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传生专利>正文

一种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783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32
一种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主要由至少一热电致冷芯片、一冷循环器、一散热设备、及一电源供应兼温控器所组成,其中所述热电致冷芯片接电端电连接电源供应兼温控器导入电力时,其一端形成冷产生面,同时冷产生面另端形成热产生面,而冷产生面紧接冷循环器,热产生面紧接散热设备,且冷循环器由表面遍布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受温水箱、受温导板、风扇、及具有电动水泵加速水流的辅助传温设备所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能调整出散热设备与冷循环器对车厢内外预定冷热空调温度,还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创作人的先前类似发明专利技术并更适用于车用空调。

A Semiconductor-based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with semiconductor as the cooling cor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t least one thermoelectric chips, a cooling circulator,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a power supply and temperature controller. When the thermoelectric chips connect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thermostat to import electricity, one end of the chiller forms a cold generating surface, while the other end forms a heat generating surface, while the cold producing surface forms a cold producing surface. The raw surface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ld circulator, the heat generating surface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dissipation equipment, and the cold circulator is composed of a circumferential tube reflux box, a heated water tank, a heated guide plate, a fan, and an auxiliary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with an electric water pump to accelerate the flow of water;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adjust the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of the cooling equipment and the cold circulator to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arriage, but also improve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creator's previous similar invent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空调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车用冷暖气机,图1为现有车用空调回路图所示结构,均使用冷媒与压缩机为致冷循环主角,来达成冷气空调功能,其冷气空调管路上以冷媒液储存桶1、膨胀阀2,蒸发器3,压缩机4,以及冷凝器5环序回串而成,使冷媒在管路中由高压中温液态经体膨胀变成高压中温液态气态,再受蒸发成低压低温气态流入压缩机4,由压缩机4压缩出高压高温气态送到冷凝器5凝结变回高压中温液态送回冷媒液储存桶1,如此往复循环,于冷媒蒸发过程中,吸温产生冷气流泵入车厢降低车内温,并于冷媒凝结过程中,往外散温导出车内高温,由于压缩机4的体积庞大笨重,增加不少车载负载,且压缩机4运转会产生不小噪音,耗电量又高,连带间接降低车辆行驶能源效率,因而车用冷气在冷热交换效率充足下,冷气结构越轻便得以使开车能越省,一直是本专利技术人致力追求的目标。先前本技术人曾技术一件运用半导体冷暖电器案,并于2007/08/07发证日取得美国专利号7,251,943,此技术已初具理想并具有有效结构简便的特点,但冷热交换循环效率仍有改进空间,接着本技术人于二零一六年七月十九日提出申请案号105122672号,专利技术名称为“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冷暖循环机”的技术案,对冷热循环机制及热交换效率更为精进,该案并承蒙钧局核准专利,为便于审查在此再略说明前该专利技术案,如图2的流程图及图3的立体实施例图所示,其亦为一种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之空调设备,主要由至少一热电致冷芯片(100,101)、一冷循环器200、一散热设备300,及一电源供应兼温控器500所组成,其中所述热电致冷芯片(100,101)接电端电连接电源供应兼温控器500导入电力时,其一端形成冷产生面,同时冷产生面另端形成热产生面,而冷产生面紧接冷循环器200,热产生面紧接散热设备300,且冷循环器200及散热设备300皆由表面遍布传热鳍片(201,202,301,302)的绕管回流箱(203,303)、风扇(205,305)及特别加入具有电动水泵(402,403)加速水流的辅助传温设备(400,401)所组成,使绕管回流箱(203,303)内的空腔蓄水受温导板(204,304)紧贴热电致冷芯片((100,101))对应片面,风扇(205,305)设于传热鳍片(201,202,301,302)周围,电动水泵(402,403)设于能对绕管回流箱(203,303)循环泵流适当位置,至于电源供应兼温控器500供电输出端电接所述热电致冷芯片(100,101),且其电力输入端电接电源,主要为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启键501、升降温控制键502及恒温控制键503的一主控界面器504,由此设定所需的恒温或升降温度,就能调整出散热设备与冷循环器对内外预定冷热气温交换度的冷暖气机,具有冷热循环效率强制提升效果,其结构使用到建物空间,冰箱等不需常常移动的固定设施自不成问题,但对使用到房车上来说,结构依然笨重不够精巧灵便,必须针对汽车特性再做改进,尤其因应车辆行驶当中,就有自然地相对运动气流进入引擎室,帮助从车厢内往引擎室排出热气进行散发的特性,其中的散热设备300可以更简化地以气冷结构实现,以减轻车辆负载,以提升用车能