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端子、汽车底盘刹车系统和车身稳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67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刹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端子、汽车底盘刹车系统和车身稳定系统,弹性端子包括:弹性主体;连接端,分设于所述弹性主体沿形变方向的两端,所述连接端具有适于与外接部件连接的接口,且与所述弹性主体一体加工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装配便捷、成本低的弹性端子、汽车底盘刹车系统和车身稳定系统。统和车身稳定系统。统和车身稳定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端子、汽车底盘刹车系统和车身稳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刹车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端子、汽车底盘刹车系统和车身稳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汽车底盘刹车系统或车身稳定系统中,用于连接器PCB和传感器的通常是一种特制的弹簧,该弹簧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且同一端的内径尺寸大小也不同,不仅制造工艺复杂,还由于需要单独设置额外的连接结构以完成与连接器PCB或传感器的连接,因此装配繁琐,而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制造工艺复杂,装配繁琐,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弹性端子。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端子,包括:
[0005]弹性主体;
[0006]连接端,分设于所述弹性主体沿形变方向的两端,所述连接端具有适于与外接部件连接的接口,且与所述弹性主体一体加工成型。
[0007]可选地,所述接口为弧状弯钩。
[0008]可选地,所述弹性主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S”型,“S”型的弹性单元的两端均为沿轴向折叠的双层折弯结构,且第一端的双层折弯结构水平位置高于第二端的双层折弯结构设置。
[0009]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弹性主体和连接端之间的定位端。
[0010]可选地,所述定位端为具有开口的“C”型结构。
[0011]可选地,所述连接端的表面设有镀金层。
[0012]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刹车系统,包括所述的弹性端子。
[0013]还提供了一种车身稳定系统,包括所述的弹性端子。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端子,包括弹性主体和连接端,连接端分设于弹性主体沿形变方向的两端,连接端具有适于与外接部件连接的接口,且与弹性主体一体加工成型,从而使得制造工艺简单、装配便捷、降低成本;同时连接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向中间挤压,使得弹性主体发生形变,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001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端子,连接端的表面设有镀金层,便于与连接器PCB或传感器的连接进行导电。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端子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主体的展开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弹性主体;2、连接端;3、定位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4]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弹性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弹性主体1、定位端3和连接端2。
[0025]表面设有镀金层的连接端2分设于弹性主体1沿形变方向的两端,连接端2具有适于与外接部件连接的弧状弯钩接口,接口的开口朝向弹性主体1设置,且与弹性主体1一体加工成型,具体可采用冲压成型,接口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使得加工工艺简单、装配便捷、降低成本。
[0026]弹性主体1由多个依次连接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S”型的弹性单元组成,“S”型的弹性单元的两端均为沿轴向折叠的双层折弯结构,且第一端的双层折弯结构水平位置高于第二端的双层折弯结构设置,第一端的双层折弯结构的下层通过单层连接部与第二端的双层折弯结构的上层连接,由此形成螺旋形结构。相邻两个弹性单元的第一端的双层折弯结构沿轴向的间距a大于每一个弹性单元的第二端的双层折弯结构之间的间距b,从而增大弹性主体1的压缩量。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述两个间距,当相邻两个弹性单元的第一端的双层折弯结构沿轴向的间距a等于每一个弹性单元的第二端的双层折弯结构之间的间距b时,弹性主体1的压缩量相对较小。
[0027]定位端3设于所述弹性主体1和连接端2之间,为具有开口的“C”型结构,开口间隙较小,便于装配于壳体时进行定位,并保证安装后的可靠性。连接端2、定位端3和弹性主体1均为一体冲压成型。
[0028]一种汽车底盘刹车系统,包括上述的弹性端子。
[0029]一种车身稳定系统,包括上述的弹性端子。
[0030]在安装时,首先将弹性端子装入壳体内,通过定位端3进行定位,使弹性主体1完全装入壳体内,然后再装入盖板,最后再将连接端2分别与连接器PCB和传感器进行连接。
[003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主体(1);连接端(2),分设于所述弹性主体(1)沿形变方向的两端,所述连接端(2)具有适于与外接部件连接的接口,且与所述弹性主体(1)一体加工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弧状弯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主体(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S”型,“S”型的弹性单元的两端均为沿轴向折叠的双层折弯结构,且第一端的双层折弯结构水平位置高于第二端的双层折弯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侃侃李旺
申请(专利权)人:合兴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