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080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包括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均包含有滑动连接的上滑轨和下滑轨,高、低侧滑轨总成均设有解锁机构,且高、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之间通过手柄杆组件相连;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滑轨的解锁支架,解锁支架设有一与滑轨垂直的转轴且解锁支架可围绕该转轴转动,手柄杆组件的低侧端下压在解锁支架上,且解锁支架与上滑轨之间配置有一弹性复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单旋转轴为双旋转轴,解决了滑轨水平高度不一致的布局问题,同时扩展性更强,高侧滑轨的解锁机构可以沿用现有设计,我们仅需对低侧的滑轨解锁结构做出一些改进即可满足高低轨同步解锁。

High and Low Rail Double Rotating Shaft Unlock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ouble rotating axle unlocking system for slide track, which comprises a high side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a low side slide rail assembly. Both the high side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the low side slide rail assembly contain upper and lower slides with sliding connections. The high and low side slide rail assemblies are provided with unlocking mechanisms, and the unlocking mechanisms of the high and low side slide rail assemblies are connected by a handle rod assembly. The mechanism includes an unlocking bracket mounted on the upper slideway. The unlock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perpendicular to the slideway and the unlocking bracket can rotate around the rotating shaft. The lower end of the handle rod assembly is pressed down on the unlocking bracket, and an elastic reset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nlocking bracket and the upper slideway. The invention takes the traditional single rotating axis as double rotating axis, solves the problem of uneven layout of the horizontal height of the slide rail, and has stronger expansibility. The unlocking mechanism of the high side slide rail can follow the existing design. We can satisfy the synchronous unlocking of the high side slide rail only by improving the unlocking structure of the low side slide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滑轨解锁机构,具体涉及到一种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
技术介绍
七人座汽车的兴起使得二排座椅滑轨设计布局要求提高,经常需要滑轨采用水平不等高布局,从而满足整车油箱布局、滑轨放置美观和防止绊脚等需求。滑轨传统单旋转轴解锁系统存在诸多不足:1.倾斜的旋转轴难以保证滑轨解锁同步性;2.解锁过程存在内应力;3.衬套磨损严重,寿命减短;4.解锁系统容易卡死;5.外部拓展性差。中国专利CN107650743A公开了一种座椅滑轨万向解锁结构,其主要包括万向解锁手柄01、球形衬套02和保持架03,其利用万向解锁手柄01的球头与球形衬套02的球形配合方式,改变转动连接杆10的固定路径,使其固定路径不受滑轨高低位置的约束,从而可实现内外侧不同高低滑轨的同步解锁。但是其也具备一定的缺陷:对车身结构要求高,且外设扩展能力小。鉴于当前技术高低轨座椅解锁机构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希望设计出一种能够满足以下需求的高低轨解锁结构:(1)布局需求。满足二排座椅滑轨水平不等高布局需求,兼顾大多数车身和人机工程等状况。(2)功能需求。满足水平不等高布局滑轨解锁需求,解锁同步性不受高度差的影响。(3)质量需求。解决传统单旋转轴解锁系统中的内应力,避免零件间的不正常刮擦。(4)体验需求。避免旋转轴的强制倾斜现象,提升解锁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传统汽车座椅高低轨解锁机构的种种缺陷,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了一种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不仅解决了当两个滑轨高度不一时的同步解锁问题,同时扩展性更强,我们仅需对低侧的滑轨解锁结构做出一些改进即可满足高低轨同步解锁。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包括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均包含有滑动连接的上滑轨和下滑轨,其特征在于,高、低侧滑轨总成均设有解锁机构,且高、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之间通过手柄杆组件相连;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滑轨的解锁支架,解锁支架设有一与滑轨垂直的转轴且解锁支架可围绕该转轴转动,手柄杆组件的低侧端下压在解锁支架上,且解锁支架与上滑轨之间配置有一弹性复位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高”和“低”为相对关系,即我们定义其中一滑轨总成作为高侧滑轨总成,那么相对的另一侧滑轨总成即为低侧滑轨总成。一般来说,高侧滑轨总成相对于低侧滑轨总成的高度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将其分别定义为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并不对本专利技术高、低侧滑轨总成造成额外限定。进一步的,手柄杆组件包括位于高、低侧滑轨总成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均固定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压杆,连接杆中部还设置有与压杆方向相反的手柄;高侧压杆上安装在一解锁套件内,连接杆一端通过穿过高侧上滑轨的固定侧板与解锁套件一端转动连接,且高侧压杆的末端下压上滑轨表面凸起的弹簧销以解锁高侧滑轨总成。