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面针碱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抗肿瘤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4121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面针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然产物化合物两面针碱衍生物的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面针碱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对HepG2、A549、H460、CNE1癌细胞株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两面针碱衍生物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易于操作。

Synthesis of a Dihedral Acinetine Derivative and Its Anti-Tumor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wo-sided needle base derivative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in particular to the organic 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 of natural product compound two-sided needle base derivativ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wo-sided aconitine derivativ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ve good anti-tumor activity, and have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s on HepG2, A549, H460 and CNE1 cancer cell lines,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study of lead compounds of anti-cancer drugs. In addition, the synthesis method of two-sided needle base derivative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availability of raw materials, simple synthesis route and easy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面针碱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抗肿瘤应用
本专利技术所属有机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两面针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应用。
技术介绍
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又名入地金牛、蔓椒、双面针等,为芸香科花椒属藤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以广西的资源最为丰富,为两面针的道地药材产区。两面针碱(nitidine)主要从两面针植物的根部提取分离得到。从结构上看它是由四个环组成,苯环和菲啶环并联在一起,形成共轭的平面结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两面针碱对肝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等都有显著的功效,成为开发新药的重要先导化合物,吸引了许多化学家对两面针碱类化合物的研究。但由于两面针碱本身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大规模生成效率低、成本高,限制了两面针碱的成药性,不利于系统研究和临床使用。因此,对其化学结构进行改造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定点取代衍生物。本专利技术希望通过结构改造和修饰克服这些缺陷,改善成药性,提高抗肿瘤活性,降低毒性。两面针碱的B环上N-5、C-6位是重要的可修饰位,在保留两面针碱异喹啉环结构的基础上,简化其母核,设计合成一些结构简化的类似物,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面针碱衍生物6‑(2‑二甲氨基乙基)氨基‑3,8,9‑三甲氧基菲啶(6),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面针碱衍生物6-(2-二甲氨基乙基)氨基-3,8,9-三甲氧基菲啶(6),结构式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面针碱衍生物6-(2-二甲氨基乙基)氨基-3,8,9-三甲氧基菲啶(6)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2-溴-4,5-二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与间氨基苯基醚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2-溴-4,5-二甲氧基-N-(3-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1);2)2-溴-4,5-二甲氧基-N-(3-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1)在有机溶剂中引入氮原子的保护基得到中间体(2);3)中间体(2)在有机溶剂中发生偶联反应成环得到关键中间体3,8,9-三甲氧基-5-(4-甲氧基苄基)菲啶-6-酮(3);4)关键中间体3,8,9-三甲氧基-5-(4-甲氧基苄基)菲啶-6-酮(3)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得到产物3,8,9-三甲氧基菲啶-6(5H)-酮(4);5)3,8,9-三甲氧基菲啶-6(5H)-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舒琴宋静茹李海云李典鹏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