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73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包括旋转模套、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旋转模套外套在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外,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与旋转模套同轴设置,第一旋压装置包括第一旋压环、第二旋压环和第一钢球组,第一旋压环和第二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一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二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一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第二旋压装置包括第三旋压环、第四旋压环和第二钢球组,其特征是,旋转模套内壁有一个环形凸台,该凸台将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隔离开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两套旋压装置安装在同一个旋转模套上,不同的旋压装置钢球在旋压环上的径向位置以及旋压力可分别调节。

Spinning Die for Copper Tube with Internal Thread of Special-shaped Toot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inning die for copper tube with special-shaped teeth inner threads, including a rotary die sleeve, a first spinning device and a second spinning device.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rotary die sleeve is outside the first spinn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spinning device. The first spinn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spinning device are coaxially arranged with the rotary die sleeve. The first spinning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spinning ring, the second spinning ring and the first steel ball group, and the first spinning device. A symmetrical arc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urface of the ring and the second spinning ring. The arc groove of the first spinning ring and the arc groove of the second spinning ring form a semi-circular groove relatively. The steel balls of the first steel ball group are distributed in the semi-circular groove. The second spinning device includes the third spinning ring, the fourth spinning ring and the second steel ball group. The second spinning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nular convex platform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rotary die sleeve. The convex platform separates the first spinning device from the second spin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nstalls two sets of spinning devices on the same rotary die sleeve, and the radial position of steel balls on the spinning ring and the spinning pressure of different spinning devices can be adjusted separa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内螺纹铜管加工
,尤其是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器领域。
技术介绍
无缝内螺纹铜管在制冷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无缝内螺纹铜管可以制成空调冷凝器、散热器等,铜管内壁的内螺纹结构显著的增加了铜管内壁的热交换表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无缝内螺纹铜管中的内螺纹加工通常采用外模具、内模具组合的方式进行加工成型,外模具通常采用(钢球)旋压机构;内模具通常包括游芯、连杆、螺纹芯头组成,螺纹芯头的圆周上面设有螺纹槽,整个铜管在牵引机构的作用下移动,铜管移动,通过螺纹芯头与钢球之间的间隙的时候,旋压机构高速旋转的钢球对铜管外表面进行旋压,挤压铜管外壁使得铜管内壁延展进入螺纹芯头表面的螺纹槽内形成内螺纹,经过螺纹芯头后脱模,再过定径模就完成了内螺纹齿的加工过程。具体来说,高速旋转的钢球需要外配一对旋压环来固定钢球,旋压环又需装入到工作头中,工作头连接高速马达,从而形成钢球的高速旋转的旋压机构。铜管内螺纹的加工是通过旋压环向内压紧钢球,一对旋压环内侧为圆弧状与钢球,旋压环向钢球方向挤压,就会对钢球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钢球向下的压力以及钢球在旋压环带动下形成的围绕铜管的高速旋转对铜管壁形成了旋压,从而在管内壁压入到螺纹芯头模具中,形成了内表沟槽齿的加工。旋压环向内侧挤,则钢球向下浮动,旋压环松开则钢球在铜管反作用下就会向上浮动,从而形成了加工位置的调整。因此旋压环与钢球的相对位置是形成钢球向下挤压力和工作位置的关键,需要在生产中不断调节。为了进一步提高铜管的内壁表面积,现在有一种异形齿内螺纹铜管,也称双线内螺纹铜管,即铜管内壁存在两组相互交织的螺纹(两组螺纹,螺纹与轴线的夹角不同),而对于异形齿内螺纹铜管的加工,需要两套旋压机构和对应的两套螺纹芯头,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623553B所示的一种双线内螺纹铜管成型装置,设有一级螺纹芯头、二级螺纹芯头、一级旋压机构、二级旋压机构,但该文献未就两级旋压机构的旋压环与钢球相对位置的如何调整做出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简化两级旋压机构的旋压环与钢球相对位置调整的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本技术的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包括旋转模套、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旋转模套外套在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外,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与旋转模套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旋压装置包括第一旋压环、第二旋压环和第一钢球组,第一旋压环和第二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一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二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一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所述的第二旋压装置包括第三旋压环、第四旋压环和第二钢球组,第三旋压环和第四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三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四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二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旋转模套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盖板的内侧具有抵靠在第一旋压装置上的第一结合部,第二盖板内侧具有抵靠在第二旋压装置上的第二结合部,其特征是,旋转模套内壁有一个环形凸台,该凸台将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隔离开来。