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body by using water siph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slope cover and tidal device; slope cover is a biological culture structure laid along the embankment or river bar; slope cover is an artificial or natural product with biological growth structure and micro-pore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growth structure is a purified water body. Artificial structure or natural structure with biological attachment and growth of body capacity, the micro-pore structure forms the air storage structure which can supply oxygen to the biological growth structure; when the water level in the embankment is lowered by the tidal device to the surface of the slope cover, the water in the slope cover is discharged to make the micro-pore structure absorb air; when the water level in the embankment rises, the slope cover is restored to immersion. When the water is in a state, the air storage structure supplies gas to the biological culture structure, so that the attached organisms with the ability to purify the water body can purify the water body; the invention can conveniently and conveniently carry out the oxygen supplementation operation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structure of the wat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尤其是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
技术介绍
带堤岸的水体在治理过程中常需用到生物治理技术,但生物治理技术需要一定量的浸于水中的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对水体的净化治理往往需要一定的氧气,但当水体流量低或是生物体被长期浸于水中时,对这些生物体的补氧有时比较困难,缺氧状态的生物体的净化水体能力往往会被削弱,如何解决,是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能便捷地对水体的生物治理结构进行补氧操作。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用于可建造及自带堤岸或拦河坝的堤内水体、及需要定期排水的水体或集水池治理,所述水体治理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边坡覆盖体和水体潮汐装置;所述边坡覆盖体为沿堤内水体堤岸或拦河坝布设的生物培养结构;所述边坡覆盖体为具有生物生长结构和微孔隙结构的人工制品或自然物品;所述生物生长结构为可供具有净化水体能力的生物附着并生长的人工结构或天然结构,所述微孔隙结构形成可对生物生长结构供氧的空气蓄积结构;当水体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用于可建造及自带堤岸或拦河坝的堤内水体、及需要定期排水的水体或集水池治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治理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边坡覆盖体和水体潮汐装置;所述边坡覆盖体为沿堤内水体堤岸或拦河坝布设的生物培养结构;所述边坡覆盖体为具有生物生长结构和微孔隙结构的人工制品或自然物品;所述生物生长结构为可供具有净化水体能力的生物附着并生长的人工结构或天然结构,所述微孔隙结构形成可对生物生长结构供氧的空气蓄积结构;当水体潮汐装置使堤内水体水位下降至边坡覆盖体露出水面时,边坡覆盖体内的水排出以使微孔隙结构吸纳空气;当堤内水体水位上升使边坡覆盖体恢复浸于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用于可建造及自带堤岸或拦河坝的堤内水体、及需要定期排水的水体或集水池治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治理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边坡覆盖体和水体潮汐装置;所述边坡覆盖体为沿堤内水体堤岸或拦河坝布设的生物培养结构;所述边坡覆盖体为具有生物生长结构和微孔隙结构的人工制品或自然物品;所述生物生长结构为可供具有净化水体能力的生物附着并生长的人工结构或天然结构,所述微孔隙结构形成可对生物生长结构供氧的空气蓄积结构;当水体潮汐装置使堤内水体水位下降至边坡覆盖体露出水面时,边坡覆盖体内的水排出以使微孔隙结构吸纳空气;当堤内水体水位上升使边坡覆盖体恢复浸于水中的状态时,空气蓄积结构对生物培养结构供气,生物培养结构处附着的具有净化水体能力的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边坡覆盖体为人工制品时,所述微孔隙结构以矿物质材料烧结物进行生物加工成型,或是由矿物及生物材料免烧加工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潮汐装置与堤内水体相连;水体潮汐装置包括自动水闸、人工水闸、自然虹吸排水装置、人工虹吸排水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虹吸排水装置包括主虹吸管和虹吸启动管;所述主虹吸管的始端和末端分置于水体堤岸或拦河坝内外两侧;所述主虹吸管始端与堤内水体相通且末端高度低于始端;所述虹吸启动管与主虹吸管相通;当需以人工虹吸排水装置调节堤内水位时,先使主虹吸管的末端浸于堤外水体处或是暂时封闭,再以虹吸启动管使主虹吸管内充满水;使主虹吸管启动虹吸作业把堤内水体的水吸至堤外以降低堤内水位,使生物培养结构暴露于空气中以补充生物培养结构内的氧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启动管与水泵相连;所述水泵与光伏发电设备相连以获取电力。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水体虹吸装置的生物治理水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虹吸排水装置横跨于堤岸或拦河坝两侧;自然虹吸排水装置包括在排水水路上顺序设置的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所述第一虹吸管始端位于堤内水体处,第一虹吸管始端所在位置的高度在边坡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品,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水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