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086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46
一种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及其方法,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柱面壁上环绕着与该柱面壁一体化连接的圈状突起二。监控终端中具有报文缓存存进程序、显示程序和存储程序,报文缓存存进程序就是报文输入缓存程序,用来把图像报文暂时存进缓存;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限位杆伸进至限位口里后常常出现脱落、不利于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固连、使得报文输入缓存程序时时中断使得很多最近的图像报文不能快速存进公用的缓存里、使得报文输出缓存程序只能对之前的图像报文执行取出处置而无法达到快速即时对图像报文的处置的缺陷。

Dock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UAV

The dock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are surrounded by two circular protrusions which are integr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rical wall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arm. The monitoring terminal has message caching process, display program and storage program. The message caching process is the message input cache program, which is used to temporarily store the image message into the cache. It effectively avoids the frequent drop of the limit bar when it reaches the limit port in the prior ar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join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arm, and makes the message input cache program. Time interruption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many recent image messages to be quickly stored in a common cache, and the output buffer program can only take out and dispose of the previous image messages, which can not achieve the shortcomings of fast and instant disposal of the image mess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需要无人机具有更大的载重能力,现有的无人机载重能力有限,并且在飞行任务完成后不能很好地着落到指定的位置,着陆瞬间无人机受到的反作用力较大,不利于延长无人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就推出了如申请号为“201721807593.8”、申请日为“2017.12.21”以及专利名称为“无人机”所述的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身、旋翼和起落架,所述旋翼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上,所述第二螺旋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臂上,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起落架包括第一连接件、支撑件和缓冲件,所述支撑件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缓冲件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缓冲件的形状为中空的球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沿支撑件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支撑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件的内部设有减震材料。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形状为中空的管状,所述第一连接臂靠近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靠近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弹性凸起部,所述弹性凸起部分别抵持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固定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且固定件的一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还包括GPS天线,所述GPS天线固定设置于所述机身的顶部。这样旋翼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上均设置螺旋桨,即在一个旋翼上设置两个螺旋桨,可以大大提升无人机的动力,从而可以提升无人机的载重能力,当不需要第二螺旋桨时,将第二连接臂拆下即可,使用方便;在支架的底部设置缓冲件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支撑件为圆环形可以提高无人着陆时的稳定性,防止无人机发生倾斜。为了让结构具有适配性,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为环柱状结构,所述机身上也一体化连接着环柱状结构的接头,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以熔接的方式相固连,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形状大小一致,而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相对而贴之际,因为用掌部握持之际常常出现抖动,发生偏移,不利于熔接时的对齐,于是便引进了限位杆与限位口的,以此利于相连,然而,限位杆伸进至限位口里后常常出现脱落,不利于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固连。