当铁的含量过高时可能会导致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的受损。因此,通过铁的代谢水平可以初步衡量人体的健康状况。鉴于铁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发挥着如此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求一种可以快速方便检测生物体内Fe3+的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已经有许多文献记载了各种各样的检测Fe3+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伏安法、比色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流动注射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然而上述的这些方法却存在成本高、检出限高、灵敏度低等缺点。近几年,由于荧光发光材料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用来检测金属离子。因为Fe3+具有顺磁性,大多数检测Fe3+的荧光发光材料是基于荧光淬灭机制,这与荧光增强型材料相比,灵敏度较低。因此,设计出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Fe3+的荧光发光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罗丹明B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染料,因其具有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结构简单,易于修饰,细胞渗透性好等优势而备受青睐。已被设计出了大量检测金属阳离子的荧光发光材料,例如:Al3+,Cu2+,Zn2+,Cr3+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RBPF,该发光材料RBPF的结构如下:本专利技术中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RBPF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1与2,6-吡啶二甲酰氯加入到10mL无水二氯甲烷中,随后逐滴加入三乙胺,在室温下搅拌4h。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用CH2Cl2/饱和食盐水萃取三次,反向萃取一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最后使用MeOH/CH2Cl2作为洗脱液,经硅胶柱快速分离提纯化合物。得到橙黄色固体即为所述罗丹明B荧光传感器RBPF。其中化合物1的结构如下:本专利技术中,化合物1与2,6-吡啶二甲酰氯的摩尔比为2.5∶1。本专利技术中,硅胶柱分离纯化采用的洗脱液为MeOH∶CH2Cl2=3∶97。本专利技术中,反应时间为4h。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基于罗丹明B的发光材料RBPF用于检测Fe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以罗丹明为主体合成了一种新型Fe3+发光材料RBPF,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荧光量子产率高,光谱性能优越,结构简单,易于修饰,吸收波长范围广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选用原料成本低,合成步骤简单,后处理亦很方便,较易实现大规模生产。(3)本专利技术采用2,6-吡啶二甲酰氯与伯胺缩合反应方式,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率较高。(4)本专利技术所涉及传感器能选择性检测Fe3+变化,且灵敏度较高,在环境化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11HNMR。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113CNMR。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荧光发光材料RBPF1HNMR。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荧光发光材料RBPF13CNMR。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荧光发光材料RBPF的荧光选择性。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荧光发光材料RBPF的紫外选择性。具体实施方式(一)发光材料RBPF的合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目标产物RBPF在Fe3+检测中的应用,发现其对Fe3+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本专利技术合成路线如下:(二)荧光性能测试将Al3+,Ba2+,Ca2+,Co2+,Cd2+,Cr3+,Cu2+,Hg2+,K+,Mg2+,Mn2+,Na+,Ni2+,pb2+,Zn2+,Fe3+等不同重金属离子加入化合物RBPF的溶液中,进行荧光选择性能测试。(三)紫外测试将Al3+,Ba2+,Ca2+,Co2+,Cd2+,Cr3+,Cu2+,Hg2+,K+,Mg2+,Mn2+,Na+,Ni2+,pb2+,Zn2+,Fe3+等不同重金属离子加入化合物RBPF的溶液中,进行紫外选择性能测试。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发光材料的合成1.化合物1的合成在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罗丹明B(960mg,2mmol)加入无水乙醇40mL,随后慢慢滴加乙二胺(1.3mL,20mmol)于上述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温度升到80℃,回流反应12h。反应完成之后,旋转浓缩除去乙醇。然后在室温下用CH2Cl2/饱和食盐水萃取三次,反向萃取一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萃取,经硅胶柱分离得到淡黄色固体(880mg,92%)。化合物11HNMR,13CNMR分别如图1,图2所示。2.化合物RBPF的合成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1与2,6-吡啶二甲酰氯加入到10mL无水二氯甲烷中,随后逐滴加入三乙胺,在室温下搅拌4h。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用CH2Cl2/饱和食盐水萃取三次,反向萃取一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最后使用MeOH/CH2Cl2作为洗脱液,经硅胶柱快速分离提纯化合物。得到橙黄色固体(136mg,55%),即为发光材料RBPF。化合物RBPF的1HNMR,13CNMR分别如图3,图4所示。实施例2荧光选择性能测试发光材料RBPF在乙醇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经验证,化合物RBPF可以溶解在EtOH/HEPES(3∶1,v/v,0.5mM,pH=7.33)混合液中,配制400mL该溶液作为储备液。精确配置发光材料RBPF为1×10-3mol/LEtOH/H2O混合液(3∶1,V/V),CdCl2·2.5H2O,CuCl2·2H2O,AlCl3,KNO3,FeCl3·6H2O,HgCl2,NiCl2·6H2O,MgCl2·6H2O,NaCl,ZnCl2,CrCl3·6H2O,Ba(NO3)2,MnCl2·4H2O,CoCl2·6H2O,CaCl2,PbCl2等浓度为5×10-3mol/L水溶液,以及EtOH/HEPES(3∶1,v/v,0.5mM,pH=7.33)溶液。荧光选择性实验如图5所示,取3mL储备液置于液体池中,加入60uL发光材料RBPF,测其初始荧光强度值,然后分别加入配置好的各种阳离子120uL,测量其稳定时的荧光强度。观察图5可知,化合物RBPF对Fe3+有明显响应效果,并且在582nm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也即化合物RBPF对Fe3+有很好的选择性。实施例3紫外选择性能测试发光材料RBPF在乙醇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经验证,化合物RBPF可以溶解在EtOH/HEPES(3∶1,v/v,0.5mM,pH=7.33)混合液中,配制500mL该溶液作为储备液。精确配置发光材料RBPF为1×10-3mol/L的EtOH/H2O混合液(3∶1,V/V),CdCl2·2.5H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其结构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其结构如下:2.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酰氯的罗丹明B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1与2,6-吡啶二甲酰氯加入到10mL无水二氯甲烷中,随后逐滴加入三乙胺,在室温下搅拌4h。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用CH2Cl2/饱和食盐水萃取三次,反向萃取一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最后使用MeOH/CH2Cl2作为洗脱液,经硅胶柱快速分离提纯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春宋钒王宇邵晓涛杜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