上述的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结合部抵靠在第一旋压环上,第二结合部抵靠在第四旋压环。上述的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端盖和旋转模套之间设有垫片。在旋转模套与第一端盖之间加减垫片,可以沿旋转模套轴向调整(位移)第一端盖,可以调整第一旋压装置的第一旋压环、第二旋压环轴向相对位置,进而调整钢球的在旋压环半圆形沟槽上的径向位置以及旋压力。上述的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端盖和旋转模套之间设有垫片。在旋转模套与第二端盖之间加减垫片,可以沿旋转模套轴向调整(位移)第二端盖,可以调整第二旋压装置的第三旋压环、第四旋压环轴向相对位置,进而调整钢球的在旋压环半圆形沟槽上的径向位置以及旋压力。上述的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旋转模套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旋转模套中间的凸台设计,使旋转模套内可以装两套旋压装置,即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加上位于旋转模套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作用在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两套旋压装置工作互不干扰,同时有利于实现两套旋压装置安装在同一个旋转模套上,但不同的旋压装置的钢球在旋压环半圆形沟槽上的径向位置以及旋压力可分别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了本技术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的内螺纹铜管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的旋转模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的旋转模套轴向端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的第一端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的第一端盖端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的第二端盖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的第二端盖端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结合图1,本技术提供的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使用在内螺纹铜管加工装置中,该内螺纹铜管加工装置包括设在铜管6外侧的减径预拉模7、驱动铜管移动的牵引机构(图中未示出),铜管内设有连杆61,所述连杆61的一端设有与减径预拉模7对应的预拉芯头71,连杆另一端设有一级螺纹芯头81和二级螺纹芯头82,铜管的外侧与螺纹芯头的对应处设有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9。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包括旋转模套1、第一旋压装置2和第二旋压装置3,旋转模套外套在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外,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与旋转模套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旋压装置包括第一旋压环21、第二旋压环22和第一钢球组23,第一旋压环和第二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一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二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一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所述的第二旋压装置包括第三旋压环31、第四旋压环32和第二钢球组33,第三旋压环和第四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三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四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二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旋转模套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有环形的第一端盖4和环形的第二端盖5,结合图4,第一端盖的内侧具有抵靠在第一旋压环上的第一结合部44,结合图6,第二端盖的内侧具有抵靠在第四旋压环的第二结合部53,结合图2和图3,旋转模套内壁有一个环形凸台11,该凸台将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隔离开来,两套旋压装置工作互不干扰。结合图1,第一端盖和旋转模套之间设有垫片41,第二端盖和旋转模套之间设有垫片51。结合图2和图3旋转模套上设有一组共3个轴向设置的螺纹孔12和一组共3个轴向设置的通孔13,螺纹孔12、通孔13沿旋转模套的周向均布,第一端盖上设有一组共3个与螺纹孔12对应的沉孔42和一组共3个与通孔13对应的孔43,各沉孔42和通孔13沿第一端盖的周向均布,第二端盖设有一组共3个与通孔13对应的螺纹孔52,第一固定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包括旋转模套(1)、第一旋压装置(2)和第二旋压装置(3),旋转模套外套在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外,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与旋转模套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旋压装置包括第一旋压环(21)、第二旋压环(22)和第一钢球组(23),第一旋压环和第二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一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二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一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所述的第二旋压装置包括第三旋压环(31)、第四旋压环(32)和第二钢球组(33),第三旋压环和第四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三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四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二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旋转模套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5),第一盖板的内侧具有抵靠在第一旋压装置上的第一结合部,第二盖板内侧具有抵靠在第二旋压装置上的第二结合部,其特征是,旋转模套内壁有一个环形凸台(11),该凸台将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隔离开来。

【技术特征摘要】
1.异形齿内螺纹铜管旋压模具,包括旋转模套(1)、第一旋压装置(2)和第二旋压装置(3),旋转模套外套在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外,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与旋转模套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旋压装置包括第一旋压环(21)、第二旋压环(22)和第一钢球组(23),第一旋压环和第二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一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二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一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所述的第二旋压装置包括第三旋压环(31)、第四旋压环(32)和第二钢球组(33),第三旋压环和第四旋压环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弧形沟槽,第三旋压环的弧形沟槽和第四旋压环的弧形沟槽相对形成半圆形沟槽,第二钢球组的钢球分布在半圆形沟槽内,旋转模套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5),第一盖板的内侧具有抵靠在第一旋压装置上的第一结合部,第二盖板内侧具有抵靠在第二旋压装置上的第二结合部,其特征是,旋转模套内壁有一个环形凸台(11),该凸台将第一旋压装置和第二旋压装置隔离开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言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亮奥托铜管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