为了要达到对机身内部现场的监控与备份的目的,就在机身里设置有摄像头,该摄像头和处理器连接,该处理器还与移动通信模块一连接,而在地面设置有监控终端,该监控终端能够是PC机,该监控终端与移动通信模块二连接,移动通信模块一与移动通信模块二均为3G模块或者4G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一通过移动通信网与移动通信模块二通信连接,这样就能在摄像头采集机身内部的现场图像后,传递到处理器形成图像报文后再经由移动通信模块一来发送到移动通信模块二,再把该图像报文传递到监控终端中进行显示和存储,把该图像报文传递到监控终端中进行显示和存储的方式为:在监控终端中具有报文缓存存进程序、显示程序和存储程序,报文缓存存进程序就是报文输入缓存程序,用来把图像报文暂时存进缓存,显示程序和存储程序均为报文输出缓存程序,报文输出缓存程序的功能也就是显示程序和存储程序均要把报文缓存存进程序存进缓存的图像报文从缓存取出,显示程序把取出的图像报文在监控终端的显示器上进行显示,存储程序把取出的图像报文在监控终端的硬盘上进行保存;而为了保障缓存的输入输出速度,就必须让报文输入缓存程序以及报文输出缓存程序同步运行,现在普遍运用的若干程序同步运行对缓存进行报文输入与报文输出的方法是:报文输出缓存程序依照次序经公用的缓存里取出图像报文,在报文输出缓存程序取出图像报文的速度小于报文输入缓存程序对缓存存进图像报文的速度之际,按照最小取出图像报文的规则,报文输入缓存程序对缓存存进图像报文的速率就用取出图像报文速度最低的报文输出缓存程序的速率为准,朝公用的缓存里存进图像报文;但是,在运用此类方法对公用的缓存输入和输入图像报文之际,不光会使得报文输入缓存程序时时中断,很多最近的图像报文不能快速存进公用的缓存里;还会使得报文输出缓存程序只能对之前的图像报文执行取出处置,这样的处置无法达到对图像报文快速即时的处置,就像图像报文处置的延时太久,若无人机的机身内出现了一些突发事故,如起火这样的事故,这样就不能快速的得到而显示以便做出相应处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限位杆伸进至限位口里后常常出现脱落、不利于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固连、使得报文输入缓存程序时时中断使得很多最近的图像报文不能快速存进公用的缓存里、使得报文输出缓存程序只能对之前的图像报文执行取出处置而无法达到快速即时对图像报文的处置的缺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包括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包括旋翼,所述旋翼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为环柱状结构,所述机身上也一体化连接着环柱状结构的接头,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相固连,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相固连的结构为:所述接头H1的一边设置着与其相向的的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另外在所述接头H1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更近的一头的柱面壁上环绕着与该柱面壁一体化连接的圈状突起一,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的柱面壁上环绕着与该柱面壁一体化连接的圈状突起二,所述圈状突起一与圈状突起二端壁上都开有面对面的贯通式的连接口H4。在所述圈状突起一的端壁的上部与下部上均开有贯通式限位口H5,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的端壁上一体化连接着同限位口H5相向的限位杆H6。所述限位杆H6同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的限位口间的结合处做过圆角处理。所述限位杆H6的伸进限位口H5里的一头为圆头状,所述限位杆H6伸进并以过渡配合的方式卡接在限位口H5里,另外一对限位杆H6伸进限位口H5里的一头的柱面壁上都开有条状导引口H7,所述导引口H7里卡接着片状导引片H8,另外所述导引片H8的顶壁面与水平面保持大于零小于九十度的夹角。所述导引片H8同导引口H7里的底壁间经由螺旋状铍铜丝H9相连,导引片H8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更近的那个端壁接触在圈状突起一的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更远的那个端壁上,所述限位口H5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更远的那一头相连着朝着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方向呈渐扩式样的圆台环状的套件HA0。另外所述限位杆H6的半径小于限位口H5的半径,所述套件HA0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H2更远的那一头相连着圆环柱状套管HA1,另外所述套管HA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包括旋翼,所述旋翼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为环柱状结构,所述机身上也一体化连接着环柱状结构的接头,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相固连,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相固连的结构为:所述接头的一边设置着与其相向的的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另外在所述接头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近的一头的柱面壁上环绕着与该柱面壁一体化连接的圈状突起一,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柱面壁上环绕着与该柱面壁一体化连接的圈状突起二,所述圈状突起一与圈状突起二端壁上都开有面对面的贯通式的连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包括旋翼,所述旋翼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