进一步的,低侧压杆末端设置有压板;解锁支架包括安装在转轴上的并沿滑轨长度方向设置的转动板,转动板一端设有托板,压板压在托板上,所述压板带动托板下压上滑轨表面凸起的弹簧销以解锁低侧滑轨总成。进一步的,托板和压板均套置有胶套。进一步的,弹性复位机构为扭簧,扭簧一端插在转动板相对于托板另一端的侧面,且扭簧另一端固定在上滑轨的上表面。进一步的,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还包括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低侧压杆靠近连接杆的端部,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板的侧壁上。进一步的,解锁支架安装在低侧滑轨总成的座椅骨架壁板上,且该座椅骨架壁板与上滑轨贴合的端面开设有供托板与弹簧销配合的豁口。进一步的,高侧压杆末端还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压柱,压柱上套置有胶套。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1)旋转轴形式。将传统单旋转轴为双旋转轴,解决了滑轨水平高度不一致的布局问题。(2)解锁同步性。双旋转轴之间运动通过支架传递,拟合运动副的形状实现同步传递,解决了滑轨解锁的同步性问题。(3)滑轨前后容差。解锁系统对两组旋转轴的前后位置不做特殊规定,可以实现高低布局和前后布局滑轨的解锁。(4)应用场景更丰富。双旋转轴解锁系统可扩展性更强,我们仅需要对低侧滑轨的解锁结构做出一些针对性的结构改进,高侧滑轨总成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体高低轨滑轨结构结构的扩展更好、车身限制更少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汽车座椅车身底板上高低侧滑轨位置示意图;图2为滑轨传统单旋转轴解锁系统的立体图;图3为现有技术一种滑轨万向解锁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滑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的装配完成图;图5为滑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的高侧滑轨总成、低侧滑轨总成和手柄杆组件的爆炸状态图;图6a为手柄杆组件的装配完成图;图6b示出了手柄杆组件两端压杆均设有胶套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拉簧的立体图;图8a、8b示出了低侧滑轨总成及其解锁支架的示意图;图9a、9b示出了高侧滑轨总成的示意图;图10a-10e示出了高、低侧滑轨总成在未解锁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1a-11e示出了高、低侧滑轨总成在解锁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2a、12b示出了低侧滑轨总成在解锁前和解锁后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包括高侧滑轨总成3和低侧滑轨总成2,高侧滑轨总成3和低侧滑轨总成2均包含有滑动连接的上滑轨和下滑轨,高侧滑轨总成3、低侧滑轨总成2均设有解锁机构,且高、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之间通过手柄杆组件1相连。其中低侧滑轨总成2的解锁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滑轨的解锁支架20,解锁支架20设有一与滑轨内侧垂直的转轴25且解锁支架20可围绕该转轴25转动,手柄杆组件1的低侧端下压在解锁支架20上,且解锁支架20与上滑轨之间配置有一弹性复位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高”和“低”为相对关系,即我们定义其中一滑轨总成作为高侧滑轨总成,那么相对的另一侧滑轨总成即为低侧滑轨总成。一般来说,高侧滑轨总成相对于低侧滑轨总成的高度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将其分别定义为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并不对本专利技术高、低侧滑轨总成造成额外限定。解锁时,手柄杆组件1的低侧端下压带有转轴的解锁支架,并藉由解锁支架来下压滑轨上的弹簧柱,进而使得上下滑轨之间可以滑动。如图6a-6b所示,手柄杆组件1包括位于高、低侧滑轨总成之间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两端均固定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压杆11和12,连接杆10中部还设置有与压杆方向相反的手柄13。高侧压杆12上安装有外设套件32,低侧压杆11下压在解锁支架20的解锁端,连接杆10一端通过穿过高侧滑轨(上滑轨)30的固定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包括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均包含有滑动连接的上滑轨和下滑轨,其特征在于,高、低侧滑轨总成均设有解锁机构,且高、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之间通过手柄杆组件相连;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滑轨的解锁支架,解锁支架设有一与滑轨垂直的转轴且解锁支架可围绕该转轴转动,手柄杆组件的低侧端下压在解锁支架上,且解锁支架与上滑轨之间配置有一弹性复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包括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高侧滑轨总成和低侧滑轨总成均包含有滑动连接的上滑轨和下滑轨,其特征在于,高、低侧滑轨总成均设有解锁机构,且高、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之间通过手柄杆组件相连;低侧滑轨总成的解锁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滑轨的解锁支架,解锁支架设有一与滑轨垂直的转轴且解锁支架可围绕该转轴转动,手柄杆组件的低侧端下压在解锁支架上,且解锁支架与上滑轨之间配置有一弹性复位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手柄杆组件包括位于高、低侧滑轨总成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均固定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压杆,连接杆中部还设置有与压杆方向相反的手柄;高侧压杆上安装在一解锁套件内,连接杆一端通过穿过高侧上滑轨的固定侧板与解锁套件一端转动连接,且高侧压杆的末端下压上滑轨表面凸起的弹簧销以解锁高侧滑轨总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轨双旋转轴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低侧压杆末端设置有压板;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杨付文金陈通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