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069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系统,包括:联动部件、卡针机构以及侧抽芯机构。其中,卡针机构安装在联动部件上,具有用于夹持嵌件的夹持腔体;侧抽芯机构受联动部件的带动相对于模架在合模位置与开模位置之间可滑动设置且供型芯安装;驱动机构驱动联动部件相对于模架滑动,以带动侧抽芯机构在由开模位置向合模位置滑动的合模过程中与卡针机构相对固定且同步滑动的第一状态和由合模位置向开模位置滑动的开模过程中在开模位置处与卡针机构分离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通过联动部件的设置即可仅通过一组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卡针机构以及侧抽芯机构进行关联动作,避免操作误差而导致的注塑成品率下降的问题的出现,提高注塑成品件的产出率。

An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uld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linkage component, a pin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sid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The pin clamp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linkage parts and has a clamping cavity for clamping inserts; the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is slidable between the clamping position and the opening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die base and is provided for the core installati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linkage parts to slide relative to the die base to drive the clamping process of the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sliding from the opening position to the closing position. The first state which is relatively fixed and slide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pin clipp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state which is separated from the pin clipping mechanism at the opening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sliding from the clamping position to the opening position. Through the setting of linkage parts, the pin clamping mechanism and sid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can be driven simultaneously through a set of driving mechanisms, so as to avoid the problem of decreasing the yield of injection moulded parts caused by operation errors and improve the output rate of injection moulded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成型和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系统。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其中,注塑模具是用于成型塑件的常用模具,通过注塑模具能成型出形式多样的塑件,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由于塑件的各种工艺要求,如需要在塑件内部添加各种金属嵌件来达到更广泛的利用范围;通过在注塑模具内设有相应的嵌件和型芯,以达到注塑的精确度。现有技术的注塑系统中,在注塑成型同时具有通孔和金属嵌件的的成品工件时,相应需要分别设计一个侧抽芯机构和一个输送嵌件的卡针机构,分别向模型腔内输送型芯和金属嵌件,来注塑所需工件的相应形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需要预先将嵌件夹持固定在卡针机构中,再用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卡针机构和侧抽芯机构由开模位置向合模位置滑动,并将嵌件和型芯伸入模型腔内各自的预设位置。然而,在实际使用注塑过程中,两套驱动结构分别驱动侧抽芯机构和卡针机构,不可避免地,两个驱动机构中若任一个驱动机构出现行程误差,在合模位置处,嵌件和型芯输送到模型腔内的相对位置关系出现偏差,进而制备出的工件的外形存在误差,后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联动部件(11);至少一个卡针机构(2),安装在所述联动部件(11)上,具有用于夹持嵌件的夹持腔体(223);至少一个侧抽芯机构(3),受所述联动部件(11)的带动相对于模架(41)在合模位置与开模位置之间可滑动设置且供型芯(33)安装;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联动部件(11)相对于所述模架(41)滑动,以带动所述侧抽芯机构(3)在由所述开模位置向所述合模位置滑动的合模过程中与所述卡针机构(2)相对固定且同步滑动的第一状态和由所述合模位置向所述开模位置滑动的开模过程中在开模位置处与所述卡针机构(2)分离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联动部件(11);至少一个卡针机构(2),安装在所述联动部件(11)上,具有用于夹持嵌件的夹持腔体(223);至少一个侧抽芯机构(3),受所述联动部件(11)的带动相对于模架(41)在合模位置与开模位置之间可滑动设置且供型芯(33)安装;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联动部件(11)相对于所述模架(41)滑动,以带动所述侧抽芯机构(3)在由所述开模位置向所述合模位置滑动的合模过程中与所述卡针机构(2)相对固定且同步滑动的第一状态和由所述合模位置向所述开模位置滑动的开模过程中在开模位置处与所述卡针机构(2)分离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抽芯机构(3)包括滑动体(31),受所述联动部件(11)的带动而滑动且供型芯(33)安装;至少一个限位组件(32),可伸缩地设在所述滑动体(31)上,并随所述滑动体(31)滑动时在第一限位位置与第二限位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所述限位组件滑离所述开模位置,且面向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滑动体并将所述滑动体(31)锁定在所述联动部件(11)上;在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所述限位组件滑至所述开模位置,所述限位组件脱离所述联动部件且面向模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滑动体(31)并将所述滑动体锁定在模架(4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11)和所述滑动体(31)呈层叠布置在所述模架(41)上,所述限位组件(32)沿相交于所述滑动体(31)的滑动方向穿设在所述滑动体(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41)在开模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让位槽(411),所述联动部件(11)的底部设有向上凹进且槽口朝向下的第一限位槽(111);在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所述限位组件(32)的底部滑出所述第一让位槽(411)并抵接在所述模架(41)的表面,其顶部嵌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内;在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所述限位组件(32)的底部落入所述第一让位槽(411)内且顶部滑出所述第一限位槽(1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2)包括穿设在所述滑动体(31)上的插接件(321)和套设在所述插接件(32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322),在第一限位位置,所述插接件(321)的顶部伸出所述滑动体(31)并插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内,其底部受所述第一弹性件(322)的偏压而伸出所述滑动体(31)并抵在所述模架(41)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321)的底部面向所述合模位置的一侧壁呈由所述开模位置朝向合模位置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向面(321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机构(2)包括相对且固定设置在所述联动部件(11)上的第一夹头(221)和第二夹头(222),所述第一夹头(221)和第二夹头(222)之间围成所述夹持腔体(22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22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卡针机构(2)还包括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且受驱动机构的驱动而在所述联动部件(11)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置的驱动杆(23);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驱动杆(23)与所述第一夹头(221)分离,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驱动杆(23)挤压所述第一夹头(221)朝向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安明陈怀迎方修龙唐国华王伟陈密徐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合兴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