为环柱状结构,所述机身上也一体化连接着环柱状结构的接头,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相固连,该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相固连的结构为:所述接头的一边设置着与其相向的的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另外在所述接头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近的一头的柱面壁上环绕着与该柱面壁一体化连接的圈状突起一,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柱面壁上环绕着与该柱面壁一体化连接的圈状突起二,所述圈状突起一与圈状突起二端壁上都开有面对面的贯通式的连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圈状突起一的端壁的上部与下部上均开有贯通式限位口,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端壁上一体化连接着同限位口相向的限位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同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限位口间的结合处做过圆角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伸进限位口里的一头为圆头状,所述限位杆伸进并以过渡配合的方式卡接在限位口里,另外一对限位杆伸进限位口里的一头的柱面壁上都开有条状导引口,所述导引口里卡接着片状导引片,另外所述导引片的顶壁面与水平面保持大于零小于九十度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片同导引口里的底壁间经由螺旋状铍铜丝相连,导引片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近的那个端壁接触在圈状突起一的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远的那个端壁上,所述限位口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远的那一头相连着朝着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方向呈渐扩式样的圆台环状的套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外所述限位杆的半径小于限位口的半径,所述套件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远的那一头相连着圆环柱状套管,另外所述套管的内圈的半径同限位杆的半径大小相同,导引片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近的那个端壁相接在套管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远的那个端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的形状大小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机身里设置有摄像头,该摄像头和处理器连接,该处理器还与移动通信模块一连接,而在地面设置有监控终端,该监控终端能够是PC机,该监控终端与移动通信模块二连接,移动通信模块一与移动通信模块二均为3G模块或者4G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一通过移动通信网与移动通信模块二通信连接,这样就能在摄像头采集机身内部的现场图像后,传递到处理器形成图像报文后再经由移动通信模块一来发送到移动通信模块二,再把该图像报文传递到监控终端中进行显示和存储,把该图像报文传递到监控终端中进行显示和存储的方式为:在监控终端中具有报文缓存存进程序、显示程序和存储程序,报文缓存存进程序就是报文输入缓存程序,用来把图像报文暂时存进缓存,显示程序和存储程序均为报文输出缓存程序,报文输出缓存程序的功能也就是显示程序和存储程序均要把报文缓存存进程序存进缓存的图像报文从缓存取出,显示程序把取出的图像报文在监控终端的显示器上进行显示,存储程序把取出的图像报文在监控终端的硬盘上进行保存;所述报文输入缓存程序就是图像报文输入源,显示程序和存储程序就是图像报文输出源,所述缓存就是报文输入缓存程序与报文输出缓存程序能够公用的缓存,也就是报文输入缓存程序能够把图像报文存进该公用的缓存,报文输出缓存程序也能够把图像报文从该公用的缓存取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要把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相固连之际,就把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上的限位杆与限位口保持平齐,这里所述限位杆的半径小于限位口的半径,以此利于限位杆的伸进,限位杆伸进后,于是就逐渐探进,然后伸进至套管里,让顶壁面与水平面保持大于零小于九十度的夹角的导引片由此受压,螺旋状铍铜丝受压而收缩,然后限位杆的一头探出套管,导引片冒出来,接触住套管的距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更远的那个端壁,于是限位杆即无法脱离出限位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的对接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报文从缓存中输入和输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图像报文输出源得到用来让图像报文输入源存进图像缓存与图像报文输出源取出图像报文的公用的缓存的最近的公用的缓存的空间的标示符;最近的公用的缓存的空间的标示符用来标识经图像报文输入源最近存进的图像报文所在的公用的缓存里所使用的报文存储区的指针;所述图像报文输出源与图像报文输入源间能够经由公用的缓存分别取出和存进图像报文;能够把报文输入缓存程序同报文输出缓存程序间的公用的图像报文的公用属性作为公用标记;图像报文输入源能够构建针对该公用标记的公用的缓存;该公用的缓存用来让图像报文输入源与图像报文输出源间的图像报文分别实现报文存进与报文取出;图像报文输入源能够把要取出的图像报文存进公用的缓存,图像报文输出源能够取出经图像报文输入源存进至公用的缓存里的要取出的图像报文;所有的公用的缓存的缓存页均各自配置着一标示符,能够经由公用的缓存的缓存页的标示符检索到相应的公用的缓存的缓存页,执行图像报文的存进与取出;公用的缓存包括用来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宇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