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解决现有车用冷气机使用压缩机有笨重、噪音大、耗电高等问题,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先前专利技术“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冷暖循环机”虽已有充足地冷热交换循环效率,仍不适合直接套用到汽车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主要由至少一热电致冷芯片、一冷循环器、一散热设备、及一电源供应兼温控器所组成,其中所述热电致冷芯片接电端电连接电源供应兼温控器导入电力时,其一端形成冷产生面,同时冷产生面另端形成热产生面,而冷产生面紧接冷循环器,热产生面紧接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循环器由表面遍布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受温水箱、受温导板、风扇、及具有电动水泵加速水流的辅助传温设备所组成,使回绕管接绕管回流箱的受温水箱叠接受温导板紧贴热电致冷芯片的冷产生面,风扇设于降温传导鳍片周围,由风扇抽送至车厢空气循环流经内置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电动水泵设于绕管回流箱循环泵流回受温水箱适当管段位置;散热设备为车辆引擎室的散热风扇及散热风扇前置滤气网所构成,至于电源供应兼温控器供电输出端电接所述热电致冷芯片,且其电力输入端电接车上电源,主要为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启键、升降温控制键及恒温控制键的一主控界面器,由此设定所需的恒温或升降温度,就能调整出散热设备与冷循环器对车厢内外预定冷热空调温度适于车用的空调。进一步,该受温水箱叠接受温导板的箱内边,倒垂设凸出一杆身紧密串列数传导片的降温传导杆伸入受温水箱的箱内水里。进一步,该绕管回流箱的降温传导鳍片周围所设的风扇为滚轮风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能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主要由至少一热电致冷芯片、一冷循环器、一散热设备、及一电源供应兼温控器所组成,其中所述热电致冷芯片接电端电连接电源供应兼温控器导入电力时,其一端形成冷产生面,同时冷产生面另端形成热产生面,而冷产生面紧接冷循环器,热产生面紧接散热设备,且冷循环器由表面遍布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受温水箱、受温导板、风扇、及具有电动水泵加速水流的辅助传温设备所组成,使回绕管接绕管回流箱的受温水箱叠接受温导板紧贴热电致冷芯片的冷产生面,风扇设于降温传导鳍片周围,由风扇抽送至车厢空气循环流经内置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电动水泵设于绕管回流箱循环泵流回受温水箱适当管段位置,而散热设备为车辆引擎室的散热风扇及散热风扇前置滤气网所构成,至于电源供应兼温控器供电输出端电接所述热电致冷芯片,且其电力输入端电接车上电源,主要为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启键、升降温控制键及恒温控制键的一主控界面器,由此设定所需的恒温或升降温度,就能调整出散热设备与冷循环器对车厢内外预定冷热空调温度,由此设定所需的恒温或升降温度,就能调整出散热设备与冷循环器对车厢内外预定冷热空调温度的冷暖气机,改进本专利技术人先前此类专利技术能更适用于车用空调,且又没有传统车用冷气仰赖压缩机体积庞大笨重,增加车载负载,运转产生噪音,耗电量高,导致车辆行驶能源效率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车用空调回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人先前专利技术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之冷暖循环机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人先前专利技术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之冷暖循环机的立体实施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的结构实施例图。需说明的是,由于不同地区的专利申请存在格式上差异,因此附图说明中仅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附图标记。图中,10-热电致冷芯片、20-冷循环器、21-第一降温传导鳍片、22-第二降温传导鳍片、23-绕管回流箱、24-受温水箱、25-受温导板、26-第一风扇、27-第二风扇、28-传导片、29-降温传导杆、30-散热设备、31-散热风扇、32-散热风扇前置滤气网、40-辅助传温设备、41-电动水泵、50-电源供应兼温控器、51-电源开启键、52-升降温控制键、53-恒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主要由至少一热电致冷芯片、一冷循环器、一散热设备、及一电源供应兼温控器所组成,其中所述热电致冷芯片接电端电连接电源供应兼温控器导入电力时,其一端形成冷产生面,同时冷产生面另端形成热产生面,而冷产生面紧接冷循环器,热产生面紧接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循环器由表面遍布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受温水箱、受温导板、风扇、及具有电动水泵加速水流的辅助传温设备所组成,使回绕管接绕管回流箱的受温水箱叠接受温导板紧贴热电致冷芯片的冷产生面,风扇设于降温传导鳍片周围,由风扇抽送至车厢空气循环流经内置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电动水泵设于绕管回流箱循环泵流回受温水箱适当管段位置;散热设备为车辆引擎室的散热风扇及散热风扇前置滤气网所构成,至于电源供应兼温控器供电输出端电接所述热电致冷芯片,且其电力输入端电接车上电源,主要为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启键、升降温控制键及恒温控制键之一主控界面器,由此设定所需的恒温或升降温度,就能调整出散热设备与冷循环器对车厢内外预定冷热空调温度适于车用的空调。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3 TW 1071270271.一种以半导体为致冷核心的车用空调设备,主要由至少一热电致冷芯片、一冷循环器、一散热设备、及一电源供应兼温控器所组成,其中所述热电致冷芯片接电端电连接电源供应兼温控器导入电力时,其一端形成冷产生面,同时冷产生面另端形成热产生面,而冷产生面紧接冷循环器,热产生面紧接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循环器由表面遍布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受温水箱、受温导板、风扇、及具有电动水泵加速水流的辅助传温设备所组成,使回绕管接绕管回流箱的受温水箱叠接受温导板紧贴热电致冷芯片的冷产生面,风扇设于降温传导鳍片周围,由风扇抽送至车厢空气循环流经内置降温传导鳍片的绕管回流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传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